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网络镶嵌、动态能力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长机理——以东方嘉盛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13 18:42

  本文选题:网络镶嵌 + 动态能力 ; 参考:《管理学刊》2014年05期


【摘要】:为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长机理,在对企业成长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基于网络镶嵌和动态能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成长模型,并以深圳市东方嘉盛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网络镶嵌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成长和动态能力提升具有正向影响,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嵌入客户企业供应链中才能获得快速成长。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third -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theory of enterprise growth , the paper constructs a third -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 growth model based on network mosaic and dynamic capability , and verifies the growth and dynamic capability of the third -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 .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network mosaic has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and dynamic capacity of the third -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 , and the third -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 can only get rapid growth in the supply chain of the customer enterprise .

【作者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2219)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11YJA630067) 上海海事大学科研基金(20130443;20110020)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4EGL001)
【分类号】:F259.23;F2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一博;苏敬勤;傅宇;;中国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东北地区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1期

2 钱锡红;徐万里;李孔岳;;企业家三维关系网络与企业成长研究——基于珠三角私营企业的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1期

3 杜运周;任兵;陈忠卫;张玉利;;先动性、合法化与中小企业成长——一个中介模型及其启示[J];管理世界;2008年12期

4 张秀娥;姜爱军;张梦琪;;网络嵌入性、动态能力与中小企业成长关系研究[J];东南学术;2012年06期

5 贺小刚,李新春;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10期

6 杜运周;张玉利;;新企业死亡率的理论脉络综述与合法化成长研究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05期

7 吕一博;苏敬勤;;企业网络与中小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0年04期

8 周立新;;家族企业网络化成长模式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及机制:基于东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03期

9 卢伟航,贺小刚;彭罗斯企业成长内生论及其现实意义[J];南方经济;2005年01期

10 邬爱其;企业网络化成长——国外企业成长研究新领域[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红根;陈昭玖;翁贞林;;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7期

2 邓俊荣;张宁;刘喜梅;;民营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成长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5期

3 张玉明;段升森;;仿生学视角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机制模型构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周立新;;家族涉入视角的家族企业网络模式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周立新;刘伟;;网络位置、组织学习与家族企业绩效:家族承诺的调节作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刘艳红;;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理论研究[J];财经界;2010年03期

7 项国鹏;;战略企业家和企业家战略[J];财经科学;2006年07期

8 何韧;王维诚;;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成长——关系借贷价值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9年10期

9 刘斌;何德旭;葛兆强;;银行家、企业家精神与商业银行成长[J];财贸经济;2007年08期

10 周中胜;王愫;;企业家能力、信用评级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可获性——基于江浙地区中小企业问卷调查的经验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韧;王维诚;王军;;管理者背景与企业绩效: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2 胡君辰;曲明磊;;“蓝光”照耀世界——索尼运用商业网络赢得高清DVD标准之争[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3 胡望斌;张玉利;;新企业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党兴华;李玲;;基于权力依赖的技术创新网络核心企业的识别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钱士茹;丁铭晨;;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持续成长——以江汽集团为例[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胡望斌;张玉利;牛芳;;中国新企业创业导向与绩效的转化:基于能力视角[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胡望斌;张玉利;;新企业创业导向转化为绩效的中介能力:理论模型与中国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杜运周;张玉利;;竞争导向,组织合法性与新企业成长关系研究——一个中介模型及其启示[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刘景江;陈璐;;创业导向、学习模式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项国鹏;李武杰;肖建忠;;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家制度能力:中国企业家的实证研究及其启示[A];浙商研究 2010[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进华;高管团队人口特征、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尹珏林;企业社会责任前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万益迁;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模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陈钦约;基于社会网络的企业家创业能力和创业绩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雪颂;设计驱动式创新机理与设计模式演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华光;动态联盟演化与知识扩散交互作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董军;企业集团物流网络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德胜;创新型中小企业基因及作用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张波;孵化网络对入孵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进伟;网络能力对新创业隐性知识获取、成长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张波;集群内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3 韩宝真;政治联系和家族企业的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晓丽;中国私营企业家素质和企业成长[D];吉林大学;2011年

5 姚一玮;创业导向、合法性与新企业成长绩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光跃;外部网络对大学生初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胡春燕;企业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国际化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郭月娟;新任CEO特征、战略行为与企业绩效变化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欧燕芬;网络嵌入性与民营企业总部选址[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陈婷;企业网络与创新模式[D];汕头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舰;原磊;;企业永续发展的制度安排[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2期

2 王燕梅;;中国机床工业的高速增长:技术进步及其贡献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0期

3 范黎波;张中元;;基于网络的企业学习与治理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0期

4 石军伟;胡立君;付海艳;;企业社会资本的功效结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2期

5 李海舰;郭树民;;从经营企业到经营社会——从经营社会的视角经营企业[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5期

6 高闯;关鑫;;社会资本、网络连带与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权——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框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9期

7 徐万里;孙海法;王志伟;钱锡红;;中国企业战略执行力维度结构及测量[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0期

8 石秀印;中国企业家成功的社会网络基础[J];管理世界;1998年06期

9 邬爱其;;产业集群区家族企业快速成长的网络机制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经济管理;2005年18期

10 贺小刚,李新春;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颂;打造第三方物流(3PL)企业的思索[J];集装箱化;2002年08期

2 刘福存,许崇义,于开芹;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社会环境分析与对策[J];物流科技;2002年01期

3 杨波;物流行业发展新趋势——第三方物流[J];生产力研究;2002年06期

4 ;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趋势[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2年04期

5 马颖;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年06期

6 ;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趋势[J];物流技术;2002年05期

7 滑英;第三方物流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现代企业;2002年02期

8 李晓芬,陈峰;谈第三方物流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现代管理科学;2003年09期

9 李彦萍 ,管政;e商学院第三方物流需求的分类研究(上)[J];电子商务;2003年08期

10 孙晓燕;借鉴国外经验,加快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J];理论学刊;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刚;杨玮;;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的分析及思考[A];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物流工程与中国现代经济——第七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2 ;美智管理顾问公司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手调研发布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趋势[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物联参阅(2002年—2003年)[C];2003年

3 王海刚;杨玮;;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的分析及思考[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帅斌;张锦;蒲云;;第三方物流可行性分析方法研究[A];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王槐林;徐天亮;;第三方物流及其效益分析[A];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小涛;杨静;张学民;;基于信息技术的第三方物流[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关觉;;第三方物流与用户是战略同盟关系[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第三方物流(3PL)在中国崭露头角[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9 张哲;;七个手段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力[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10 刘明;;第三方物流强化增值服务分四步走[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焦红霞;第三方物流“乱”字当道[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顾定槐 冯威力;第三方物流的领跑者[N];中国化工报;2006年

3 张木早;第三方物流为何难成气候?[N];中国化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钗;第三方物流为何还未成气候[N];中国化工报;2007年

5 何俊;第三方物流遭遇信息化瓶颈[N];中国企业报;2007年

6 本报驻闽记者 余峰;福州 第三方物流乘势而起[N];中国水运报;2007年

7 栾国揕;我国第三方物流进一步细分[N];国际商报;2006年

8 齐凤冠;第三方物流·货主·最终成本[N];国际商报;2007年

9 通讯员 王星光 齐燕;向第三方物流进军[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10 祥运;衡水第三方物流市场现状与对策[N];衡水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东;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优势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千有美;中国境内韩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3 陆昱博;基于业务分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刘蓬;第三方物流系统分析与优化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海燕;基于企业发展定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叶伟龙;基于细分市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商业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8 马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9 李爱国;第三方物流顾客感知价值模型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吴洁;项目管理模式下第三方物流多目标综合优化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波;第三方物流运作中的信用风险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2 冯其河;A第三方物流公司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胡琳祝;重庆集洋物流公司发展第三方物流的策略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4 孙宏磊;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风险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5 尹升昌;大连星玛电梯有限公司实施第三方物流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储春银;外包企业与第三方物流的契约安排[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许兆锋;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障碍及其对策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宋才华;第三方物流运作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沈益;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罗丹;贵州发展第三方物流战略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45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745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2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