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评述 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16-07-13 05:01

  本文关键词: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评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内容提要】 在我国将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物流业提升到全国战略的情况下,本文对新兴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已有的综述性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的教育现状进行了系统归纳和分析,期望为相关学者和从业人员迅速、系统地了解该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一条捷径。 【关 键 词】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综述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评述

【内容提要】 在我国将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物流业提升到全国战略的情况下,本文对新兴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已有的综述性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的教育现状进行了系统归纳和分析,期望为相关学者和从业人员迅速、系统地了解该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一条捷径。

【关 键 词】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综述

改革开放的30年历程中,世界在见证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海港、空港、高速公路、铁路乃至运输管道等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物流业的发展。在中央政府和许多省政府均把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物流业作为“十一五”期间工作重点的今天,国外则将物流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将关注点转向了供应链管理。考虑到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正在逐步成为国内研究和实践的热点,而其理论体系仍然还不是很完善,本文将从发展沿革、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已有研究综述、国内外的教育现状等多个维度对其进行解析。期望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学者和从业人员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发展历程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注重“交通运输(Transportation)”到后来的“物流(Logistics)”和最近的“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三个典型的阶段。基于对翔实历史资料和文献的收集和整理,,Farris[1]对1850年至1992年间美国运输与物流的学术思维转变历程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分析,发现关于运输与物流的学术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50年代的经济学家亨利·亚当斯,时任耶鲁大学校长的他讲授了一门关于运输经济学的课程。从1850年至1931年,人们主要围绕以铁路为主要运输模式的交通运输问题,如铁路运输的经济性分析、铁路规划、成本和定价、法律和规章、交通管理、铁路货代等进行研究。在经济大萧条和随后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交通运输的主要模式如铁路运输(1917年)、公路运输(1935年)、航空运输(1938年)乃至内河水运(1940年)等先后被美国的联邦政府所控制,针对交通运输的文献和书籍基本处于停滞阶段,反而是军事的需求导致了运筹学和军事物流学的产生。二战后,从1950年至1992年的40多年间,见证了从“交通运输”向“物流”的过渡,教材标题中的“交通运输”逐步被“物流”所取代,关注的重点也逐步从交通管理和实物分拨扩展到采购、库存控制、物料需求计划甚至销售渠道等。 出于与Farris相同的目的,Kent和Flint[2]以著名专家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同一时期物流思维的转变过程进行了归纳。将物流的发展归结为六个不同的阶段,同时分析了不同阶段的起始点、人们关注的主题以及起主要作用的学术领域,详见表1。

对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而言,1990年是一个分水岭。文献分析以及博士论文选题分析均表明,供应链管理成为学者和业界人士关注的热点之一。采用与Kent和Flint[2]相同的方法,Larson[3]等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两个概念并存的情形,通过对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员委员会中资深人员的深度访谈,对人们关于两个概念间关系的理解进行了归纳。发现人们对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关系的理解可以分为四种:传统主义者(Tranditionalist)、重新命名主义者(Relabeling)、联合主义者(Unionist)和交叉主义者(Intersectionist)。传统主义者认为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重新命名主义者认为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不过是换了个名称而已;联合主义者认为供应链管理的范畴要大于物流管理,与传统主义者的观点刚好相反;交叉主义者则认为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存在部分交叉的两个不同的学术领域。四种风格迥异观点的并存,说明目前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领域无论在知识体系、理论体系乃至学科基础方面还远远没有达


  本文关键词: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评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0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70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d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