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垃圾逆向供应链信息平台构建
发布时间:2021-09-19 22:39
国内在垃圾治理工作中具有普遍问题,即垃圾逆向供应链构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供应链上下游协调失灵的问题。文章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垃圾逆向供应链信息平台。对信息平台上的主体接入、区块链类型选择进行分析,设计概念模型和技术框架。信息平台的应用对加强废弃品再利用系统各主体的信息共享,提升产品的标准化水平和公众认可度有重要价值。
【文章来源】:物流科技. 2020,43(04)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垃圾逆向供应链构建流程
合约层的核心是智能合约,通过嵌入的合约脚本和算法机制等实现。智能合约发生在不同主体之间,由脚本代码写入,具有智能触发的功能,防止环境干扰。智能合约大大提高主体间合作的效率,且规则公开,在半公开私有链中大量使用具体到本文研究的垃圾逆向供应链信息平台中,各主体之间应根据业务内涵构建的合适智能合约。供应链运营主体之间应构建智能采购合约、运输控制合约、仓储管理合约、延迟交货合约、智能退款和赔偿合约等提升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和衔接流畅度;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应构建联合研发合约、智能投资合约、收益分享合约等保证双方的收益、减少企业投资风险、保护研发成果;企业与中介机构之间应构建信息保密合约、智能检测合约等保证质量认证等业务的顺利开展;主体与政府之间构建智能处罚合约、智能监督合约等保证政府监管和数据追溯的进行。智能合约的构建需根据平台业务的开展进行动态的调整。激励层为资源的激励手段,以保证实现网络的去中心化,同时保证各节点可以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主要需要设计资源的发布机制和调节机制,保证信息查询、数据验证和交互功能的实现。本文构建的信息平台中在激励层的构建无特殊要求,参考现有区块链技术的成果即可。
政府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监管和激励,其交互的频率是最低的,是间断性、随机性的交互,其应用的信息范围和信息量也是最小的,但涉及的主体数量确是最多的,所以,这部分应用公开链是最适合的。图2显示了各主体之间选择不同类型区块链的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物联网加区块链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研究[J]. 曾小青,彭越,王琪. 食品与机械. 2018(09)
[2]区块链技术:架构及进展[J]. 邵奇峰,金澈清,张召,钱卫宁,周傲英. 计算机学报. 2018(05)
[3]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物流信息生态圈模型[J]. 汪传雷,万一荻,秦琴,汪宁宁.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07)
[4]区块链关键技术中的安全性研究[J]. 朱岩,甘国华,邓迪,姬菲菲,陈爱平. 信息安全研究. 2016(12)
[5]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 谢辉,王健. 信息网络安全. 2016(09)
[6]闭环供应链上的回收激励契约设计与政府补贴再制造政策的优化[J]. 张汉江,余华英,李聪颖. 中国管理科学. 2016(08)
[7]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动态多中心协同认证模型.[J]. 朱建明,付永贵.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2016(01)
[8]双重信息不对称下销售渠道双目标混合激励模型[J]. 田厚平,刘长贤. 管理科学学报. 2011(03)
[9]逆向物流系统和技术[J]. 朱道立,崔益明,陈姝妮.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5)
本文编号:3402466
【文章来源】:物流科技. 2020,43(04)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垃圾逆向供应链构建流程
合约层的核心是智能合约,通过嵌入的合约脚本和算法机制等实现。智能合约发生在不同主体之间,由脚本代码写入,具有智能触发的功能,防止环境干扰。智能合约大大提高主体间合作的效率,且规则公开,在半公开私有链中大量使用具体到本文研究的垃圾逆向供应链信息平台中,各主体之间应根据业务内涵构建的合适智能合约。供应链运营主体之间应构建智能采购合约、运输控制合约、仓储管理合约、延迟交货合约、智能退款和赔偿合约等提升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和衔接流畅度;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应构建联合研发合约、智能投资合约、收益分享合约等保证双方的收益、减少企业投资风险、保护研发成果;企业与中介机构之间应构建信息保密合约、智能检测合约等保证质量认证等业务的顺利开展;主体与政府之间构建智能处罚合约、智能监督合约等保证政府监管和数据追溯的进行。智能合约的构建需根据平台业务的开展进行动态的调整。激励层为资源的激励手段,以保证实现网络的去中心化,同时保证各节点可以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主要需要设计资源的发布机制和调节机制,保证信息查询、数据验证和交互功能的实现。本文构建的信息平台中在激励层的构建无特殊要求,参考现有区块链技术的成果即可。
政府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监管和激励,其交互的频率是最低的,是间断性、随机性的交互,其应用的信息范围和信息量也是最小的,但涉及的主体数量确是最多的,所以,这部分应用公开链是最适合的。图2显示了各主体之间选择不同类型区块链的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物联网加区块链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研究[J]. 曾小青,彭越,王琪. 食品与机械. 2018(09)
[2]区块链技术:架构及进展[J]. 邵奇峰,金澈清,张召,钱卫宁,周傲英. 计算机学报. 2018(05)
[3]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物流信息生态圈模型[J]. 汪传雷,万一荻,秦琴,汪宁宁.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07)
[4]区块链关键技术中的安全性研究[J]. 朱岩,甘国华,邓迪,姬菲菲,陈爱平. 信息安全研究. 2016(12)
[5]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 谢辉,王健. 信息网络安全. 2016(09)
[6]闭环供应链上的回收激励契约设计与政府补贴再制造政策的优化[J]. 张汉江,余华英,李聪颖. 中国管理科学. 2016(08)
[7]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动态多中心协同认证模型.[J]. 朱建明,付永贵.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2016(01)
[8]双重信息不对称下销售渠道双目标混合激励模型[J]. 田厚平,刘长贤. 管理科学学报. 2011(03)
[9]逆向物流系统和技术[J]. 朱道立,崔益明,陈姝妮.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5)
本文编号:3402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3402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