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基于供应链协同的第三方汽车生产物流系统构建

发布时间:2018-07-18 21:01
【摘要】:汽车生产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能减少产品开发、生产、分销、服务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快速有效反应。以汽车的生产制造为主线,利用供应链管理技术,使零部件、在制品在供应链内迅速移动,建立生产厂与第三方物流中心、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了从原材料、零部件、备件采购到产品完成整个过程的各种资源计划与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汽车生产的生产方式、生产节拍,以及零部件特性,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及工具,实现与汽车生产厂的同步物流。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automobile production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can reduce the time and space distance of product development,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nd service, and realiz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response to customer demand. Taking the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e of automobile as the main line, making use of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echnology to make the parts and WIP move rapidly in the supply chain, establish the production plant and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center, establish the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supplier and the supplier, and realiz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aw material. All kinds of resource planning and control from parts, spare parts purchasing to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du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ion mode, production rhyth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rts and components, the synchronous logistics with the automobile factory can be realized by using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ans and tools.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F274;F426.4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建华;马士华;;基于集配中心的供应链物流整合方式[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4期

2 张潜;赵菊红;;中国汽车供应链管理发展现状与趋势探讨[J];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3 王树华;;第三方物流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汽车与配件;2006年38期

4 于辉;陈飞平;;基于供应链协同的汽车制造企业入厂物流模式选择[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道致;吕昕;;供应商管理库存理论发展综述与评价[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龚凤美;马士华;;基于Supply Hub的第三方物流直送工位模式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8期

3 马士华;关旭;;第三方资金流提供商的采购协同问题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年03期

4 刘秋生;宋根平;;基于supply-hub的三级供应链运作成本优化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5 梅晚霞;李善良;;基于匹配的Supply Hub协同供应策略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年06期

6 马钧;缪震环;申丽莹;;大众与丰田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对比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14年05期

7 邹文清;邹勇燕;;浅析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以航空工业企业为例[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8期

8 李果;马士华;龚凤美;王兆华;;基于Supply-Hub的供应物流协同运作研究综述与展望[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20期

9 刘秋生;宋根平;;基于补偿机制的supply-hub模式供应链物流成本优化[J];科技与管理;2011年04期

10 张延南;张志文;;配销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物流科技;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立;供应链环境下物流服务集成商资源整合决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黄q;基于Supply-Hub的供应物流协同运作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陈国华;汽车供应链可靠性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于建红;不确定条件下基于Supply-Hub的协同补货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梅晚霞;基于Supply Hub的供应链库存协同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李果;不确定交货条件下两供应商—单制造商协同供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丹;基于TPL的多源供货汽车零部件订货运输协同策略[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李琳;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与流通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关旭;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下装配系统协同供应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周敏;医药共同物流管理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嘉宁;基于空间聚集效应的A公司进口产品库存系统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郑世强;BTO生产模式下H公司供应物流优化[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明星;管道局管道工程项目物流整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曹海涛;汽车零部件配送中心选址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崔增收;基于循环取货的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彭树;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第三方直通集配中心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辉;基于Supply hub的供应链运作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丁红姣;我国汽车制造业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工学院;2011年

9 谭培洪;H公司VMI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梁雅乔;基于汽车行业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华;马士华;;基于集配中心的供应链物流整合方式[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4期

2 赵道致;詹燕;;汽车行业供应链管理文化——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比较[J];工业工程;2008年01期

3 张凤荣,金俊武;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网络的经济学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05期

4 马士华;龚凤美;刘风华;;基于集配中心的生产和配送协同决策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年12期

5 熊励,陈子辰,陈嶷,梅益;汽车工业的物流协同配送策略性研究[J];汽车工程;2003年02期

6 徐秋华;Milkrun—循环取货方式在上海通用汽车的实践和应用[J];汽车与配件;2003年03期

7 朱芸;金镝;;我国汽车业供应链的升级思考[J];中国市场;2008年10期

8 韩立清;外包、供应链集成与第四方物流[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9 李虹;;关于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问题研究[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10 罗明;马卫;;面向装备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分析[J];物流技术;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国强,孙春杰,张超;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1年02期

2 温德成,宋孔杰;产品导向的供应链策略[J];物流技术;2001年01期

3 叶翠玉,王涛;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现状及未来发展意义[J];新材料产业;2001年12期

4 刘美银;浅谈供应链管理[J];集装箱化;2001年06期

5 赵炜,张浩,夏华;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下供应链管理的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2年06期

6 董安邦,廖志英;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综述[J];工业工程;2002年05期

7 杨海蔚,董安邦;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集成[J];工业工程;2002年05期

8 晓诚;有效的供应链管理[J];国际航空;2002年08期

9 马雪芬,李翌辉,孙树栋;面向制造业的产品供应链构建及决策[J];制造业自动化;2002年05期

10 张晓燕,何景华;供应链管理及其信息系统的构建[J];物流科技;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默;赵鹏飞;;“三鹿奶粉”供应链管理缺失和优化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2 莫云生;;社会网络分析与供应链管理——一些粗略的想法与未来的研究方向[A];“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骆建文;黄培清;;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协作模型[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孙涛;刘仲英;;电子化供应链管理[A];第三届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毛薇;金俊武;;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的模型及其优化[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郜振廷;;论需求变异原理的扩展——供应链“需求变异放大原理”补正[A];第二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高阳;江资斌;杨长辉;;基于多目标协商的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佘斌;;银企联盟供应链探讨[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王胜兵;姜松海;;供应链管理及物资供应整合[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国华;何东平;;供应链管理概念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A];全国第二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北方公司 王佐;从物流到供应链[N];国际商报;2000年

2 金真;供应链管理发展过程[N];国际商报;2000年

3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 陈翔;供应链协同的9大功能[N];国际商报;2002年

4 国通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供应链管理的平台建设[N];国际商报;2003年

5 国通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供应链管理的体系结构[N];国际商报;2003年

6 王屏;供应链管理:现代企业竞争新模式[N];国际商报;2003年

7 成小东;企业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参考模型发布[N];国际商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李鹏 东泓;我国供应链应加以延伸[N];国际商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孙鹏;供应链:企业的灵魂[N];国际商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吴珊红;供应链管理助连锁企业走出经营困局[N];国际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凯;基于药品安全的中国药品供应链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刘刚;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交易费用与决策优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姚建明;大规模定制模式下供应链调度的主导矛盾分析及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刘永胜;供应链管理中协调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5 曹武军;供应链契约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颜嘉麒;供应链质量管理中质量检测的一种模型化方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李善良;供应链委托代理问题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8 黄祖庆;供应链的库存控制、激励策略和结构效率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9 卢亚丽;基于混沌与博弈理论的供应链系统协调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10 王磊;面向订单生产的供应链排序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兰国营;R公司供应链的设计实践[D];厦门大学;2008年

2 杨铭钏;面向大规模定制的S公司手机零件供应链管理优化案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李慧;制造业中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D];复旦大学;2009年

4 孙秋革;可信供应链的搜索模型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陈万付;商业供应链中知识重用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刘莹;西诺塑料公司供应链管理方案优化设计[D];吉林大学;2010年

7 路庆忠;石化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及系统设计[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8 刘旺盛;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共享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伍行素;供应链管理集成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叶春喜;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32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2132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3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