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供应链环境下的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及其绿色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生态供应链环境下的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及其绿色度研究
【摘要】:在电子商务和国家政策的带动下,近年来我国家电产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随着相关法律的颁布实施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家电产业逆向物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本文以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为主线,探讨了逆向物流的动因及其与生态供应链的关系;分析了国内外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现状,并建立了基于生态供应链的家电逆向物流体系;建立了基于改进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家电企业逆向物流绿色度评价模型,并以实例验证。
【作者单位】: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生态供应链 家电 逆向物流 绿色度评价
【基金】:中山市2014年科技计划项目“基于生态效益的中山市制造业逆向物流运作模式研究”(20142FC354)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F713.2;F426.6
【正文快照】: 0引言自2009年在全国推行“家电下乡”政策以来,全国农村对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等家电产品需求量大增,这也带动了农村家电的快速淘汰。然而,由于回收体系不健全,数量庞大的废旧家电未经处理,或翻新后被用于再销售,或被直接弃置。废旧家电中的有毒物质对环境造成威胁,同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钱勇;OECD国家扩大生产者责任政策对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影响[J];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2 马祖军,代颖,刘飞;再制造物流网络的稳健优化设计[J];系统工程;2005年01期
3 宋利伟;刘宝学;;电子废弃物回收与利用策略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刘晓峰;陈爽;;逆向物流活动中政府的激励机制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朱庆华,赵清华;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绩效评价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2005年04期
6 李健斌;刘杨;;重复博弈视角下的企业环保行为规制[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7 朱培武;;我国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现状及对策[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争艳;;纺织服装业绿色供应链分析与整体绩效评价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8期
2 唐绍均;;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概念的淆乱与矫正[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秦昌才;黄泽湘;;碳排放责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财经科学;2012年07期
4 张艳;陈兆江;;企业绿色供应链中基于标杆管理的环境绩效评价[J];财会月刊;2011年27期
5 代应;张冬梅;宋寒;杨明;;再制造回收物流设施选址模型与应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6 冯慧娟;鲁明中;;德国废弃物回收体系的运行模式[J];城市问题;2010年02期
7 吴鹏华;;制造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探讨[J];科技和产业;2007年06期
8 吕立新;梁艳;彭灿;;基于Fuzzy-AHP模型的企业绿色供应链的绿色度评价[J];科技和产业;2008年03期
9 张文杰;;再制造系统中零部件供应优化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10 陈洁琼;;浅论我国强制回收法律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许青青;韩宇;;论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立法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2 楚健;;生产者延伸责任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3 曹振宇;许琪;周根贵;;基于M/M/s模型的维修物流网络优化设计问题研究[A];第六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Yang Gao;Bingbing Chen;Jianqiang Wang;;Product Recycling Network Design With Recovery Rat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Under Fuzzy Environment[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刘家国;周学龙;赵金楼;;基于产品质量差异的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与协调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浪;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控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彭玉兰;废弃物的环境责任界定与治理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刘利军;鄂尔多斯矿区煤炭物流网络系统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4 吴小艳;绿色再制造设计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晔明;食品绿色产业供应链管理模式与绩效评价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6 李学迁;基于网络均衡的物流系统环境政策设计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代颖;再制造物流网络优化设计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魏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下的企业回收逆向物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岳辉;不确定环境下再利用逆向物流网络构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秦进;多商品物流网络设计相关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立;吉林汽车制动器厂绿色采购模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林晖;循环经济下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仝好林;EPR下第三方逆向物流商选择与激励机制设计[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虹;基于外包的废旧产品再制造运作优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廖镇勇;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方贝贝;废旧木材逆向物流网络构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蔚筱Pr;政府投资项目绿色采购管理机制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8 岳倩;企业环境友好运营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程永伟;废旧品逆向物流的博弈分析[D];北京物资学院;2011年
10 肖洪礼;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下中国家用电器逆向物流组织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冬梅,李万庆;博弈论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年05期
2 吴迪冲;关于绿色供应链的研究[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2年02期
3 朱道立,崔益明,陈姝妮;逆向物流系统和技术[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4 顾巧论,陈秋双;再制造/制造系统集成物流网络及信息网络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年07期
5 马祖军,张殿业,代颖;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优化设计模型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4年02期
6 糜仲春;芮缅云;;废旧家电回收的反向物流系统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4期
7 罗丽艳;;循环经济:人与自然重复博弈的合作解[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吴培锦;田义文;邵珊珊;;我国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现状及法律对策[J];特区经济;2010年04期
9 达庆利,黄祖庆,张钦;逆向物流系统结构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管理科学;2004年01期
10 蒋洪伟,韩文秀;产品回收模型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宝嵩;李艳杰;;产品的绿色度与定价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7年12期
2 尹望吾;魏吉双;;装备制造业绿色度评估技术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3 曹国志;秦颖;程钧谟;;企业“绿色度”评价体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9期
4 祝爱民;薛兵;徐朋波;;绿色度的测度方法及配置问题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年23期
5 刘波;袁永福;;基于效用函数的建筑部品绿色度评价研究[J];管理观察;2008年23期
6 单虹;姚方元;;物流系统的绿色度评价[J];改革与开放;2009年09期
7 鲍学英;王起才;王恩茂;;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建筑绿色度评价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年01期
8 刘让贤;刘佳;郑英;黄宏亮;;面向零件制造过程的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J];机械;2007年S1期
9 何波;;基于绿色度评价的配送中心选址决策方法[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06期
10 张珊珊;张孝远;;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物流科技;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香平;张锁江;李春山;戴文斌;;过程工业绿色度理论及应用[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2 单虹;姚方元;;物流系统的绿色度评价[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2009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孙兴华;方宇;郝法勤;;环境绿色度审计初探[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C];2011年
4 刘志峰;王淑旺;刘光复;;绿色产品评价结果分析方法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环境保护分会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韩建勋;孙兴华;郝法勤;方宇;;环境绿色度指数研究初探[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6 孙兴华;方宇;郝法勤;;环境绿色度审计初探[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7 易成;石晶;赵霄龙;;基于模糊层次分析原理的建材绿色度综合评价[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青山;田月;;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产品绿色度评价探析[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王海磬;第4次中国游戏绿色度测评发布[N];光明日报;2014年
2 毛海峰;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绿色度26年间上升9.3%[N];延安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薇;绿色船舶机理、指标体系、绿色度及船舶大气污染算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泰;青岛市住宅外窗绿色度评价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2 谢海辉;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绿色度评价方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3 程凯;建筑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周丽丽;家电产品绿色度评价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5 龚平;墙体材料的绿色度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杜静;零售企业绿色度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7 燕娟;绿色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的绿色度模糊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杨敏敏;基于模糊物元的建筑施工绿色度评价模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9 李丽杰;供应链企业绿色度评价与绿色采购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08年
10 张悦;供应链中企业绿色度的评价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201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620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