产品内分工下新贸易理论的局限和发展——基于钢铁贸易的实证
本文选题:全球供应链 切入点:新贸易理论 出处:《宏观经济研究》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全球供应链的背景下,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供应链间协作生产已取代单个企业独自生产,成为主流的生产方式。在新的背景下,针对中国钢材产量和出口量变动趋势不一致的现状,本文提出新贸易理论局限性的假说,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方法,探索新贸易理论的局限性及其成因,并指出发展新贸易理论的途径在于,将产业内分工的假设深化为产品内分工,从而将最终贸易品和中间贸易品同时纳入出口产品的统计。这对于在新的背景下,发展新贸易理论、制定国际贸易政策、开展国际贸易统计具有一定的帮助。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ve production among supply chains based on intra-product division of labor has replaced individual enterprises as the main mode of production. In view of the inconsistent trend of steel output and export volume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hypothesis of the limitation of the new trade theory, and explores the limitations and causes of the new trade theory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tes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way to develop the new trade theory is to deepen the hypothesis of intra-industry division of labor into intra-product division, so that the final trade and intermediate trade can be brought into the statistics of export products simultaneously. It is helpful to develop new trade theory, formulate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and develop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丽水学院商学院;
【基金】: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推进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辽宁大开放格局”(2013lslktzijjx-59)的资助
【分类号】:F426.31;F752.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志勇;;新贸易理论:证据再反思[J];经济学(季刊);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剑秋,任淼;内外经济循环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刘辉煌,周琳;关于分工的经济学:历史回顾与近期发展[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4期
3 刘佳;陈飞翔;;关于中国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的路径选择——一个文献综述[J];财贸研究;2006年01期
4 陈立中;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基于一种数学视角和经验性解释[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陆善勇,韦彦;综合优势发展战略刍议——超越比较优势战略论与赶超战略论之争的经济发展新思维[J];改革与战略;2005年08期
6 周梅妮;李嘉图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兴古典分析——交易效率、偏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8期
7 庄丽娟,徐寒梅;国际贸易驱动经济增长研究文献述评[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廖国民;入世后中国的贸易战略:比较优势还是选择性赶超?[J];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9 周梅妮;;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新证[J];经济经纬;2007年01期
10 陈立敏;;波特与李嘉图的契合点——从国家竞争力角度对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框架及核心概念的对比分析[J];南大商学评论;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斌;经济发展与贸易区域化:一个新兴古典理论框架及其启示[D];西北大学;2002年
2 吕康银;区域开放动力机制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方;对外贸易与区域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史达;电子商务经济学与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5 石崧;从劳动空间分工到大都市区空间组织[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赵红军;交易效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D];复旦大学;2005年
7 杨海余;中国出口增长贡献主体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潘向东;高技术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基于制度安排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李建春;FDI和出口贸易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刘新智;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宝石;面向企业优势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李丽霞;WTO条件下贸易战略的转变与经济发展[D];西北大学;2002年
3 方向阳;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D];湖南大学;2002年
4 周莹玉;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增长[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5 何清;比较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D];湘潭大学;2003年
6 郑月明;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于春萍;浅析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8 李超良;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入世后我国贸易政策的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9 许鸿文;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反梯度推移演进战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董杨;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对比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白永秀,赵勇;企业同质性假设、异质性假设与企业性质[J];财经科学;2005年05期
2 赖瑾瑜;论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与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J];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06期
3 朱廷;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创新的若干特征[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沈燕云;因为执着奉献而彰显精彩[N];中国远洋报;2011年
2 王超;美铝金融危机对策的启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玮;战略性贸易政策在我国钢铁行业的适用性分析[D];兰州商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588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588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