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减贫的研究评述及展望

发布时间:2021-11-01 06:24
  采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目前,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演进与创新、风险识别与防范和运行机制与效果评价三个方面。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应用与实践,在农业供应链各利益主体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信贷联结机制,协调了各参与方的利益冲突,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应该注重政府作为参与方之一的角色、发挥减贫作用的模式和机制以及农户参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减贫效果,并且要关注金融科技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影响。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9(01)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减贫的研究评述及展望


2010—2019年“农业供应链金融”研究发文机构分布

农业企业,金融机构,农户,核心企业


由农业企业、金融机构和农户三方构成的农业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模式之一。该模式由农户作为融资主体以其未来农产品的收入做抵押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其中,农业企业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强、还款能力强的优质农户推荐给银行,并为其提供担保。同时,金融机构将资金发放到农业企业后,农业企业要负责对贷款资金进行统一的调控与管理,资金的流动在供应链的封闭式环境中完成,进而大大降低了信用风险。该模式的运作如图2所示。2.农业企业(核心企业)+合作社+金融机构+农户

合作社,农业企业,农户,金融机构


这种模式是农户散户以土地入股、自愿联合组成农业生产合作社。相对于家庭承包经营而言,农业生产合作社转向了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经营,从而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在农业供应链金融中引入合作社之后农户不再是融资主体,转而由合作社作为承贷主体,金融机构与农户、农业企业、合作社签订四方协议,由农业企业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在该模式下,资金由金融机构发放到合作社的专项账户上,由合作社负责农户生产过程所需的资金,对账户进行统一管理。此外,合作社为农户的日常生产活动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待农产品收获后由农业生产合作社交付给农业企业,由后者统一销售,在与农户核算利润之前,农业生产合作社需要优先偿还金融机构贷款。该模式的运作如图3所示。3.农业企业(核心企业)+农业园区+金融机构+农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风险防控机制研究[J]. 申云,李京蓉.  金融与经济. 2019(02)
[2]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中银行对3PL的激励监督机制研究[J]. 徐鹏,伏红勇,王磊,彭选华.  管理评论. 2018(10)
[3]农业全产业链融资方式与完善对策——基于浙江省55条农业全产业链的调查与跟踪研究[J]. 田剑英.  经济纵横. 2018(09)
[4]农业供应链金融扶贫研究展望——金融减贫机制和效应文献综述及启示[J]. 申云,张尊帅,贾晋.  西部论坛. 2018(05)
[5]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优化与经济效益测算[J]. 曾玲玲,程晓琳,孙琳琳.  财会月刊. 2018(06)
[6]供应链金融视角下农业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信用风险研究[J]. 杨军,房姿含.  农业技术经济. 2017(09)
[7]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产品质押融资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 徐鹏.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3)
[8]农业价值链金融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以广东省湛江市对虾产业链为例[J]. 马九杰,罗兴.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9]安国市中药产业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农业供应链金融视角[J]. 马英杰,吴淑梅.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02)
[10]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与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J]. 彭路.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5(06)



本文编号:3469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3469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3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