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库存商业信用协调的研究
本文选题:供应链 切入点:供需同步模型 出处:《中国管理科学》2013年02期
【摘要】:本文研究由一个供应商和多个客户构成的以供应商主导的两级供应链,建立了以平均库存成本为目标函数的供应链供需同步库存模型。为了保证合理的收益分配,促进各成员加入供需合作的积极性,在模型中引入了商业信用机制,由供应商给予客户商业信用期而产生的机会成本(或利益)来平衡各成员间的利益。理论分析显示该模型存在最佳订货次数和最佳生产时间间隔,使供应链的总平均库存成本最小。最后利用算例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验证了商业信用的有效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supply chain composed of one supplier and more than one customer is studied, and a supply chain supply and demand synchronous inventory model with average inventory cost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is established.In order to ensure a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d promote the enthusiasm of all members to join i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a commercial credit mechanism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model.The opportunity cost (or benefit) incurred by the supplier to give the customer a business credit period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each member.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odel has the best order times and the best production time interval, so that the total average inventory cost of the supply chain is minimized.Finally, the validity of commercial credit is verified by example analysis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2310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FRF-TP-12-121A,FRF-SD-12-020A)
【分类号】:F224;F2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董广龙;任建峰;;供应链排序问题(英文)[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2 缪兴锋;;基于供方定价条件下供应链管理有效协调机制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年07期
3 申亮;郭凯;;供应链企业合作—竞争协调策略研究[J];山东经济;2008年01期
4 柳键,易伟明;安全因子优化与协调模型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年12期
5 张文慧,赵道致;供应链中合作机制的研究[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慧颖;史紫薇;陈根来;张颖春;;科技成果转化流程中的供应链协同思想[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2 浦徐进;石琴;凌六一;;不同订货周期的零售商最优订货策略的研究[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全春光;单供应商两分销商VMI协调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何美玲;基于可靠性分析的物流服务供应链设计与协调[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何龙飞;基于协调机制设计的不同链结构供应网络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尤月;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系统的协调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永胜;供应链管理中协调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杨天剑;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定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林强;面向供应链合作协调机制的物流系统节点选择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8 浦徐进;基于供应链的供货方管理库存系统(VMI)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黄丽娟;图书电子商务供应链的网络营销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10 郭琼;基于期权契约的供应链协作模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坤;我国物流产业政策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侯艳艳;供应链契约机制下制造商产能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赵峰;战术供应链复合系统协调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张更韧;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宝锋;QLM公司备件物流系统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红芳;供应链管理中若干排序问题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7 陈彩霞;两级制造链加工顺序协同调度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8 王珊;供应链环境下单机制造与运输交付协同调度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9 贺建永;企业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中的人才库管理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12年
10 任小龙;供应链中的协作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金实;王浣尘;郑晓涛;庞清武;;供应链协调机制的库存成本优化能力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年04期
2 于丽萍;黄小原;邱若臻;;基于商业信用的收入共享契约与供应链协调[J];运筹与管理;2009年01期
3 于丽萍;黄小原;;基于商业信用的供应链数量折扣协调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0期
4 隋明刚,魏嶷;综述:供应链库存成本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物流技术;2000年05期
5 曾萍;;企业供应链的优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1期
6 鲍忠奎;周永务;;一类供应链在信息不对称下的协调机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刘蕾;罗华;唐小我;;基于斯坦克尔伯格博弈的订货提前期决策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年07期
8 靳程;;抓好库存环节降低物流成本[J];中小企业科技;2006年08期
9 沈刚;;扬州石化供应链成本简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10 田俊峰 ,杨梅;认识供应链管理中的运输问题[J];综合运输;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浩然;张强;;VMI方式下供应链利润分配的博弈分析[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曹智;霍宝锋;李垣;赵先德;;供应链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的匹配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运作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孙飞;熊孟英;;基于模糊优选法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4 徐晓刚;李健;;供应链管理的新策略——协作运输管理[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张光明;周荛阳;;基于供应链的物流服务质量研究[A];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魏凌;许云龙;;新时期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关系[A];中国铁道学会——2004年度学术活动优秀论文评奖论文集[C];2005年
7 徐兵;熊孟英;;AHP法在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中的应用[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王华;;供应链中物流服务的绩效评价[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余小慰;;现代食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中国商品学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暨商品学发展与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衣春光;张文杰;;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研究[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永荣;服务供应链:高额回报的源泉[N];现代物流报;2006年
2 马士华邋龚凤美 杨宝刚;供应链协同运作的新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直送工位[N];现代物流报;2007年
3 方俊锋;破解钢铁物流难题打造可控供应链[N];现代物流报;2009年
4 徐文静;供应链标准离我们还有多远?[N];现代物流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闫海琳;审时度势 勾画未来[N];现代物流报;2008年
6 ;叶军“煮汤”[N];现代物流报;2008年
7 刘伟华邋周丽珍;封闭供应链:破解三鹿问题的源头方案[N];国际商报;2008年
8 王迪;Rx—360:供应链完整性的保护伞?[N];医药经济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黄世永 通讯员 韩福文;在供应链服务中成长[N];中国邮政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陈钧 郭晓静 夏元 实习生 汪海伦;铁路连通大海 供应链本土化[N];重庆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晋;供应链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
2 陈阳;需求不确定下的供应链精柔协同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马林;基于SCOR模型的供应链风险识别、评估与一体化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赵宜;基于供应链的回收物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董晓炜;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创新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罗明;航空武器装备制造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改进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7 黄q;基于Supply-Hub的供应物流协同运作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吴梦娜;大规模定制下的供应链调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周小庄;制造企业库存成本控制的JIT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冯春花;供应链环境下制造商和供应商运作协调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雪;多供应商条件下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采购策略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2 郝国英;供应链环境下信息共享对库存的影响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3 张先鑫;面向第四方物流的供应链任务分配机制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4 吴心茹;供应链中的群决策方法与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5 黄菊;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颜辉;我国物流管理问题及策略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7 邬小撑;基于供应链的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研究与实施[D];浙江大学;2003年
8 王晓;供应链的建模与分析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9 王永康;供应链信息共享及其技术实现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蒋晓强;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中的作用分析[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本文编号:1705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705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