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灾害应急运作的策略框架分析与激励合同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8 22:16

  本文关键词:灾害应急运作的策略框架分析与激励合同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救灾供应链 灾害救援响应 物流服务外包 易腐物资 激励合同 社会成本 问卷调查


【摘要】:私营企业(如:沃尔玛、家得宝等)在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救援行动中表现出高效的运作能力。从运作管理的角度出发,其救援行动的成功因素包括快速响应、提前预置、专业化物流等。然而,美联邦应急管理局试图模仿这些私营企业于卡特里娜飓风救援中的运作模式,在2006年飓风频发的季节提前存储了大量的食物和冰袋以应急,但最后却造成了大量的浪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相似的失败案例。本文将私营企业引入救灾供应链中且提出一个救灾供应链策略框架以揭示沃尔玛等私营企业成功运作灾害救援的原因,并为相应案例给出合理的分析。本研究显示由私营企业针对卡特里娜飓风执行的高效救援行动应归功于其提前响应方式和其专业化物流的结合。经过对该策略框架的分析,本文指出必须要采用不同的策略以应对不同类型的救灾物资。具体地,当救灾供应链只涉及保质期较长的非易腐物资时,应当采用提前响应、自主运营的策略;而对于保质期较短的易腐物资而言,提前响应、外包运营的策略可以提高整个救灾供应链的高效。 近年来,救援机构(如:各国政府、国际红十字会等)已经深入研究了救灾供应链物流,但是目前却缺乏针对鼓励私营企业参与灾害救援的深入研究。在以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为背景的研究下,本文作者发现,这些大型私营企业具备参与灾害救援的能力,且他们专业的物流、覆盖全国的分销网络、快速的响应机制、大量且快速的物资周转等都使得他们有能力提升救灾供应链的绩效与效率。但是,这几年的救灾记录却显示私营企业由于缺乏激励而不愿参与灾害救援。于是本文试图提出一个激励合同以鼓励这些具备高效救援能力的私营企业利用其专业化的物流参与救灾供应链,从而提升灾害救援行动与救灾供应链的绩效和效率。特别地,本研究通过理论模型分析,验证了激励合同的可行性且给出了该激励合同的诸多属性;另外,还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以通过测量灾民在灾害救援过程中的痛苦程度来拟合社会成本与物资延迟时间的函数关系。最后,通过结合理论模型和调研结果以及真实数据给出一个数学算例,其分析结果再一次证明了该激励合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救灾供应链 灾害救援响应 物流服务外包 易腐物资 激励合同 社会成本 问卷调查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035.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3
  • 1.1.1 研究背景10-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13-15
  • 1.2.1 研究内容13-14
  • 1.2.2 研究方法14-15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5-17
  • 1.3.1 救灾供应链管理15-16
  • 1.3.2 服务外包16
  • 1.3.3 救援效率16-17
  • 1.3.4 激励合同17
  • 1.4 论文结构17-20
  • 第2章 救灾供应链策略框架20-34
  • 2.1 救援物资订购数量21-26
  • 2.1.1 自主运营22-24
  • 2.1.2 外包运营24-26
  • 2.2 救灾供应链效率26-31
  • 2.2.1 即时响应27-28
  • 2.2.2 提前响应28-31
  • 2.3 案例分析31-32
  • 2.4 本章小结32-34
  • 第3章 政企联合救灾激励合同34-42
  • 3.1 问题描述及事件顺序35-36
  • 3.1.1 问题描述35
  • 3.1.2 事件顺序35-36
  • 3.2 激励合同建模36-37
  • 3.3 奖金范围37-38
  • 3.4 快速运输最优量38-42
  • 第4章 实地调查42-48
  • 4.1 调查环境42-43
  • 4.2 调查样本43-44
  • 4.3 社会成本测量与函数拟合44-46
  • 4.3.1 社会成本调查与测量44-45
  • 4.3.2 社会成本函数拟合45-46
  • 4.4 客观经济量调查46-48
  • 第5章 算例分析48-52
  • 第6章 结论52-54
  • 参考文献54-60
  • 致谢60-62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何勇;吴清烈;杨德礼;肖萍;;基于努力成本共担的数量柔性契约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高建国,贾燕,李保俊,李成;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的历史和现状[J];国际地震动态;2005年04期

3 杨德礼;郭琼;何勇;徐经意;;供应链契约研究进展[J];管理学报;2006年01期

4 孙会君,高自友;基于差分的数量折扣条件下订货策略优化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5 于辉,陈剑,于刚;回购契约下供应链对突发事件的协调应对[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年08期

6 陈菊红;郭福利;史成东;;需求具有价格敏感性的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设计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8年03期

7 徐玖平;马艳岚;段雪玲;;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民营企业重建的优选统筹模式[J];中国管理科学;2008年04期

8 曾敏刚;崔增收;余高辉;;基于应急物流的减灾系统LRP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0年02期

9 丁波;巴曙松;;中国地震巨灾期权定价机制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642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642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b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