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供应链模型的电动汽车最优分时电价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power supply chain, considering the time-sharing price and V2G technology,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minimize the life cycle cost of electric power supply chain to satisfy the system operation. The optimization model of generating set operation and electric vehicle operation is a constraint conditio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onsumer psychology, the time-sharing price is set to guide vehicle owners to charge in an orderly manner, and V2G technology is used to reduce the demand for peak-shaving. The comparison of four scenarios shows that the time-sharing price and V2G schem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ife cycle cost of power supply chain and improve the economy and security of power grid operation.
【作者单位】: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分类号】:F426.61;F2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娟,谭忠富,李晓军;分时电价下供电公司盈亏风险分析模型[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5年01期
2 宁红;;合肥推广分时电价的经验[J];华东电力;2006年01期
3 金武,,王浣尘,陈芸;分时电价设计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年06期
4 唐文升,仇新宇;江苏省试行分时电价概况[J];华东电力;2000年07期
5 卢振信;上海率先试行居民分时电价[J];大众用电;2000年06期
6 吴运生,胡雪冰;实行分时电价的理性思考[J];大众用电;2000年12期
7 周伟;执行居民用户分时电价,您准备好了吗?[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4年02期
8 ;我国应加快推动分时电价[J];大众用电;2004年04期
9 刘观起,张建,刘瀚;基于用户对电价反应曲线的分时电价的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刘严,谭忠富,张艳红;探析我国分时电价设计的相关问题[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汪训昌;;对现行分时电价政策的三点思考——从发展蓄冷空调角度评现行分时电价政策[A];新世纪中国蓄冷空调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陆畅;李海星;王俊良;;分时电价对夏季负荷的削峰分析[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汪超;赵洋;宫赤霄;刘忠宝;;冰箱新式蓄冷方案的可行性分析[A];第二届中国制冷空调专业产学研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汪训昌;;浅谈蓄冷空调在尖峰用电时段的冷负荷转移系数——在分割式三段制分时电价下一个值得商确的认识与政策问题[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1)[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大纬 邵生余;行家细说“分时电价”[N];新华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贾运华;分时电价试点方案未确定[N];华夏时报;2006年
3 刘星灿;湖北商家苦脸面对分时电价[N];中国电力报;2004年
4 彭敏;分时电价9月1日起试行[N];海南日报;2004年
5 齐泽萍;省城分时电价“一个巴掌拍不响”[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6 罗昌平;分时电价欲享“双赢”尚待时日[N];中国商报;2003年
7 记者 林光华 通讯员 赖榕生;福建省试行分时电价[N];中国电力报;2005年
8 孙玉春;安徽4月1日起推行分时电价[N];工人日报;2004年
9 邹平;湖北实施“新版”分时电价[N];中国电力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邵捷 张耀平;分时电价,改变你的用电习惯[N];中国电力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晓丹;计及配电网损耗的分时电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范文飞;光伏发电接入电网后的分时电价优化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李翔;基于用户响应的分时电价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4 吴水军;云南电力系统分时电价及煤电联动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5 刘志刚;分时电价在乌兰察布地区高载能用户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6 李俊;基于博弈论的需求侧分时电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7 罗伶;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分类分时电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王辰;电力客户分时电价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魏国辉;基于用户反应和需求弹性的分时电价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10 余冬先;基于减少雅安电网弃水窝电现象的分时电价联动优化模型[D];西华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58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2358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