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湖南省蔬菜供应链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6 11:51

  本文选题:蔬菜 + 批发市场 ; 参考:《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中央健全覆盖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冷链物流体系的政策将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目前,湖南省传统的批发市场模式存在流通环节过多的问题,另一方面农超对接模式在生产环节和零售环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本文在此背景下对湖南省蔬菜供应链进行研究。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之后,以交易成本、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博弈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湖南省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批发市场与零售的现状,之后采用SWOT方法分析了湖南省蔬菜供应链的两种模式——批发市场和农超对接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从消费者行为角度,运用回归分析了消费者对两大模式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提高供应链组织化程度、完善蔬菜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优化蔬菜终端的购物环境、鼓励新型农消对接模式发展。
[Abstract]:The central government's policy of covering the collection, processing,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raised the optim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 to a new height. At present, there are too many circulation links in the traditional wholesale market model in Hunan Province, on the other hand, the agricultural super docking mode is affected by different degrees in the production and retail links. Therefore,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carries on the research to the Hunan Province vegetable supply chain. Based on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transaction cost, modern logistic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game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vegetable production,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wholesale market and retail in Hunan Province. Then the SWOT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wholesale market and agricultural Chao in the vegetable supply chain of Hunan Province,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mer behavior, the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 supply chain in Hunan Province. By using regression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mproving the organization of supply chain, perfecting vegetable quality control system, and constructing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of supply chain. To optimize the shopping environment of vegetable terminals and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gricultural elimination docking mode.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32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彦如,蒋阳升,蒲云;一类供应链加盟博弈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马新安,冯芸,田澎;供应链用户需求展开[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年04期

3 程碧波;供应双链的实际应用——紧缩供应链[J];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05期

4 李锦瑾;信息化、标准化是供应链管理实施成功的关键[J];企业经济;2003年06期

5 俞明南,张严风,李新然;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整合与相应的决策优化[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6 葛昌跃,顾新建,韩永生;企业集群中的供应链网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3年10期

7 夏德,程国平;供应链的诞生机制的思考[J];前沿;2003年03期

8 张敏,吴美安;供应链协同的五个悖论[J];现代管理科学;2003年01期

9 王勇,陈俊芳;供应链事件管理方法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曹华;;浅议供应链改进中的经济增加值[J];西部财会;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范林根;;多元动态供应链组织协调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周晓华;蔡帼娅;;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知识管理系统平台设计与研究[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钟载国;曹维平;;对供应链现行问题及改进的对策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4 赵文军;叶婷;;供应链中的知识流程改进研究[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叶勇;辜丽川;;基于自组织的生鲜供应链损耗机理及对策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系统管理与复杂性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王彦明;;铁路物资供应引入供应链管理机制的探讨[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流科学与技术论文集[C];2004年

7 戚依南;张晓娣;;供应链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胡芳;;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供应商与经销商的合作分析[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焰 编译;供应链卡在哪儿?[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2 张小明;选择怎样的供应链才有优势[N];国际商报;2005年

3 张小明;如何选择供应链[N];现代物流报;2005年

4 赵钢;流通信息化向供应链组织转变[N];中国商报;2004年

5 蒋理;供应链管理:以信息化焕发企业活力[N];中国商报;2004年

6 北京物资学院 唐寅;SCM软件市场分析[N];国际商报;2003年

7 郭明磊;打造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供应链网络[N];现代物流报;2008年

8 李恭;如何建立反应灵敏的供应链?[N];现代物流报;2006年

9 邵建国;新兴市场医药供应链重构[N];医药经济报;2011年

10 约西·谢菲(Yossi Sheffi);如何建立反应灵敏的供应链?[N];中国证券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梅;供应链物流供需不平衡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张慧颖;不确定需求下的供应链库存协调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陈绍慧;生鲜农产品(FAP)供应链时空运行优化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曾文杰;基于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袁成祥;基于Agent的供应链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胡凯;生猪供应链节点间的行为策略与契约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7 温艳;基于供应链的医院物资集成化管理模式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86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1986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6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