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建设项目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供应链管理思想作为一种战略和运营模式,注重整体价值增值过程,已经在商业和制造业中应用比较成熟,也给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把其应用于建设领域,还是不常见的。直到进入21世纪,供应链管理在商业和制造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引起了工程建设领域学者和相关人士的关注。因为供应链管理思想强调全局意识、协调管理、互利共赢,所以业界认为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思想作为一种新的项目管理模式大有用武之地。因此,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对于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思想在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意义重大。本文的主题就是研究建设项目供应链的协调机制,主要分析了三种协调机制:合作机制、信息共享机制以及协同决策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根据供应链的概念以及自己对建设项目的理解,对建设项目供应链给出了自己的定义,阐述了协调的相关理论,引出了本文的三种协调机制。其次根据博弈理论中的“囚徒困境”问题说明在完全信息下建设项目供应链参与企业不可能进行合作,采用声誉模型(reputation model)分析了只有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建设项目供应链参与企业合作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建设项目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相关理论。然后,结合传统供应链理论,分析了建设项目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并给出了应对措施,说明信息共享在建设项目供应链协调当中的价值,结合云计算技术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提出了“云BIM”建设项目供应链信息流模型,结合Little公司,分析了其应用价值;最后分析了建设项目供应链的协同决策机制。结合博弈理论,建立了以业主为主方、土建施工方为从方的Stackelberg主从决策模型,设计了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并进行了算例分析。对影响问题均衡解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指出了建设项目甲方、总承包商、分包商、监理等节点企业协同决策的条件。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应用博弈论中的声誉模型分析了建设项目供应链建立合作伙伴战略关系的必要性;结合云计算技术和BIM技术建立了“云BIM”的建设项目供应链信息流模型,对于我国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应用Stackelberg主从决策模型分析了建设项目供应链协同决策的条件。本文设计并详细分析了建设项目供应链协调的三种典型机制,三者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目的在于使建设项目供应链参与企业注重合作意识,关注长远利益,真正达到互利共赢,使整个供应链条达到价值最大化。为解决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中质量无保障、超工期、超预算、成本高以及强调竞争不强调合作等不良现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建设项目供应链 协调机制 合作 信息共享 协同决策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4;F426.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2-16
- 1.2.1 国外供应链协调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供应链协调研究现状13
- 1.2.3 国外建设项目供应链协调研究现状13-14
- 1.2.4 国内建设项目供应链协调研究现状14-16
- 1.2.5 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16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16-19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16-17
- 1.3.2 研究框架17-19
- 2 建设项目供应链及协调问题分析19-30
- 2.1 供应链管理理论概述19-20
- 2.1.1 供应链的概念19
- 2.1.2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19-20
- 2.1.3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20
- 2.2 建设项目供应链及管理相关理论20-24
- 2.2.1 建设项目供应链的界定20-22
- 2.2.2 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22-24
- 2.2.3 传统项目管理方法与CSCM的比较24
- 2.3 建设项目供应链协调及其问题分析24-30
- 2.3.1 建设项目供应链协调的定义24-25
- 2.3.2 建设项目供应链协调的分类25-26
- 2.3.3 建设项目供应链协调问题产生的原因26-28
- 2.3.4 建设项目供应链协调机制分析28-30
- 3 建设项目供应链合作机制30-41
- 3.1 建设项目供应链合作机制概述30-31
- 3.2 建设项目供应链合作的博弈分析31-35
- 3.2.1 建设项目供应链中的“囚徒困境”31-32
- 3.2.2 不完全信息下建设项目供应链重复博弈32-35
- 3.3 建设项目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35-39
- 3.3.1 建立建设项目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因素35-36
- 3.3.2 建设项目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标准体系的建立36-39
- 3.4 建设项目供应链合作机制的实施与评价39-41
- 3.4.1 建设项目供应链合作机制的实施程序39-40
- 3.4.2 建设项目供应链合作机制的评价40-41
- 4 建设项目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41-49
- 4.1 建设项目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41-42
- 4.1.1 牛鞭效应41
- 4.1.2 建设项目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41
- 4.1.3 牛鞭效应的解决途径41-42
- 4.2 信息共享在建设项目供应链协调中的价值42-44
- 4.2.1 弱化牛鞭效应的影响42
- 4.2.2 降低不确定性和信息非对称性42-43
- 4.2.3 减少建设项目供应链交易成本43-44
- 4.3 基于云计算和BIM的建设项目供应链信息流模型44-49
- 4.3.1 云计算技术44
- 4.3.2 BIM技术44-46
- 4.3.3“云&BIM”建设项目供应链信息流模型的构建46-48
- 4.3.4“云&BIM”信息流模型的应用48-49
- 5 建设项目供应链协同决策机制49-73
- 5.1 供应链决策模式49-50
- 5.1.1 集中决策模式49-50
- 5.1.2 分散决策模式50
- 5.2 建设项目供应链主从决策模式50-51
- 5.2.1 建设项目供应链主从决策模式特点分析50-51
- 5.2.2 建设项目供应链主从决策模式的建立51
- 5.3 基于Stackelberg的建设项目供应链主从决策模型51-60
- 5.3.1 基本假设和符号定义52-54
- 5.3.2 建设项目供应链主从决策模型54-55
- 5.3.3 建设项目供应链主从决策模型算法选择55-57
- 5.3.4 遗传算法概述及算法设计57-59
- 5.3.5 实现算法的技术问题59-60
- 5.4 算例分析60-64
- 5.5 影响因素的灵敏度分析64-73
- 5.5.1 C_2对问题(P) 近似均衡解的影响64-66
- 5.5.2 I_c对问题(P) 近似均衡解的影响66-67
- 5.5.3 R对问题(P) 近似均衡解的影响67-69
- 5.5.4 I_p对问题(P)近似均衡解的影响69-71
- 5.5.5 r对问题(P)近似均衡解的影响71-73
- 6 结论与展望73-75
- 6.1 结论73-74
- 6.2 展望74-75
- 致谢75-76
- 参考文献76-79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颖,王燕;公路建设项目偿债能力风险分析[J];中国工程咨询;2004年10期
2 ;四川加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J];中国水土保持;2004年10期
3 方俊;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的风险分析与评价[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2期
4 邝奕轩,杨芳;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引入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思考[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年12期
5 刘隽;;基于活动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的确定[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09期
6 周国健;;基于治理的建设项目理论探讨[J];山西建筑;2007年03期
7 王一平;;浅谈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财务考核[J];交通财会;2008年12期
8 李增元;范珉;;政府投资非营利性建设项目的综合费—效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07期
9 秦雪梅;朱红刚;石志远;;建设项目参与主体人员因素的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年05期
10 陈吉光;;力士德公司5000台大中挖建设项目奠基仪式举行[J];工程机械;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廷志;张春成;;浅议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2 贾立海;;关于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问题的探讨[A];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论文选编[C];2003年
3 王忠民;;关于简化哈尔滨市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初步设想[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孟繁坚;;做好建设项目的前期咨询研究和评估是项目建设的基本保证[A];全国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设备)交流与工程咨询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尚春静;刘长滨;戚振强;;建设项目政府管理信息一体化[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徐维红;李东;张仁;叶远春;;中小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研究[A];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殷瑞华;刘文超;;建设项目实行代建制管理初探[A];2006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林贤光;;建设项目必须软硬并重,切不可重硬轻软[A];200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赵继超;李国强;;如何加强对建设项目的事前控制[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10 韩冰;;建设项目投资与效果的浅论[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军利;清理建设项目做到“五突出”[N];开封日报;2006年
2 郭元乐邋通讯员 赵亚平;甘肃省内涉外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审查[N];中国建设报;2008年
3 陈永忻;我市加强建设项目审批管理[N];闽西日报;2008年
4 记者师艳芳 通讯员朱云霞;建设项目办理实施“绿色通道”[N];哈密报(汉);2009年
5 杜健雄 陈新华;唱凯城镇建设项目多力度大[N];抚州日报;2010年
6 记者 唐峰林;新区要上“十大建设项目”[N];柳州日报;2010年
7 杨安丽 赵冬梅;大连五步强化建设项目监察[N];中国环境报;2011年
8 记者 吕晟君 实习生 蒋亚琴;我市多个建设项目今年完成值得期待[N];兰州日报;2013年
9 记者 陈耀 通讯员 史凯;《大理州限额以上建设项目和重要建设项目规划管理规定》听证会举行[N];大理日报(汉);2013年
10 记者 赵琳 曾永洪;市土储委研究审议建设项目土地收储与供应方案[N];玉溪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帅小根;建设项目隐性环境影响评价的量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郑小晴;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及其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王德兵;建设项目虚拟组织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蓝敏;建设项目的自组织智能管理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李舒亮;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效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李蔚;基于要素的建设项目协同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刘桦;基于建设项目的组织群体生态理论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8 方俊;建设项目工程变更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9 袁剑波;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与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顾曦;基于过程的复杂动态型建设项目管理方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涛;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管理[D];天津大学;2007年
2 聂永兵;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建设项目串散费用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3 杨国强;公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4 林格;基于贡献能力的建设项目可持续评价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5 邵彦;建设项目信息系统集成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余艳;建设项目知识转移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孙艳;建设项目工程变更中的风险控制与管理[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郎启贵;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9 姚伟刚;金沙城市广场建设项目经济可行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王旭青;公共环境建设项目融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建设项目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9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289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