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的纵向联盟行为对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8 10:16
【摘要】:创新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新的基础是资源,为了更好的开展创新,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需要不断的吸收和积累资源,强化自身的资源储量。企业获取资源既可以通过内部创造,又可以从外部获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竞争的不断加剧,市场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资源的有限性和依赖性问题日益突出,从组织外部获取创新所需资源变的越来越重要,这对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如何从战略层面调整企业的联盟行为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成为企业发展面临的战略难题。供应链背景下企业之间的联盟合作作为获取外部资源的重要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以供应链为背景,研究企业之间的纵向联盟行为对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机制。同时本文属于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基于供应链协同的联盟模式与创新类型关系研究》(批准号:20110191110031)的一部分。 论文依据技术创新和资源依赖等相关理论,围绕“供应链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纵向联盟合作构建竞争优势”这一基本问题展开了相关研究。在研读文献的基础上,借鉴了战略联盟与创新机制的研究成果,从而构建了“纵向联盟行为—外部参与—技术创新”的基本研究模型。采用理论分析、调研访谈、大样本实证统计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和SPSS、AMOS等数理统计工具,将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实证检验了本文所提出的理论假设。通过综述相关文献研究、构建概念模型、提出理论假设、实证检验分析等过程,本文逐层深入展开论述,循序渐进地回答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盟行为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有何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的问题,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纵向技术联盟有利于企业实施供应商参与,强化对技术资源的利用与创造;企业之间的纵向营销联盟有利于企业组织客户参与,强化企业对市场资源的利用与创造,但不利于供应商参与。(2)供应商参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由于能够带来较多的技术优势,所以供应商参与的企业更倾向于推行创新幅度较大的突破式创新;客户参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既能带来较多的市场优势,利于推行渐进式创新,又有较高的产品期望,利于突破式创新。(3)基于资源效用最大化的理性追求,纵向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更有利于企业推行突破式创新,纵向营销联盟提供的市场资源更有利企业推行渐进式创新。(4)资源依赖性影响外部参与对技术创新方式的作用效果。在资源依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供应商参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有利于企业进行创新程度较明显的突破式创新,而不利于实施改进的渐进式创新。资源依赖程度较高时,为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降低风险,企业更多的倾向于进行渐进式创新。但无论资源依赖程度高或低,客户参与都利于企业进行渐进式创新。 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供应链纵向联盟合作与技术创新的研究体系,强化了理论深度,对今后的相关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研究结论有助于供应链中企业的联盟策略在实业界的推广,能够为企业借助供应链联盟合作获取竞争优势、更好地参与竞争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4;F273.1
本文编号:2425764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4;F2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庆瑞,蒋键,郑刚;供应商参与技术创新研究——基于宝钢集团的案例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赵更申;雷巧玲;陈金贤;李垣;;不同战略导向对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2期
3 吕晖;叶飞;强瑞;;供应链资源依赖、信任及关系承诺对信息协同的影响[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0年06期
4 王兰;龙勇;;以企业能力为中介的联盟类型与技术创新方式关系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2年09期
5 生延超;;纵向技术联盟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08期
6 陈锟;于建原;;营销能力对企业创新影响的正负效应——兼及对“Christensen悖论”的实证与解释[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7 吴波;;企业间合作治理模式选择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8年09期
8 郭焱,张世英,郭彬,冷永刚;战略联盟形式选择实用策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2期
9 刘元芳;陈衍泰;余建星;;中国企业技术联盟中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分析——来自江浙沪闽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8期
10 周二华,陈荣秋;技术开发的类型与创新模式选择的关系[J];科研管理;1999年04期
,本文编号:2425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2425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