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集群式供应链间非同级库存协调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集群式供应链间非同级库存协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集群式供应链 库存管理 跨链间协调 系统动力学
【摘要】: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国际分工更加明确,产业集群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经济现象。这种经济现象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也迅速崛起,以“长三角”、“珠三角”“中关村”等为代表的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产业集群迅速崛起,不仅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增强了该地区的整体竞争力。而本文研究的集群式供应链正是一种新型的、有代表性的将供应链植根于地域性产业集群的一种供应链网络组织形式。但由于集群式供应链的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即使在以产业集群为依托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着集群层次不高、组织和服务体系构建不完善、集群供应链上企业缺乏内部协作、供应链整体库存偏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集群式供应链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文将针对产业集群中企业间库存协调度较低,导致集群供应链库存偏高的现象进行研究,通过对这类现象的研究以期能够为提高集群式供应链的竞争力提供决策参考。 本研究通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再结合现实中集群供应链间的竞合关系,对集群式供应链的库存协作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供应链管理和产业集群的理论出发,对集群式供应链的概念及特征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并且也总结出了集群式供应链间可能存在的供应链协作模式。 其次,通过引入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的方法,构建了三条由“生产商 批发商 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库存控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就三条供应链之间的库存协调模式进行了扩展。针对三种不同的单向库存协调、双向库存协调与不协调策略,构建了集群式供应链跨链间非同级库存单向、双向协调及供应链间库存不协调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Vensim软件对三种不同策略下的模型进行仿真,并对其仿真结果用Excel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实现供应链系统的总体库存最优为主要目标,同时在此基础上以优化降低各子系统的总体库存和提高客户需求满足率为子目标,对比分析了三种策略下模型的仿真结果,其结果表明实施跨链非同级单边库存补给策略时,跨链非同级单边库存补给对于整个系统的库存总量来说,,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对于各子系统(SC1、SC2和SC3)的客户需求满足率却未得以提高;当实施跨链非同级双边库存协作策略时,整个供应链系统库存总量对单边库存补给来说略有提高,但是对于各子系统来说,其各自的客户满足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最后通过对相对较优的跨链非同级双向库存协调模型的不断进行连续仿真优化,对比多种条件下的仿真结果,找到了系统主要目标和各子系统目标的整体最优的方案。
【关键词】:集群式供应链 库存管理 跨链间协调 系统动力学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4;N94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
- 1.2.1 集群式供应链研究现状12-13
- 1.2.2 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的研究13-15
- 1.2.3 系统动力学在供应链库存管理中研究现状15-17
- 1.3 研究内容17-18
- 1.4 研究方法18-19
- 1.5 研究的创新点19-21
- 第2章 集群式供应链及供应链间库存协调关系理论概述21-30
- 2.1 供应链管理基本理论21-22
- 2.1.1 供应链管理概述21
- 2.1.2 供应链管理特征21-22
- 2.2 集群式供应链概述22-24
- 2.2.1 集群式供应链的定义22-23
- 2.2.2 集群式供应链的特征23-24
- 2.3 基于竞合关系的集群式供应链间库存协调24-28
- 2.3.1 集群式供应链间协调概述24-25
- 2.3.2 集群式供应链库存协调特征25
- 2.3.3 集群式供应链库存协调方式25-28
- 2.4 集群式供应链跨链间库存协调的意义28-29
- 2.5 本章小结29-30
- 第3章 系统动力学应用于供应链库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30-37
- 3.1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与特点30-31
- 3.1.1 系统动力学概述30
- 3.1.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30-31
- 3.2 系统动力学分析问题的步骤31-35
- 3.2.1 系统及其边界的确定32-33
- 3.2.2 因果关系图33
- 3.2.3 变量及方程33-35
- 3.3 Vensim-PLE 仿真模拟软件35
- 3.4 SD 系统在对于供应链库存协调问题的适用性35-36
- 3.5 本章小结36-37
- 第4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集群式供应链间非同级库存协调建模37-60
- 4.1 模型建立的背景及依据37
- 4.2 模型建立的前提及假设37-39
- 4.3 模型建立的回路及分析39-41
- 4.4 集群式供应链间库存不协调模型的构建及说明41-46
- 4.5 集群式供应链间非同级单向库存协调模型建立及说明46-52
- 4.5.1 系统的基本描述46-47
- 4.5.2 模型的建立及说明47-49
- 4.5.3 集群式供应链间非同级单向库存协调结构分析49-52
- 4.6 集群式供应链间非同级双向库存协调的模型建立及说明52-55
- 4.6.1 系统基本描述52
- 4.6.2 模型的说明52-54
- 4.6.3 集群式供应链间非同级双单向库存协调结构分析54-55
- 4.7 模型的相关检验55-59
- 4.8 本章小结59-60
- 第5章 模型的仿真结果分析及优化60-72
- 5.1 仿真条件60-61
- 5.2 仿真及结果分析61-69
- 5.2.1 供应链间库存不协调模型分析61-63
- 5.2.2 集群式供应链间非同级单向库存补给模型分析63-67
- 5.2.3 集群式供应链间非同级双向库存补给模型分析67-69
- 5.3 模型的优化69-70
- 5.4 本章小结70-72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72-75
- 6.1 结论72-73
- 6.2 不足与展望73-75
- 参考文献75-81
- 附录81-90
- 致谢9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桂清;杨锡怀;李森;;基于重复博弈的集群网络供应链竞合关系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李稳安,赵林度;牛鞭效应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3 张钦,王冬冬;供应链中的合作与竞争——EOQ模型的一个扩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4 黄卫来,张子刚,刘运哲;产量柔性下的最优生产批量和原材料订购决策模型[J];系统工程;1998年01期
5 牟德一,陈秋双;基于安全库存的二级库存系统的优化方法[J];系统工程;2003年02期
6 余玉刚,梁j,GeorgeQ.Huang;考虑广告和产品结构的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的Nash博弈[J];系统工程;2004年11期
7 汪峻萍,王圣东;供应链中几种不同博弈的库存系统[J];系统工程;2005年04期
8 张力菠,韩玉启,陈杰,余哲,马义中;供应链管理的系统动力学研究综述[J];系统工程;2005年06期
9 黎继子;李柏勋;刘春玲;;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的集群式供应链跨链间库存管理[J];系统工程;2007年07期
10 霍佳震;吴群;谌飞龙;;集群供应链网络的联结模式与共治框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供应链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51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551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