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供应链创新中的技术应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0 12:52
研究智慧供应链技术应用机制能帮助供应链企业应用合适的技术战略,提高供应链运行效率。文章首先给出智慧供应链创新和技术应用机制的内涵,随后探讨影响智慧供应链技术采纳的驱动因素,最后构建基于智慧供应链创新的TAM模型,提出领先、追踪和支持三种技术战略,并给出智慧供应链技术应用战略选择框架,为企业实践提供依据。
【文章来源】:供应链管理. 2020,1(02)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TOE模型
本部分在传统TOE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将TOE模型的适用范围从企业扩展到供应链中,并将影响因素进行整合归类,构建智慧供应链采纳智慧技术的理论研究模型,如图2所示。技术在智慧供应链创新中的应用受到技术特性、组织条件及外部环境的影响,技术可以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供应链上下游整合,保障智慧供应链系统的运行,并与组织和环境因素产生关联影响。三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智慧供应链创新。1. 技术因素
技术接受模型(TAM)是Davis提出的用于研究用户对技术的接受行为的理论模型,其基本框架如图3所示,该理论认为外部变量通过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来影响个体使用态度,态度与有用性共同决定个体的采纳意向,进而影响个体的技术接受行为[16]。其中,感知有用性反映应用某项技术后绩效提高的程度;感知易用性则指个体使用技术或系统的容易程度。结合第三部分提出的智慧技术在智慧供应链创新过程中的特有属性,本文对图3中影响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的外部因素进行扩展,同时考虑上下游企业对技术的态度,建立TAM扩展模型,如图4所示。技术特征、外部环境、组织自身条件以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态度等因素,通过影响智慧供应链对技术的采纳意向,间接影响智慧供应链的技术采纳行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物流模式重构[J]. 李佳. 中国流通经济. 2019(02)
[2]基于TAM模型的移动支付采纳影响因素研究[J]. 刘大为,史苗. 生产力研究. 2018(10)
[3]智慧供应链体系构建研究[J]. 黄成成,叶春森,王雪轩,时章漫. 价值工程. 2018(23)
[4]基于绿色制造的食品供应链运行机制研究[J]. 周欢. 商场现代化. 2018(12)
[5]基于区块链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和物联网的供应链原型系统[J]. 叶小榕,邵晴,肖蓉. 科技导报. 2017(23)
[6]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及运行机制探讨[J]. 李洁.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06)
[7]基于TOE模型的电子商务技术扩散影响因素研究[J]. 刘茂长,鞠晓峰. 信息系统学报. 2012(02)
[8]物流信息网格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 张德海,康世瀛. 情报杂志. 2008(12)
[9]我国蔬菜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技术采用的障碍因素分析——基于TOE(技术—组织—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J]. 徐潇潇,傅泽田,张小栓.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6(11)
[10]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技术创新风险的整合分析[J]. 张海鸥,周霞. 科学管理研究. 2003(06)
硕士论文
[1]基于IDEFO模型的智慧供应链构建及绩效研究[D]. 邢淋淋.海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34097
【文章来源】:供应链管理. 2020,1(02)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TOE模型
本部分在传统TOE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将TOE模型的适用范围从企业扩展到供应链中,并将影响因素进行整合归类,构建智慧供应链采纳智慧技术的理论研究模型,如图2所示。技术在智慧供应链创新中的应用受到技术特性、组织条件及外部环境的影响,技术可以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供应链上下游整合,保障智慧供应链系统的运行,并与组织和环境因素产生关联影响。三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智慧供应链创新。1. 技术因素
技术接受模型(TAM)是Davis提出的用于研究用户对技术的接受行为的理论模型,其基本框架如图3所示,该理论认为外部变量通过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来影响个体使用态度,态度与有用性共同决定个体的采纳意向,进而影响个体的技术接受行为[16]。其中,感知有用性反映应用某项技术后绩效提高的程度;感知易用性则指个体使用技术或系统的容易程度。结合第三部分提出的智慧技术在智慧供应链创新过程中的特有属性,本文对图3中影响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的外部因素进行扩展,同时考虑上下游企业对技术的态度,建立TAM扩展模型,如图4所示。技术特征、外部环境、组织自身条件以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态度等因素,通过影响智慧供应链对技术的采纳意向,间接影响智慧供应链的技术采纳行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物流模式重构[J]. 李佳. 中国流通经济. 2019(02)
[2]基于TAM模型的移动支付采纳影响因素研究[J]. 刘大为,史苗. 生产力研究. 2018(10)
[3]智慧供应链体系构建研究[J]. 黄成成,叶春森,王雪轩,时章漫. 价值工程. 2018(23)
[4]基于绿色制造的食品供应链运行机制研究[J]. 周欢. 商场现代化. 2018(12)
[5]基于区块链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和物联网的供应链原型系统[J]. 叶小榕,邵晴,肖蓉. 科技导报. 2017(23)
[6]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及运行机制探讨[J]. 李洁.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06)
[7]基于TOE模型的电子商务技术扩散影响因素研究[J]. 刘茂长,鞠晓峰. 信息系统学报. 2012(02)
[8]物流信息网格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 张德海,康世瀛. 情报杂志. 2008(12)
[9]我国蔬菜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技术采用的障碍因素分析——基于TOE(技术—组织—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J]. 徐潇潇,傅泽田,张小栓.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6(11)
[10]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技术创新风险的整合分析[J]. 张海鸥,周霞. 科学管理研究. 2003(06)
硕士论文
[1]基于IDEFO模型的智慧供应链构建及绩效研究[D]. 邢淋淋.海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34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3334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