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能力绩效评价体系的调研分析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supply chain logistics capabilit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which not only needs to adapt to the change of demand, but also involves the allocation of external resources and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supply chain logistics capability, this paper brings the idea of dynamic and collaborative into the hierarchy evaluation model of supply chain logistics capability, and integrates the logistics operation,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nd dynamic integr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stomer service and supply chain logistics cooperation is discussed.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above five elemen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ogistics capability of supply chain, and the middle managers value the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bility and logistics coordination ability more. But the enterprise's existing logistics operation and customer service ability belong to the "hard ability", the constraint has the rigidity. Therefore, the integration of dynamic and collaborative ideas into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ystem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supply chain logistics capability. This is a more advanced idea, and the exploration space of enterprises in this respect is very larg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柔性与供应链能力:基于供应网络的理论与实证研究”(712021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B2C市场中电子零售商的动态定价策略研究”(71001081)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价值构造分析的供应链物流能力协同研究”(09YJC630172)
【分类号】:F274;F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伟华;季建华;王吉林;;供应链物流能力的管理过程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楼爱花;王丽萍;蔡建湖;;基于梯形模糊网络的供应链物流能力评价模型——以浙江省制造业为例[J];经济论坛;2010年12期
3 马士华,孟庆鑫;供应链物流能力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年03期
4 赵秀丽;郭梅;;基于熵权的供应链物流能力综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02期
5 李纲;杜智涛;郑重;;汽车业供应链物流能力中的IT价值体现及应用[J];情报杂志;2009年01期
6 石永强;宋薛峰;张智勇;;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物流能力的评价[J];企业经济;2009年04期
7 刘小群;马士华;;基于供应链绩效的企业物流能力量化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少蓉;赵启兰;;基于熵权-双基点的物流服务能力评价[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赵启兰;丁慧平;王芮;;大规模定制物流服务能力的构成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甘信华;顾晓军;;基于物流能力优化的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J];包装工程;2006年04期
4 夏文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物流外包战略决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甘信华;顾晓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中心选址模型与算法[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桂华明;马士华;;供应链物流能力及提升途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7年04期
7 谭勇;马士华;龚凤美;;物流运作能力对供应链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8 马士华;赵婷婷;;基于供应链节点和线路的物流能力核算方法研究[J];工业工程;2007年02期
9 桂华明;马士华;;基于收货时间约束的节点物流能力与服务水平关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12期
10 许良;王善坤;;连锁物流能力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小群;马士华;;物流研究新视角——基于能力的观点[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梅晚霞;马士华;;供应链中转节点物流要素能力计划问题研究[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小群;马士华;;物流研究新视角——基于能力的观点[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立;供应链环境下物流服务集成商资源整合决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黄q;基于Supply-Hub的供应物流协同运作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陆昱博;基于业务分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何美玲;基于可靠性分析的物流服务供应链设计与协调[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林云;汽车物流服务供应链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许良;组织学习、物流能力与连锁物流服务质量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俞海宏;基于服务供应链契约协调机制的农村流通供应链运作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马俊;信息技术嵌入的物流企业服务能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宁方华;面向现代制造的协同物流多要素模型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吴保峰;物流服务能力的系统化认知与战略性获取[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金国;LG中国手机工厂供应链物流能力整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牟宁;面向制造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牛志飞;知识资本、物流能力与成长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崔雪娜;基于服务能力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性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5 施剑平;拓源电气基于ERP系统下的库存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王婷;第三方物流服务成长能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陶妍;配送中心物流能力优化与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佟嘉明;配送中心物流服务能力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玲玉;配送网络服务能力适配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许彬斌;整车物流企业顾客满意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华;季建华;王吉林;;供应链物流能力的管理过程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桂华明;马士华;;供应链物流能力及提升途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7年04期
3 欧忠文,王会云,姜大立,卢宝亮,甘文旭,梁靖;应急物流[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4 李贵春,李从东,李龙洙;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5 马士华,陈习勇;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能力构成及其特性研究[J];管理学报;2004年01期
6 马士华;谭勇;龚凤美;;工业企业物流能力与供应链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7年04期
7 谭清美,冯凌云,葛云;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08期
8 陈志祥;敏捷供需协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4年01期
9 马士华,孟庆鑫;供应链物流能力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年03期
10 马士华;陈铁巍;;基于供应链的物流服务能力构成要素及评价方法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淑云;;基于交易费用的物流外包机理研究[A];第二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伟华;物流企业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客户资源整合[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光明;;物流能力对物流绩效作用机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11期
2 方威;李夏苗;;企业物流战略问题之初探[J];中国市场;2007年45期
3 曾峰,李夏苗;供应链物流能力初探[J];物流科技;2005年09期
4 马丽娟;;基于供应链的物流能力构成要素分析及评价[J];商业时代;2011年12期
5 邱伏生;提升生产企业物流能力 构筑中国物流发展平台[J];中国物资流通;2001年16期
6 李纲;杜智涛;郑重;;汽车业供应链物流能力中的IT价值体现及应用[J];情报杂志;2009年01期
7 刘伟华,刘松涛,刘松华;一种供应链物流能力改进的模型及算法[J];物流技术;2005年03期
8 王宇;;企业物流研究现状综述[J];中国市场;2008年15期
9 马士华,孟庆鑫;供应链物流能力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5年03期
10 晏再庚;物流和物流管理的发展演化[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正利;刘运山;张守新;吴俊生;赵成果;茅伟均;;发挥企业资源优势 创建现代物流企业——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物流管理模式探讨[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颜家平;;物流改进组织在制造型企业中的作用[A];自主创新 实现物流工程的持续与科学发展——第八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欣;;如何赢得跨国企业物流客户[A];第七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代表手册[C];2003年
4 葛茂新;苏群;邢军;;发展新现代企业物流的实践创新[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艳;丁静之;;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对策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正义;;现代企业物流的理念和技术发展趋势[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田自主;;推进流通现代化的战略探索[A];“2003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卜庆忠;刘荣章;石波;梅青;;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流程再造[A];中国重汽科协获奖学术论文选编(2002-2003)[C];2004年
9 刘小群;马士华;;物流研究新视角——基于能力的观点[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耀球;;物流社会化——企业物流与行业物流的发展方向[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穆宏志;供应链管理提升物流能力[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2 记者 钟可芬;现代物流能力大较量[N];医药经济报;2010年
3 ;掘金物流利润池[N];中国经营报;2003年
4 延林;掘金物流利润池[N];中国水运报;2004年
5 特约记者 王莉邋本报记者 韩松廷;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N];现代物流报;2007年
6 通讯员 倪燕波;EMS 架起霓裳桥[N];人民邮电;2001年
7 冯威力;萌芽中的小城物流[N];中国化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叶勇;首届海外煤炭洽谈采购会未签一单[N];上海证券报;2009年
9 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万隆;整合产前产后各环节 开拓汽车物流新天地[N];现代物流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王志起;东出西联是必然的选择[N];秦皇岛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勇;企业物流资源配置决策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申文;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能力计划模型与决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许笑平;企业物流绿色化发展障碍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张阐军;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许良;组织学习、物流能力与连锁物流服务质量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程世平;基于动态联盟的中小企业物流能力与竞争优势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肖素梅;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ASP平台模式与实施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邱忠权;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物流网络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刘爱军;基于企业角度的农产品物流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顾煜;物流成本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玲;电煤供应链物流能力的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孙晓明;基于BSC与ANP的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06年
3 周金国;LG中国手机工厂供应链物流能力整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陈习勇;供应链物流能力构成及其量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王芳辉;制造企业集群供应链物流能力分析及评价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6 于兴芹;服务型制造模式下的企业物流能力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楼爱花;供应链物流能力评价模型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8 卢迎春;企业物流会计模型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9 丁立群;基于LD-CED模型集群供应链物流能力评价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10 汤浩;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00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2400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