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影子银行信托业务绿色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7 04:54
  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自上而下不断深化。结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切实要求,绿色金融在我国发展形势向好。而相较于绿色金融体系中的其他部分,绿色信托不管是在标准制定还是业务模式等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信托是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积极作用在于丰富了社会融资渠道,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但信托公司长期以来过度依赖通道业务生存,忽视了自身资产管理水平的建设,逐步偏离了信托业务的本源。近年来,随着宏观环境、监管政策及行业竞争的变化,信托业开启了转型之路,主动收缩通道业务规模,创新业务模式。其中,绿色信托因具有符合国家政策方向、广受投资者欢迎、业务前景广阔等优势,成为了转型的一大方向。本文从影子银行视角看待信托业务的绿色转型,试图通过信托业的投融资及服务实体经济功能角度论证该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阅读总结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信托功能发展趋势、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三方面分析了信托业务绿色转型的动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信托业务绿色转型的实践与存在问题,分别从运作模式、公司效率、现存问题三方面展开。接着聚焦于绿色资产证券化模式,并结合案例分析了信托在参与绿色资...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影子银行信托业务绿色转型研究


银信合作模式

趋势图,事务,趋势,信托公司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影子银行信托业务绿色转型的动因分析11因通道业务的大规模扩张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和行动。在信托业去通道,去杠杆,强监管的大环境下,并伴随着2018年4月份资管新规的出台,通道业务受到了更深程度的限制,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也意识到了发展的瓶颈,开始主动收缩通道业务,实行通道存量只减不增策略,转向更为主动的资产管理业务。自2018年以来,通道业务开始呈现大幅度的收缩趋势,资产存量不断下降,占比也一路下跌,至2019年2季度末,事务管理类信托余额为12.42万亿,占比降至55.12%,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有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图2-32011-2019事务管理类信托发展趋势资料来源:中国信托业协会网站2.1.2融资类业务(1)概况融资类信托业务的业务起点是资金需求方的融资需求,主要将信托资产运用于信托设立前已事先指定的特定项目,目的通常为信托资产的固定回报。与投资类信托产生股权关系不同,融资类信托产生的是债权关系。在该种业务模式下,信托公司实现了为特定项目或企业融资的功能,主要承担向委托人推荐融资项目,以及索取融资本金和利息的职责。判定是否为融资类信托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别是资金用途、风险控制方式以及还款来源。第一,判定集合信托所募集的资金是通过什么方式参与到融资方的项目中,融资类信托一般能形成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第二,融资类信托产品的融资方有清晰的抵押担保物和质押率作为风险控制方式。第三,融资类信托产品有明确的还款来源。本文简要介绍融资类信托的以下三种模式:第一种为信托贷款,即融资需求人先向信托公司申请,设立信托计划项目,信托

趋势图,趋势,信托公司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影子银行信托业务绿色转型的动因分析13图2-42011-2019融资类信托发展趋势资料来源:中国信托业协会网站因信托融资具有效率高的优点,且能发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融资类信托业务是银行间接融资手段的有力补充,鉴于我国目前的融资需求仍存在较大缺口,更应大力发挥信托融资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虽然融资类信托符合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的发展要求,但其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我国,融资类信托业务还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监管制度,缺少规范化的流程约束,监管部门仅仅是对个别领域的业务出台了监管指引和风险提示,导致了融资类信托业务存在违约风险较高,信息披露程度低,尽职调查不完备等问题。因此,监管部门还需建立一套完备的包括规范融资对象、信息披露、风险管理、运营模式等程序在内的标准框架,以规范融资类信托的发展。对信托公司而言,在资管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融资类信托业务作为其传统支柱业务,仍将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信托公司应结合自身优势,明确自身定位,改革原有的业务模式,实现创新转型发展。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和精细化的定价管理体系,升级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积极开拓绿色信托等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可持续业务领域,增加业务附加价值,形成核心竞争力。2.1.3投资类业务(1)概况投资类信托业务,区别于融资类信托以资金需求方的融资需求为业务开展基础,而以信托资产提供方的资产管理需求为基矗业务开展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信托财产的保值及增值。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在该类业务中主要发挥投资管理人功能,发挥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资管新规下信托业转型策略研究[J]. 孙志强,王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12)
[2]信托公司业务转型发展研究——基于发达国家信托业发展经验的分析[J]. 王华.  江淮论坛. 2018(03)
[3]构建我国绿色信托体系为行业转型提供新动力[J]. 薛瑞锋.  中国银行业. 2018(06)
[4]绿色金融信托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建议[J]. 蔡火娣.  上海金融. 2017(11)
[5]绿色信托体系构建探索——以兴业信托的绿色信托实践为例[J]. 杨华辉.  福建金融. 2017(01)
[6]绿色信托发展探索[J]. 薛小峰,吴明晰.  中国金融. 2016(19)
[7]供给侧改革形势下推进信托业转型发展研究[J]. 王婷婷,张欢.  西南金融. 2016(04)
[8]信托行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基于中国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经验的分析[J]. 王婷婷,张欢.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6(01)
[9]中国信托公司风险运营效率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来自信托业68家机构的经验证据[J]. 顾海峰,刘丹丹.  当代经济科学. 2015(02)
[10]中国影子银行的演进发展与风险评价[J]. 何国华,叶敏文,李涛.  投资研究. 2014(12)

博士论文
[1]中外信托盈利模式研究[D]. 仲伟.吉林大学 2017
[2]我国信托业功能演进和发展研究[D]. 宋学明.山东大学 2014
[3]中国金融脱媒研究[D]. 傅程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
[4]中国影子银行效应、风险及监管研究[D]. 张宏铭.辽宁大学 2014
[5]中国养老基金投资基础设施的可行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 袁中美.西南财经大学 2014
[6]我国信托业效率评价及发展战略研究[D]. 高福波.吉林大学 2013
[7]日本信托业发展及其启示研究[D]. 刘继新.吉林大学 2013
[8]中国信托业可持续盈利模式研究[D]. 张春华.武汉理工大学 2011
[9]中国信托创新研究[D]. 陈赤.西南财经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影子银行对区域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分析[D]. 李丹妮.西北大学 2018
[2]英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D]. 袁丽兰.吉林大学 2018
[3]基于大资管时代下ZJ信托转型研究[D]. 周凯.南昌大学 2016
[4]我国绿色金融信托模式研究[D]. 肖尧.重庆大学 2015
[5]我国房地产信托转型发展研究[D]. 邱冬冬.重庆大学 2014
[6]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 孙珏琦.吉林大学 2014
[7]中国式影子银行风险研究[D]. 张甜甜.南京大学 2014
[8]中国影子银行运行模式的法律问题及监管建议[D]. 刘念.上海交通大学 2013
[9]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对宏观市场的影响[D]. 蔡子翔.西南财经大学 2013
[10]影子银行与信托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 陈瑞培.上海交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81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3481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b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