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VMI环境下考虑逆向物流的库存发货模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9 16:52

  本文选题:VMI + 逆向物流 ; 参考:《福州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21世纪,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逆向物流成本。2013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18%,而逆向物流成本又占物流成本的25%左右。逆向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库存成本,在一般性的实体产业中,逆向产品库存成本将占用逆向产品物流成本的40%左右,在汽车、电子产业中其占用比将更高。VMI是近年来比较成熟的库存管理思想,被大量运用到正向物流库存发货模型的研究上,但是这些研究都很少考虑到逆向回流因素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在正向物流领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引进逆向回流因素进行库存发货模型的研究。本文在考虑单一产品,且该产品的市场需求服从相互独立的泊松分布,产品回收后可瞬时更新成新产品的基础上,分别构建考虑固定回收和随机回收的两套库存系统。考虑固定回收的系统包含采用基于时间且不允许缺货的库存发货模型和采用即时发货的库存发货模型;考虑随机回收的系统则包含VMI环境下基于时间的逆向物流库存发货模型、VMI环境下基于数量的逆向物流库存发货模型和VMI环境下基于外包策略的混合库存发货模型。本文各个模型都采用统一基础数据,通过数值分析后得出:第一,在假设回流产品具有经济性的条件下,逆向回流因素可有效发挥其替代作用,达到降低平均总成本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优化相关最优变量;第二,基于数量的库存发货模型比基于时间的库存发货模型的平均总成本要低,但是随着顾客等待成本的提高,两者差距不断减小。第三,对于混合策略部分,在逆向回流部分进行外包的前提下,由于外包企业的专业性,供应商存在既能满足较高的顾客服务水平又能降低平均总成本的空间;第四,对于基于数量的发货模型和混合策略,最优发货量和最优订货量相等时成本会最低,这时候的逆向回流因素所对应的最优发货周期也最低,原因是当最优发货量等于最优订货量时,会出现一次发货就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这样将获得最大的规模效益。
[Abstract]:In twenty-first Century, while China's economy developed rapidly, it also produced an inestimable reverse logistics cost in.2013 years. The total cost of China's social logistics accounted for 18% of the GDP, while the reverse logistics cost accounted for about 25% of the logistics cost.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reverse logistics cost is the inventory cost. In the general entity industry, the reverse product is in stock. This will take up about 40% of the logistics cost of reverse product. In the automobile and electronic industry, the occupying ratio is higher than that of.VMI. It is a more mature inventory management idea in recent years. It is widely used in the study of the forward logistics inventory model, but these studies seldom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fluence of reverse backflow factor.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is in the positive object. On the basis of the flow field related research, the reverse backflow factor is introduced to study the inventory and delivery model. In this paper, a single product is considered, and the market demand of the product follows an independent Poisson distribu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product recovery, two sets of inventory systems with fixed recovery and random recovery ar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instantaneous renewal of the product. The system that considers fixed recovery includes a time based, no shortage based inventory delivery model and an inventory delivery model with immediate delivery. The system considering the random recovery includes a time based reverse logistics inventory delivery model under the VMI environment, a quantitative reverse logistics inventory delivery model and a VMI ring under the VMI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a hybrid inventory delivery model based on outsourcing strategy is used in this paper. In this paper, the unified basic data are used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reflux product has economic conditions, the reverse backflow factor can effectively play its alternative role to reduce the average total cost, and can also optimize the correlation. The optimal variable; second, the quantity based inventory delivery model is lower than the average total cost of the time based inventory delivery model, bu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ustomer's waiting cost,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decreases. Third, for the mixed strategy part, the outsourcing enterprise's professionalism, the supplier,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reverse backflow part. There is a space that can satisfy both the high customer service level and the average total cost. Fourth, for the quantity based shipping model and the mixed strategy, the cost will be the lowest when the optimal delivery is equal to the optimal order quantity, and the optimal delivery period corresponding to the reverse backflow factor is the lowest, due to the optimal delivery amount and so on. When the optimal order quantity is met, a shipment will meet the market demand, so that the maximum scale benefit will be achieved.
【学位授予单位】: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耿,涂志玲,彭磊;逆向物流浅析[J];管理现代化;2003年02期

2 王霞,黄培清;逆向物流[J];企业管理;2003年07期

3 赵会军,汪斌;逆向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年18期

4 ;逆向物流——渐为人知的价值空间[J];公路运输文摘;2003年06期

5 曾佑新,刘海燕;浅议逆向物流[J];经济论坛;2004年05期

6 ;逆向物流[J];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04年05期

7 刘彩霞,徐莉;逆向物流:企业新的机遇与挑战[J];物流科技;2004年05期

8 刘忠敏,回宝祥,李宝忠,叶柏青;逆向物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2期

9 李贵华 ,唐琦 ,玄雪;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逆向物流研究[J];物流科技;2004年10期

10 刘全;企业供应中的逆向物流[J];中国石化;200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包菊芳;;逆向物流及其管理研究[A];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物流工程与中国现代经济——第七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2 郝皓;;逆向物流,不再沉默[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包菊芳;;逆向物流及其管理研究[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何明珂;田琦;;企业逆向物流研究[A];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梁昌顺;;逆向物流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探索[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沈默;;逆向物流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贡献[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7 高阳;周婕;;随机环境下多目标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设计[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王蓓;;逆向物流研究的内容综述[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贝;张好智;;逆向物流网络设计模型分析与算法(英文)[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10 周根贵;曹振宇;;逆向物流网络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晓梅;逆向物流:渐为人知的价值空间[N];中国交通报;2003年

2 吴刚;逆向物流服务市场从哪里切入[N];国际商报;2005年

3 阮承健;透视汽车逆向物流[N];现代物流报;2006年

4 周艳;逆向物流:现代物流新的增长点[N];现代物流报;2006年

5 刘月菊;莫忽视逆向物流[N];现代物流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李志军;逆向物流:向左走?向右走?[N];现代物流报;2007年

7 邱奇邋李辉;新农村逆向物流建设的谋与对[N];国际商报;2008年

8 爱立信公司 郝皓;逆向物流 利润油田[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9 张凌辉;再造逆向物流[N];医药经济报;2009年

10 刘北辰 ;逆向物流正向控制[N];中国质量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刚;逆向物流规划体系及其补偿控制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郭滕达;逆向物流价值链优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王海燕;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刘文杰;逆向物流及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张昕;逆向物流的网络规划与运作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王文娟;企业绿色逆向物流决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申成霖;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逆向物流网络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魏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下的企业回收逆向物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岳辉;不确定环境下再利用逆向物流网络构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常香云;企业逆向物流回收处理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栋;逆向物流网络设计优化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王文娟;逆向物流不确定性建模与回收预测[D];天津大学;2007年

3 何立乾;逆向物流网络模型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孙莹;汽车行业逆向物流渠道设计及其实现途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5 隗明明;逆向物流网络规划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黄玉兰;基于逆向物流中心选址的医药逆向物流网络设计[D];中南大学;2008年

7 陈艳红;农业加工品逆向物流的网络设计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年

8 岳庆如;造纸业逆向物流模式选择及系统构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魏明珠;逆向物流网络稳健优化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于佳;灰色环境下的逆向物流网络优化设计[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40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2040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e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