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博弈视阙下中国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9 15:32
农产品供应链是农产品生产和供应网络。由生产、加工、零售等节点形成,这些节点存在着对农产品安全不利的因素,同时它们又相互联结,荣辱与共。至此保障农产品安全,不应局限于单个节点或者企业,应该落脚于供应链所有节点角度。农产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是由链上节点之间利益分配不均衡、信息不对称等一些列不信任行为造成的。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农产品供应链协同不畅密切相关,其解决也需要从建立科学、合理的协同机制视角出发,以维持供应链协同的态势长期稳定。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保障农产品安全为目标,以中国农业产业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政府监管部门+农产品企业+农户”三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法,分别从信任机制、运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约束机制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机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通过整理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机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提出了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机制的理论框架。其次,为分析运作机制的稳定性,从生产商、加工商、销售者和消费者等成员之间的信任角度出发,构建在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共享情境下的演化博弈模型。第三,在不同市场行情下,通过对四种常用利益分配方法...
【文章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农产品安全问题研究现状
1.2.2 供应链协同的研究现状
1.2.3 供应链协同机制的研究现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机制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产品和农产品安全
2.1.2 供应链和农产品供应链
2.1.3 供应链协同和供应链协同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供应链协同理论
2.2.2 演化博弈论
2.3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机制的理论框架
2.3.1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机制的概念模型
2.3.2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机制设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的运作机制
3.1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运作的动因
3.2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运作的难点
3.3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运作机制的稳定性分析
3.3.1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运作机制的稳定性
3.3.2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运作机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3.3.3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运作机制稳定性的演化博弈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的收益分配机制
4.1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收益分配问题分析
4.1.1 供应链收益分配问题的内涵
4.1.2 供应链收益分配问题的特征
4.1.3 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原则
4.2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利益分配的必要性与方法
4.2.1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利益分配的必要性
4.2.2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利益分配的方法
4.3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利益分配的博弈分析
4.3.1 模型假设
4.3.2 模型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的约束机制
5.1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约束机制的作用
5.2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约束机制的影响因素
5.3 “政府监管部门+农产品企业+农户”型约束机制的演化博弈
5.3.1 三方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的假设
5.3.2 三方博弈策略组合及符号说明
5.4 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
5.4.1 政府监管部门的演化博弈模型
5.4.2 农产品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
5.4.3 农户的演化博弈模型
5.5 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稳定性分析
5.5.1 政府监管部门演化博弈策略稳定性分析
5.5.2 农产品企业演化博弈策略稳定性分析
5.5.3 农户演化博弈策略稳定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机制有效运作的对策研究
6.1 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信任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6.2 优化供应链运作模式,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
6.3 强化监督机制,保障协同收益
6.4 定位链中主体地位,发挥链中成员基本职能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管理协同及其绩效关系[J]. 何振谋. 商场现代化. 2017(22)
[2]基于协同理论的粮食供应链协同动因及影响因素分析[J]. 贺金霞. 物流科技. 2017(11)
[3]从监管到治理:政府在农产品安全监管中的职能转换[J]. 王建华,马玉婷,朱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4]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机制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与重点[J]. 隋博文.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6(02)
[5]浅议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J]. 刘帅,王红春. 物流科技. 2016(03)
[6]供应链战略协同的实现途径及影响因素[J]. 陈钦兰,庄千淮. 物流技术. 2015(17)
[7]基于农民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研究[J]. 刘刚,张晓林.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06)
[8]基于供应链协同的物资采购绩效评估体系初探[J]. 吴浩然,张子阳. 中国商贸. 2014(20)
[9]供应链激励机制构建的影响因素及其动态差异[J]. 王利,胡琼. 工业工程. 2014(04)
[10]共演化博弈中的反馈机制[J]. 王龙,吴特,张艳玲.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4(07)
博士论文
[1]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机制研究[D]. 徐良培.华中农业大学 2014
[2]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影响因素与运行管理机制研究[D]. 齐旭高.天津大学 2013
[3]面向不确定需求的供应链协同需求预测研究[D]. 张志清.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基于淘宝供应链企业的协同及收益分析[D]. 黄芝丹.江西财经大学 2016
[2]供应链协同和技术创新关系研究[D]. 汤文珂.华中科技大学 2015
[3]基于生命周期供应链跨企业激励机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代杨子.江苏科技大学 2013
[4]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研究[D]. 孙文红.燕山大学 2012
[5]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有效性分析[D]. 李影.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41317
【文章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农产品安全问题研究现状
1.2.2 供应链协同的研究现状
1.2.3 供应链协同机制的研究现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机制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产品和农产品安全
2.1.2 供应链和农产品供应链
2.1.3 供应链协同和供应链协同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供应链协同理论
2.2.2 演化博弈论
2.3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机制的理论框架
2.3.1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机制的概念模型
2.3.2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机制设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的运作机制
3.1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运作的动因
3.2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运作的难点
3.3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运作机制的稳定性分析
3.3.1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运作机制的稳定性
3.3.2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运作机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3.3.3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运作机制稳定性的演化博弈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的收益分配机制
4.1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收益分配问题分析
4.1.1 供应链收益分配问题的内涵
4.1.2 供应链收益分配问题的特征
4.1.3 供应链利益分配的原则
4.2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利益分配的必要性与方法
4.2.1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利益分配的必要性
4.2.2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利益分配的方法
4.3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利益分配的博弈分析
4.3.1 模型假设
4.3.2 模型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的约束机制
5.1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约束机制的作用
5.2 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约束机制的影响因素
5.3 “政府监管部门+农产品企业+农户”型约束机制的演化博弈
5.3.1 三方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的假设
5.3.2 三方博弈策略组合及符号说明
5.4 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
5.4.1 政府监管部门的演化博弈模型
5.4.2 农产品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
5.4.3 农户的演化博弈模型
5.5 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稳定性分析
5.5.1 政府监管部门演化博弈策略稳定性分析
5.5.2 农产品企业演化博弈策略稳定性分析
5.5.3 农户演化博弈策略稳定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农产品安全的供应链协同机制有效运作的对策研究
6.1 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信任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6.2 优化供应链运作模式,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
6.3 强化监督机制,保障协同收益
6.4 定位链中主体地位,发挥链中成员基本职能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管理协同及其绩效关系[J]. 何振谋. 商场现代化. 2017(22)
[2]基于协同理论的粮食供应链协同动因及影响因素分析[J]. 贺金霞. 物流科技. 2017(11)
[3]从监管到治理:政府在农产品安全监管中的职能转换[J]. 王建华,马玉婷,朱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4]中国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机制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与重点[J]. 隋博文.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6(02)
[5]浅议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J]. 刘帅,王红春. 物流科技. 2016(03)
[6]供应链战略协同的实现途径及影响因素[J]. 陈钦兰,庄千淮. 物流技术. 2015(17)
[7]基于农民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研究[J]. 刘刚,张晓林.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06)
[8]基于供应链协同的物资采购绩效评估体系初探[J]. 吴浩然,张子阳. 中国商贸. 2014(20)
[9]供应链激励机制构建的影响因素及其动态差异[J]. 王利,胡琼. 工业工程. 2014(04)
[10]共演化博弈中的反馈机制[J]. 王龙,吴特,张艳玲.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4(07)
博士论文
[1]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机制研究[D]. 徐良培.华中农业大学 2014
[2]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影响因素与运行管理机制研究[D]. 齐旭高.天津大学 2013
[3]面向不确定需求的供应链协同需求预测研究[D]. 张志清.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基于淘宝供应链企业的协同及收益分析[D]. 黄芝丹.江西财经大学 2016
[2]供应链协同和技术创新关系研究[D]. 汤文珂.华中科技大学 2015
[3]基于生命周期供应链跨企业激励机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代杨子.江苏科技大学 2013
[4]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研究[D]. 孙文红.燕山大学 2012
[5]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有效性分析[D]. 李影.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41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3041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