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供应链论文 >

服务供应链动态能力、组织学习与合作绩效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06:35

  本文关键词:服务供应链动态能力、组织学习与合作绩效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服务供应链 组织学习 动态能力 合作绩效


【摘要】:在服务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环境多变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组织学习来构建动态能力,从而提升合作绩效是服务企业不可回避的焦点问题。在梳理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服务供应链动态能力由环境感知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变革能力3个维度构成,探讨了组织学习对服务供应链动态能力形成的作用机理及其对合作绩效的影响,从树立共同目标、强化合作联盟、培养组织学习氛围等方面提出了服务供应链协同发展建议。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服务供应链 组织学习 动态能力 合作绩效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630308)
【分类号】:F274;F719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业在全球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无论是带动社会就业,还是推动文化发展,或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服务业都作出了显著贡献。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服务产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加速,以金融、医疗、电信、物流、旅游、教育为代表的服务企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杉;高阳;;供应链的协同合作: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5期

2 董保宝;葛宝山;王侃;;资源整合过程、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机理与路径[J];管理世界;2011年03期

3 董保宝;李白杨;;新创企业学习导向、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14年03期

4 宋华;陈金亮;;服务供应链战略互动与协同价值对合法性的影响[J];管理科学;2009年04期

5 单汨源;吴宇婷;任斌;;一种服务供应链拓展模型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21期

6 于海波;郑晓明;方俐洛;凌文辁;;我国企业组织学习的内部机制、类型和特点[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11期

7 彭灿;供应链中的知识流动与组织间学习[J];科研管理;2004年03期

8 焦豪;崔瑜;;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整合研究框架与重新定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9 陈伟;张旭梅;;供应链中企业组织学习能力对合作绩效的影响——以知识获取为中介变量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08期

10 曾萍;;组织学习与绩效的关系:基于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J];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2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琳;中小企业组织学习力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2 程飞;服务供应链协调的关键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隆政;;依靠科技创新 支撑南宁创新型城市建设[J];创新;2007年01期

2 刘梅英;蔡玉莲;;演化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超越及其理论框架的形成[J];当代财经;2008年07期

3 宋华;张彦;;生产服务型企业差异化服务能力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以钢铁行业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3期

4 王娟茹;赵嵩正;;基于溢出效应的供应链知识转移[J];工业工程;2007年05期

5 李雪灵;姚一玮;王利军;;新企业创业导向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积极型市场导向的中介作用[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6期

6 王贵斌;;服务供应链视角的浙江粮食港口服务转型研究[J];港口经济;2012年05期

7 张旭梅;张玉蓉;朱庆;张慧涛;吴庆;;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市场及其交易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8 孙衍林;;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7年04期

9 许铭灿;;基于台湾中小型企业学习能力的组织学习取向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年03期

10 雷智凯;林婷;;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竞争策略研究[J];消费导刊;2009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望斌;张玉利;;新企业创业导向、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胡望斌;张玉利;牛芳;;中国新企业创业导向与绩效的转化:基于能力视角[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蔡莉;尹苗苗;柳青;;创业网络对新创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胡望斌;张玉利;;新企业创业导向转化为绩效的中介能力:理论模型与中国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林勋亮;;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学习与企业创新关系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汤淑琴;蔡莉;单标安;;新企业创业导向对资源整合的影响研究——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代吉林;朱仁宏;傅慧;;政府主导型国企集团公司战略成长价值模式研究——基于岭南集团案例的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张书捷;李仕明;;结构资本、联盟能力及其对战略选择的影响研究[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9 陆浩东;;价值链视域下的公共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创新路径思考[A];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吴绍棠;;两岸产业标准合作信心的建立——以两岸LED产业标准合作为例[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峗;高技术虚拟企业(HTVE)知识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2 邓雪;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刘向东;战略领导特征及其对企业战略选择和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韩明华;基于情境分析的集群企业知识转移机理与模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刘素娟;大学商务孵化器价值创造项目的全过程集成管理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6 刘钢;创业企业组织变革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江成城;供应链动态能力及其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陈辉华;工程总承包企业动态能力形成及作用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张宁辉;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结构选择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汪秀琼;制度环境对企业跨区域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振华;种子产业链企业合作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健;信任和意愿对供应链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富斌;组织学习、市场创新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时一凡;基于网络调查的供应链企业知识行为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李晓亮;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流动分析与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应晓凤;B2B企业网络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7 彭慧娟;金融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理[D];东华大学;2011年

8 信妍;基于关系质量的IT外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何延岩;面向敏捷供应链的知识管理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姚一玮;创业导向、合法性与新企业成长绩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正华,宁宣熙;服务链概念、模型及其应用[J];商业研究;2003年07期

2 李兴旺,王迎军;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综述与前瞻[J];当代财经;2004年10期

3 林汉川,魏中奇;中小企业的界定与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7期

4 董俊武,黄江圳,陈震红;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演化模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2期

5 陈国权,马萌;组织学习评价方法和学习工具的研究及在30家民营企业的应用[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6 吴晓波;二次创新的周期与企业组织学习模式[J];管理世界;1995年03期

7 路风,张宏音,王铁民;寻求加入WTO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对宝钢在汽车板市场赢得竞争优势过程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8 刘亚,龙立荣,李晔;组织公平感对组织效果变量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3年03期

9 陈维政,忻蓉,王安逸;企业文化与领导风格的协同性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10 董俊武,黄江圳,陈震红;动态能力演化的知识模型与一个中国企业的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岳枫;创业组织学习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春晖;知识、动态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J];当代财经;2003年10期

2 王核成,吴雪敏;动态能力形成过程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14期

3 邹立清;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分析[J];经济论坛;2005年17期

4 古利平,张宗益;动态能力的构建:一个演进的观点[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0期

5 陈龙真,黄佐敇,周海炜;社会资本、企业资源与动态能力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04期

6 王文超;黄江圳;;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维度与功能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年08期

7 张钢;徐海波;;核心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以浙江省软件产业为例[J];科学学研究;2006年S2期

8 李磊;蒋景楠;;动态能力战略范式与传统战略范式的比较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02期

9 王铁骊;;复杂变革环境下动态能力的内涵演进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5期

10 高阳;王铁骊;;复杂环境下企业动态能力与敏捷能力比较研究[J];价值工程;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大元;;动态能力到底是什么?[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白景坤;顾飞;;动态能力生成的整合研究:惯例演化、战略更新及其组织嵌入[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尹丽萍;;基于动态能力双过程-两阶段模型的案例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谭云清;马永生;李元旭;;社会资本、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我国国际接包企业的实证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5 李辉;张晓明;;企业家社会资本、自主创新水平与组织动态能力[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6 江积海;刘敏;;动态能力主导逻辑重构及其与竞争优势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黄振雷;吴淑娥;刘学;;企业的动态能力观:回顾和研究建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韵江;李青霞;;动态环境下企业能实现资源和能力的互动吗?——基于辽渔集团的案例分析与启示[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巩见刚;张娜;;基于动态能力框架的IT能力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军;从核心竞争力到动态能力[N];首都建设报;2008年

2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马浩;资源与能力:企业特定性与竞争优势[N];湖北日报;2006年

3 马浩;资源与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4 本报通讯员;我市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优秀等级[N];淄博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磊磊;基于竞合互动视角的企业动态能力形成及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林萍;组织动态能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董保宝;基于网络结构的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黄俊;动态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与联盟绩效关联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梁旭晖;基于稳定型战略的企业动态能力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胥家硕;动态能力、制度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俞枫;以动态能力为中介的信息技术驱动的企业战略转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海本禄;国际化背景下的企业动态能力绩效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卢剑峰;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张建东;企业动态能力与跨期绩效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莉;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青霞;组织主动遗忘对动态能力的影响: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刘敏;基于三维模型的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朱虹;基于生命周期和动态能力的企业价值创造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许运娜;论战略联盟中的知识转移——基于动态能力的观点[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6 郑建志;动态能力、关系质量及合作绩效实证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7 牛禹;动态能力对中小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8 赵静;基于动态能力的软件企业知识积累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王睿智;国际企业营销动态能力构成维度分析与评价模型建立[D];南开大学;2011年

10 朱增永;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51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751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0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