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生态企业集群稳定性探讨

发布时间:2020-07-10 04:45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与企业集群供应链的相似性,借鉴生态系统食物链的稳定性规律,对企业集群的持续稳定发展提出了思考方法。企业集群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生态系统稳定性规律,来确定处于基位种企业、中位种企业和顶位种企业的合适比例、各类链节的比例、链节数和企业数比率,确定入驻集群内的企业及数量,追求企业集群持续稳定的发展,使企业集群更加稳定。
【图文】:

企业,企业集群,供应链


场,进而导致供应链的断裂、解体。总之,食物链和供应链都有维持其存在的能量流(利润流)最小值。超过或等于最小值时,两者均能保持相对的稳定,反之则会出现链的断裂、解体。从以上五点可以看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企业集群的供应链非常相似,因此,我们借鉴生态系统的规律,运用于企业集群系统中。企业集群的稳定性影响集群稳定有多方面的因素,在此,只针对企业集群供应链来讨论其稳定性。根据企业在集群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将企业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顶位种:它是供应链中最末端的消费者或企业。如图1中有5个顶位种企业13、15、16、17、18。基位种:它是供应链的首端,原材料供应商。图1中有4个基位种企业0、1、2、3。中位种:它在供应链中半成品和成品制造商。图中其它的企业均为中位种。链节是供应链中企业间的联系。链节具有方向性,表明供应链中企业间供应与被供应的关系。供应链中的链节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基-中:它是联系基位种企业和中位种企业的链;基-顶:它是联系基位种企业和顶位种企业的链;中-中:它是联系中位种企业和中位种企业的链;中-顶:它是联系中位种企业和顶位种企业的链。类似于生态系统的稳定,供应链由基位种企业、中位种企业和顶位种企业组成。企业集群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据众多运作成功的企业集群,来确定基位种企业、中位种企业和顶位种企业的合适比例、各类链节的比例及链节数和企业群数比率,使企业集群更加稳定。根据动态稳定性假说,由于非线性作用,供应链越长,就越不稳定。也就是说,企业集群内密切相互作用的组分或单元数不能太多,否则系统非常脆弱。企业集群供应网依赖众多功能的支撑,这些功能由不同的分层、分支结构来完成,而组成的基本单元可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葛昌跃,顾新建,韩永生;企业集群中的供应链网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3年10期

2 孟树标;食物链、食物网与生态平衡[J];绿化与生活;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盈盈;邢晓伟;;人工湿地植物配置的技术与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5期

2 邵美玲;;浅谈不同淡水生境大型底栖动物采样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3 朱学群;刘音;顾凯平;;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回顾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4期

4 刘清学;霍守亮;昝逢宇;席北斗;;安徽省湖泊富营养化现状调查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5 张占贞;王兆君;;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结构及平衡条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8期

6 屈国胜;安康农业种植系统稳定性研究[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7 叶建华,邓逢明;论城市生态体育公园的开发与建设[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8 李文增,李坤陶;生物多样性与物种灭绝的换位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李子田,郝瑞彬,沈方;试论生物入侵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北方环境;2004年04期

10 余树全,姜春前,周国模,李翠环;雷竹林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泽勇;吴祥云;周凤艳;;章古台沙地不同利用土地物种多样性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2 何健;汪婷;梅琴;李顺鹏;;牛粪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的RFLP分析[A];沼气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3 张丽娟;缑武龙;赵兰凤;李华兴;聂盛仙;张志红;李永涛;席荣宾;;香蕉枯萎病与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周劲松;吴舜泽;王金南;;生态工业系统分析——以山东鲁北集团为例[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5 赵希锦;张国滨;丁厚灿;邓新华;方自力;;汶川地震灾后岷江上游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A];四川省首届环境影响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学伟;;引导环境严重退化场址生物群落演替的思考——以北京市门头沟区大沙坑环境整治为例[A];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C];2009年

7 李勇;薛阳富;程根伟;;三江流域土地覆被/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雷泽勇;刘心玲;周凤艳;王国臣;;章古台沙地主要植被类型下地被物特征研究[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李宗礼;杨贤远;冯起;;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绿洲生态安全关系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C];2005年

10 荣伟东;;老工业基地的生态城区创建之路——以沈阳市铁西改造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峰;海洋溢油污染生态损害评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文东新;林火生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金津;企业生态链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程秀梅;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赵占军;重庆市长寿区城市河岸生态修复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周承聪;信息服务生态系统运行与优化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占贞;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佳;枫香人工林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鹿业涛;左江流域植物气候生产力遥感监测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李成金;基于全寿命期理论的变电站设计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郭培培;不同气候梯度和酸雨胁迫强度影响下的凋落叶分解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熊星;湿地公园的深生态价值构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倩如;外来种伊乐藻的竞争能力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巨波;上海市大莲湖湿地枯落物分解动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晓南;珠江源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贾鹏;山东淄博化工区循环经济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王珍珍;枫香人工林养分季节动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安邦,廖志英;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综述[J];工业工程;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德,程国平;企业集群与供应链的共生性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06期

2 夏德,程国平;企业集群与供应链的共生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03期

3 于新锋,杜跃平;企业集群与科技园区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02期

4 符正平;现代管理手段与企业集群成长[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孟薇,钱省三;基于生态等值思想的企业集群优势比较初探[J];科学学研究;2004年S1期

6 严北战;入世后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03年09期

7 林民书,郑文智,林莉;借助企业集群推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的发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3年08期

8 宫秀芬;我国企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理论前沿;2004年03期

9 李盛竹,王永;企业集群与社会价值效应研究[J];经济师;2005年05期

10 连启里;中西部工业化的选择——企业集群[J];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智;霍宝锋;李垣;赵先德;;供应链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的匹配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运作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浦徐进;梁梁;唐林彬;;考虑产品结构的两级供应链协调合作策略的研究[A];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曹洋;向勇;;供应链物流信息共用平台建设问题的探讨[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4 杨敏;刘志学;;定制ECR—有效客户反应的进展[A];第三届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温德成;吴耀华;;制造业全球化与我国企业供应链创新[A];第三届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蔡淑琴;梁静;鲍晓莉;付红桥;石双元;;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共享信息模型[A];第二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翁莉;;供应链知识共享的模式研究[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焰;;供应链中的延期策略研究[A];第三届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孙飞;熊孟英;;基于模糊优选法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10 代颖;马祖军;;信息技术与供应链动态特性[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茅意 ;供应链:降低成本六步走[N];浙江日报;2003年

2 ;Haworth公司改造供应链[N];计算机世界;2004年

3 科尔尼咨询服务公司;你需要几条供应链[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4 记者 张文绩;供应链融资疏通瓶颈[N];上海金融报;2008年

5 邓磊;自测供应链[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6 廖博 朱剑;Lawson软件与它的价值[N];中国服饰报;2010年

7 ;在供应链层面上如何与其他厂商链接?[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8 张翼;如何靠供应链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N];机电商报;2004年

9 林辰;供应链也节能[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0 陈军 郑晓鸿;揭开供应链的真面目[N];中国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勇士;供应链知识共享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张慧颖;不确定需求下的供应链库存协调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查敦林;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4 陈阳;需求不确定下的供应链精柔协同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艾上钢;供应链嵌入性结构及合作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程巧莲;从供应链到价值网的企业制造能力演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夏德;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供应链机理与运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蒋阳升;供应链关系协调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9 艾兴政;竞争供应链渠道机制绩效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李延晖;基于供应链多阶响应周期的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斌;基于供应链的企业集群中企业的组织变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刘长全;企业集群竞争优势与网络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3 王军;青岛市农业企业集群成长模式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4 马瑞;西岗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支持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5 代晶晶;企业集群的发展潜力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刘铁民;我国企业集群社会资本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黄河;企业集群风险形成机理与防范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8 罗勇;企业集群与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互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梁晶;企业集群知识网络与传播模型仿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贾文锋;中山市企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效应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48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2748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0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