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供应链下大连港与营口港联动发展分析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9 09:07

  本文关键词:供应链下大连港与营口港联动发展分析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港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对外交流的窗口,不仅是连接水陆交通运输的枢纽,也是国际贸易往来的集散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港口的经营日趋多元化,加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港口企业发展的要求,供应链管理开始被引入到港口的经营管理中。我国沿海港口众多,环渤海地区更是聚集了三个区域性的港口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贸易往来日益增多,港口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港口的竞争开始升级为港口企业所参与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目前国内外知名港口都开始规划建设自己的港口供应链体系,力图通过群体的力量占据竞争的主动性,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能否进行联动合作也成为港口供应链竞争成败的关键。大连港和营口港是辽宁沿海港口群的两大枢纽港,由于经济腹地重叠,港口的功能结构又极大雷同,两港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意识淡薄,相互间缺乏信任和沟通,导致两港一直处于各自为政、相互竞争的局面。本文就是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背景,结合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两港所面临的竞争现状,并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对两港实现联动发展可行性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提出两港联动发展的建议。首先,论文对港口供应链及港口联动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所要用到的基本理论,包括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港口供应链相关理论,以及港口联动相关理论——港口群理论,港口群理论介绍了港口群含义及港口群演化,影响港口群的因素等。其次对大连港和营口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介绍了大连港和营口港的基本概况,两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大连港和营口港之间存在的直接竞争。然后是大连港和营口港联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介绍国内外港口群建设发展的经验;进一步分析两港实施联动发展的必要性;然后构建博弈模型进一步分析两港之间能否实现联动。最后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对两港联动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港口供应链 港口群 联动发展 博弈论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52.7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12-16
  • 1.2.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2 港口供应链研究现状14-15
  • 1.2.3 港口群理论研究现状15-16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16-18
  • 1.3.1 研究内容16-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1.4 论文的创新点18-19
  • 2.港口供应链及港口联动相关理论19-30
  • 2.1 港口供应链相关理论19-25
  • 2.1.1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理论19-23
  • 2.1.2 港口供应链相关理论23-25
  • 2.2 港口群基本理论25-27
  • 2.2.1 港口群含义和港口群演化25-26
  • 2.2.2 影响港口群功能发挥的因素26-27
  • 2.3 博弈论相关理论27-28
  • 2.3.1 博弈论基本要素27
  • 2.3.2 博弈的分类27-28
  • 2.4 供应链博弈的动因和特点28-30
  • 2.4.1 供应链下企业博弈形成的原因28-29
  • 2.4.2 供应链下博弈的特点29-30
  • 3.大连港和营口港发展现状分析30-38
  • 3.1 大连港和营口港基本概况及发展现状30-31
  • 3.1.1 大连港基本概况及发展现状30
  • 3.1.2 营口港基本概况和发展现状30-31
  • 3.2 大连港和营口港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31-36
  • 3.2.1 货物吞吐量明显不足32-33
  • 3.2.2 腹地经济发展缓慢,开放程度低33-35
  • 3.2.3 管理经营体制不协调,港口无序竞争严重35-36
  • 3.3 大连港和营口港竞争合作发展现状36-38
  • 4.大连港与营口港联动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38-52
  • 4.1 国内外港口群联动模式研究38-41
  • 4.1.1 国外主要港口群联动模式38-39
  • 4.1.2 国内主要港口群联动模式39-40
  • 4.1.3 国内外港口群联动经验总结40-41
  • 4.2 大连港与营口港实施联动的必要性分析41-42
  • 4.3 大连港和营口港实行港口联动的可行性分析42-52
  • 4.3.1 基于价格博弈的港口联动可行性分析43-49
  • 4.3.2 基于公地悲剧下港口联动可行性分析49-52
  • 5.大连港与营口港联动发展对策建议52-56
  • 5.1 政策资金倾斜扶持,促进经济外向转型52-53
  • 5.2 建立内陆无水港,完善集疏运体系53
  • 5.3 政府出台政策引导,推动两港联动发展53-54
  • 5.4 建立供应链协同,合理规划岸线资源54
  • 5.5 明确两港功能定位,实现两港错位发展54-55
  • 5.6 创新联动合作的形式,促进港口间文化融合55-56
  • 6.结论与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60-61
  • 致谢61-62
  • 作者简介62-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登峰,季建华;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J];物流科技;2000年03期

2 刘娜;构筑我国企业间供应链的对策初探[J];物流科技;2004年08期

3 陈勇,骆建艳;供应链的竞争环境研究[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4 穆东,杜志平;供应链固有可靠性和运作可靠性研究[J];物流技术;2004年12期

5 谈海霞,朱丽娜;供应链中的机制问题研究[J];物流科技;2005年04期

6 孙华,赵庆祯;我国供应链类型初探[J];物流技术;2005年05期

7 陈思云;张传旺;张f^;陈娟;;供应链协同及其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06年11期

8 杨燕;;航运企业供应链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J];中国水运;2009年02期

9 吴冰;刘仲英;;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的决策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9期

10 张超;高尚;滕春贤;;基于供应链间竞争的需求干扰下供应链绩效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伊俊敏;;供应链中的企业间的关系分析及应用[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铭;王露;梅洪常;;探析我国中小企业的供应链管理[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伟;;供应链质量管理探讨[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张超;滕春贤;;供应链竞争背景下的链际重组应对成本干扰[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滕春贤;童清天;;混合式结构多条供应链的纵向结构选择[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刘心报;叶强;杨善林;;基于群决策的供应链敏捷度的研究[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李海宇;;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铸件采购分析[A];2014(第24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唐喜林;赵曙蔚;;基于寡头市场的供应链链间产量博弈分析[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滕春贤;周艳山;陈兆波;;具有随机需求的供应链与供应链竞争的网络模型研究[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吴冰;刘仲英;方耀楣;;供应链中知识创新的决策模型[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欧慧敏;全供应链管理:新的较量[N];医药经济报;2013年

2 缪舢;企业供应链管理风潮初起[N];中国企业报;2004年

3 CPW记者 王云霞;供应链管理: 联想不怕戴尔?[N];电脑商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高丽华;中国离“供应链竞争”有多远?[N];计算机世界;2006年

5 段沛佑;幸福供应链[N];现代物流报;2007年

6 文欣;服装业供应链论坛在杭举行[N];现代物流报;2007年

7 浙江工作站 钟燕;建立市场快速反应机制 服装业供应链论坛举行[N];中国服饰报;2007年

8 梁睿;打造供应链的竞争力[N];经济日报;2008年

9 吴冕;湖北省首次举办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大型讲座[N];现代物流报;2008年

10 钱志新;供应链竞争异军突起[N];江苏经济报;2008年


  本文关键词:供应链下大连港与营口港联动发展分析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4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434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c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