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的分析与完善
发布时间:2017-07-27 03:07
本文关键词: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的分析与完善
【摘要】:医保覆盖率的逐步全面化、老百姓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标准和期望上升,长期自主择医的看病方式造成大量患者涌向综合医院,三级医院看病拥堵,基层医疗机构病患较少,同时产生了群众就医难和大量医疗资源闲置的突出矛盾,“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凸显,医患双方的态势趋于“高压”,使得社会和谐稳定遭受明显影响。分级诊疗制度是科学有序的就诊制度,它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所有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减少资源浪费,逐步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国内分级诊疗制度试点工作已经开展,南京市分级诊疗已经取得初步进展。本研究以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分级诊疗制度的发展做整体把握;其次,对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分级诊疗制度予以介绍,作为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寻找差距、完善设计的基础;第三,对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的不同历史阶段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南京市医保差异化支付、医疗联合体网状结构(基于Pajek软件)等政策的探索效果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四,以南京市卫生局、南京市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建立DEA模型,通过MaxDEA软件分析相关数据得出结果,评价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中医疗资源下沉效果和利用率;最后,以供应链理论为基础,对比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找出制度瓶颈,提出完善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南京市 分级诊疗 双向转诊 医疗资源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197.1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英文摘要9-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3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相关概念12-13
- 1.3 研究意义13
- 2 文献综述13-16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16-18
- 3.1 研究内容16-17
- 3.2 研究方法17-18
- 4 技术路径与创新18-21
- 4.1 技术路径18-20
- 4.2 研究创新20-21
- 第二章 国内外经验分析21-28
- 1 英国分级诊疗制度研究21-22
- 1.1 政府机构主导强制分级诊疗21-22
- 1.2 制度评析22
- 2 美国分级诊疗制度研究22-23
- 2.1 医疗保险机构主导分级诊疗22-23
- 2.2 制度评析23
- 3 日本分级诊疗制度研究23-24
- 3.1 区域医疗层级式分级诊疗23-24
- 3.2 制度评析24
- 4 新加坡分级诊疗制度研究24-27
- 4.1 “3M”制度介绍25-26
- 4.2 制度评析26-27
- 5 台湾地区分级诊疗制度研究27-28
- 5.1 医保支付政策制度介绍27
- 5.2 制度评析27-28
- 第三章 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的政策运行分析28-37
- 1 南京市分级诊疗政策探索历史28-30
- 2 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的运行分析30-35
- 2.1 医保差异化支付31-32
- 2.2 医疗联合体建设32-35
- 3 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的效果评析35-37
- 第四章 实证分析37-47
- 1 理论基础37-38
- 1.1 分级诊疗分析评价理论:卫生资源效率理论37-38
- 1.2 分级诊疗分析完善理论:供应链理论38
- 2 方法选择38-39
- 3 分级绩效分析39-43
- 3.1 指标选择39-40
- 3.2 数据来源40-41
- 3.3 分级绩效41-43
- 3.4 总结解析43
- 4 统筹绩效分析43-47
- 4.1 指标选择43-44
- 4.2 数据来源44-45
- 4.3 统筹绩效45-46
- 4.4 总结解析46-47
- 第五章 南京市分级诊疗的制度瓶颈47-52
- 1 医疗服务参与者角度47-49
- 1.1 基层医疗机构相对薄弱47-48
- 1.2 综合医院反应消极48
- 1.3 群众医学基础知识薄弱48-49
- 2 现有政策措施角度49-50
- 2.1 医保调控作用微弱49
- 2.2 区域医联体灵活性不够49-50
- 2.3 配套机制作用不明显50
- 3 医疗资源配置角度50-52
- 3.1 资源分布不均51
- 3.2 经费保障不足51-52
- 第六章 南京市分级诊疗的制度完善52-57
- 1 制度基础: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初具成效52
- 2 制度原则: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52-53
- 2.1 树立医疗服务思想,回归医院公益性52-53
- 2.2 树立健康管理理念,增强居民医学知识53
- 3 制度完善:基于供应驱动理论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的完善53-57
- 3.1 推进医学基础知识教育普及53-54
- 3.2 促进分级诊疗配套机制调整54
- 3.3 加强南京区域卫生规划完善54-55
- 3.4 加强人才和资本统筹的力度55
- 3.5 加强分级诊疗实施方式创新55-57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1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61-62
- 致谢62-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慧敏;田侃;喻小勇;;我国当前双向转诊实施难点及其改进措施[J];中国医院;2016年02期
2 杨坚;卢珊;金晶;张亮;;基于系统思想的分级诊疗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6年01期
3 刘大棉;;国外医疗保障体系发展模式与借鉴[J];管理观察;2015年34期
4 梁勇;张柠;;国外医疗服务体系对完善我国分级诊疗体系的启示与借鉴[J];中国医院;2015年08期
5 张雪;杨柠溪;;英美分级诊疗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A);2015年07期
6 王亚莉;;百姓对分级诊疗体系认知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年06期
7 顾亚明;;日本分级诊疗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卫生经济研究;2015年03期
8 邢春利;彭明强;;我国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的现状及其思考[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5年02期
9 付强;;促进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的策略选择[J];中国卫生经济;2015年02期
10 崔华欠;方国瑜;杨阳;姚卫光;;广州市社区居民对分级诊疗模式的知晓和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4年34期
,本文编号:579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579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