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回收决策研究
【图文】:
作决策下双回收渠道的系统整体利润大于单一回收渠道系统整体利润。比较式(26)和式(32),可得:当K=0时,△π1-△π2>0,非合作决策下供应链整体增加的利润比合作决策下增加的多。五、算例仿真及灵敏度分析国内某发动机再制造公司,设cr=1.5万元,α=2万台,β=0.5,h=0.3,σ=0.03。利用Matlab求解,所得结果如下:1.当K=0时,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非合作决策时,双回收渠道下的服务站回收价格比单一渠道时有所增加,ΔQ1>0和ΔQ2>0都是增加的,符合前面所得结论。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在非合作时,双回收渠道下由于再制造商的回收竞争,服务站为了增加废旧发动机回收数量,只能提高自己的回收价格而且随着竞争加剧,即随着的增加,回收价格增加的程度在减小,相应的ΔQ1曲线也变得平缓了。双回收渠道的供应链整体利润虽然有所增加,但是随着s的增加,由于回收价格增加的程度在减小,利润增加的程度在减校由表1和表2数据可以看出:随s的增大,无论是在非合作决策还是在合作决策服务站的回收价格在增加,但bCrB*<brB*说明双回收渠道下,,合作决策的服务站回收价格比非合作决策时低。在非合作决策时,随s的增大整个系统的利润在减少;在合作决策时整个系统的利润是增加的。△π1>△π2,说明非合作决策时系统增加的利润比合作决策增加的利润要多。下面讨论σ为变量,s=0.2时回收价格及回收数量的变化。鹿红娟等:发动机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回收决策研究87·87·
呦滤鄕厥涨鋦赖南低痴銀謇鉼蟠笥诘ヒ?回收渠道系统整体利润。比较式(26)和式(32),可得:当K=0时,△π1-△π2>0,非合作决策下供应链整体增加的利润比合作决策下增加的多。五、算例仿真及灵敏度分析国内某发动机再制造公司,设cr=1.5万元,α=2万台,β=0.5,h=0.3,σ=0.03。利用Matlab求解,所得结果如下:1.当K=0时,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非合作决策时,双回收渠道下的服务站回收价格比单一渠道时有所增加,ΔQ1>0和ΔQ2>0都是增加的,符合前面所得结论。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在非合作时,双回收渠道下由于再制造商的回收竞争,服务站为了增加废旧发动机回收数量,只能提高自己的回收价格而且随着竞争加剧,即随着的增加,回收价格增加的程度在减小,相应的ΔQ1曲线也变得平缓了。双回收渠道的供应链整体利润虽然有所增加,但是随着s的增加,由于回收价格增加的程度在减小,利润增加的程度在减校由表1和表2数据可以看出:随s的增大,无论是在非合作决策还是在合作决策服务站的回收价格在增加,但bCrB*<brB*说明双回收渠道下,合作决策的服务站回收价格比非合作决策时低。在非合作决策时,随s的增大整个系统的利润在减少;在合作决策时整个系统的利润是增加的。△π1>△π2,说明非合作决策时系统增加的利润比合作决策增加的利润要多。下面讨论σ为变量,s=0.2时回收价格及回收数量的变化。鹿红娟等:发动机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回收决策研究87·87·
【作者单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生态位和协同演化理论的制造企业信息化演进机制研究”(71171145)
【分类号】:F426.4;F253.4;F224.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徐滨士,朱胜,马世宁,刘世参,梁秀兵;装备再制造工程学科的建设和发展[J];中国表面工程;2003年03期
2 姚卫新;再制造条件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研究[J];管理科学;2004年01期
3 叶佑林;吴文秀;;混合回收渠道的闭环供应链协调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7期
4 罗兵;程进晗;阿木布打;;基于混合渠道的闭环供应链协调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04期
5 梁志杰 ,姚巨坤;发动机再制造综述[J];新技术新工艺;2004年10期
6 胡燕娟;关启亮;;基于复合渠道回收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J];软科学;2009年12期
7 樊松;张敏洪;;闭环供应链中回收价格变化的回收渠道选择问题[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小花;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的决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晓曦;张潜;;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效率分析与运作机制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郭伟;鹿红娟;邵宏宇;;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发动机再制造经济性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徐滨士,刘世参,李仁涵,姚巨坤,向永华;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基本途径及发展前景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4年02期
4 邢忠,姜爱良,谢建军,冯义成;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效益分析及表面工程技术的应用[J];中国表面工程;2004年04期
5 马世宁,孙晓峰,朱胜,胡仲翔;机床数控化再制造[J];中国表面工程;2004年04期
6 徐滨士,刘世参,史佩京,邢忠,谢建军;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效益分析及对循环经济贡献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5年01期
7 黄学卫,梁志杰,黄琪;环氧富锌底漆漆膜脱漆剂的研制[J];中国表面工程;2005年01期
8 徐滨士;刘世参;史佩京;;再制造工程和表面工程对循环经济贡献分析[J];中国表面工程;2006年01期
9 邢忠;谢建军;;发动机再制造工艺及市场运作模式[J];中国表面工程;2006年S1期
10 侯峰岩;谭兴海;李朝雄;黄东明;蒋丽敏;黄丽;毕刚;张跃刚;;再制造工程和表面工程技术在钢铁产业中的应用[J];中国表面工程;2006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魏杰;赵静;刘俊峰;;不确定环境下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2 刘刚;黄苏萍;;中国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现状及优化对策[A];中国企业持续成长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徐滨士;史佩京;董世运;王海斗;许一;;纳米电刷镀技术——再制造工程中的关键技术[A];2005年上海市电镀与表面精饰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姚巨坤;朱胜;时小军;;机械磨损失效件的再制造方法及应用[A];2009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汪勇;马丽丽;王红美;;不同热喷涂技术制备铁基涂层摩擦学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薛汉杰;陈烨;秦峰;;数控化翻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A];全国生产工程第九届年会暨第四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7 徐滨士;;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首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魏世丞;徐滨士;原津平;刘燕;;装备再制造零部件腐蚀监控系统设计[A];第八届全国设备与维修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嘉莹;第三方逆向物流系统构建及其运行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贡文伟;逆向供应链合作模式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段向云;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的影响机理与运营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贺团英;汽车循环物流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丁雪峰;考虑异质需求的再制造产品最优定价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石常亮;面向再制造铁磁性构件损伤程度的磁记忆/超声综合无损评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鹿红娟;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回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唐秋生;电子商务环境下闭环供应链关键要素的评判与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王凯;再制造产品生产与销售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任峰;商品粮种植乡生物质废弃物回收利用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仝好林;EPR下第三方逆向物流商选择与激励机制设计[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虹;基于外包的废旧产品再制造运作优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付井忠;汽车零件磨损修复技术的应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4 司丹;铸件特种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5 王伟;闭环供应链渠道最优选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格;基于循环经济:工程机械再制造项目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凌昱;企业回收物流第三方运营商选择与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继;北京市废旧家电回收物流网络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李莹雯;逆向物流库存控制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谢茂泉;基于以旧换新的再制造耐用品定价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滨士,梁秀兵,李仁涵;绿色再制造工程的进展[J];中国表面工程;2001年02期
2 朱绍华,刘世参,朱胜;谈绿色再制造工程的内涵和学科构架[J];中国表面工程;2001年02期
3 梅书文,杨金生,张福学;履带拖拉机再制造工程的质量体系及效益分析[J];中国表面工程;2002年03期
4 徐滨士,刘世参,李仁涵,姚巨坤,向永华;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基本途径及发展前景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4年02期
5 姚卫新;陈梅梅;;闭环供应链渠道模式的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01期
6 李新军;林欣怡;达庆利;;闭环供应链的收入共享契约[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7 薛顺利;徐渝;宋悦林;;再制造逆向物流结构整合优化[J];系统工程;2006年04期
8 吕君;;基于环境价值链的闭环供应链模式及其应用[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6期
9 田厚平,郭亚军,向来生;分销系统中代理人可能合谋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10 田厚平,郭亚军,刘长贤;分销系统中的多主多从Stackelberg主从对策问题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明;关新国;;再利用比例对闭环供应链利润的影响分析[J];工业工程;2009年01期
2 索寒生,金以慧;两阶段供需链企业间的博弈分析[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3年07期
3 高学贤;刘军;;一对多供应链中寄售库存协作效益研究[J];物流技术;2006年03期
4 王利;陆继;;分销商占主导的供应链利润分配博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7期
5 宋俊;李帮义;王玉燕;;零售商占主导地位的两级供应链企业间的博弈分析[J];经济问题;2006年09期
6 张贵磊;刘志学;;主导型供应链的Stackelberg利润分配博弈[J];系统工程;2006年11期
7 蔡环宇;;供应链渠道价格控制的动态博弈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陈树桢;熊中楷;唐彦昌;;供应链双重分销渠道的定价策略[J];统计与决策;2007年02期
9 王利;陆继;;主从式二级供应链利润分配博弈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年04期
10 周Z逆
本文编号:2536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2536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