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故宫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乾隆皇帝的艺术品味”综述
本文关键词: 乾隆皇帝 艺术品味 台北故宫博物院 乾隆朝 太阳王 清高宗 中法文化 乾隆时期 清世宗 弘历 出处:《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2013年11月9-10日,由两岸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的"两岸故宫第四届学术研讨会"在我院成功召开。来自海峡两岸及香港、美国、加拿大、韩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90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院内外约140人旁听了会议。2009年两岸故宫博物院院长互访,达成了两岸故宫合作交流的八点共识后,双方在文物影像、展览、人员互访和学术研讨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交流。2009至2011年,两岸故宫分别配合"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永宣时代及其影响"、"中法文化艺术的交会—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特展",召开了三届学术研讨会。为配合2013年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十全乾
[Abstract]:On November 2013, the "The Imperial Palace 4th academic Symposium" was successfully held by the Palace Museum, from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and Hong Kong,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and South Korea. More than 90 scholars from Britain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attended the conference, and about 140 peopl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urtyard attended the conference. On 2009, President the Palace Museum of the two sides exchanged visits, and reached an eight-point consensus on the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of The Imperial Palace between the two sides. The two sides launched a series of exchanges in cultural relic images, exhibitions, staff visits and academic seminars. From 2009 to 2011, The Imperial Palace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cooperated with the "Yongzheng-Qing Shizong Cultural relics Exhibition." "Yongxuan era and its influence", "Sino-French culture and art rendezvous-Emperor Kangxi and the Sun King Louis 14 special exhibition". Three symposiums were held to coincide with the "Ten Quan Gan" held in the Palace Museum, Taipei, on 2013.
【作者单位】: 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
【分类号】:G269.2
【正文快照】: 2013年11月9-10日,由两岸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的“两岸故宫第四届学术研讨会”在我院成功召开。来自海峡两岸及香港、美国、加拿大、韩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90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院内外约140人旁听了会议。2009年两岸故宫博物院院长互访,达成了两岸故宫合作交流的八点共识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02怀抱古今[J];紫禁城;2007年12期
2 王昱辰;;梦回大清 乾隆老儿的珍宝花园[J];艺术与投资;2011年03期
3 ;如皋发现乾隆皇帝手谕[J];山西档案;1995年04期
4 龙玉存;乾隆皇帝“圣旨”落户档案馆[J];云南档案;2001年05期
5 孙淼;;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乾隆万寿庆典展[J];紫禁城;2007年10期
6 张露;;湖石深护径 园居求心恬——“乾隆花园古典家具与内装修设计展”营造的文化氛围[J];中国博物馆;2010年04期
7 房学惠;;旅顺博物馆藏清宫旧藏书画[J];收藏家;2001年08期
8 陈丽华,何翠媚;“乾隆大帝展”轰动芝加哥[J];紫禁城;2004年05期
9 庞兰倩(FrancescaMadden),李绍毅;我与“乾隆大帝展”[J];紫禁城;2004年05期
10 刘诺;高勇;;乾隆帝与雍和宫“腊祭”[J];北京档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方;王允丽;;由“乾隆大阅甲”的保护处理谈文物的修复标准[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榕;;静怡轩的建筑渊源及其复原设计[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黄崇文;;北京雍和宫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的性质和功能[A];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4 靳旭;;在博物馆科普工作中传播科学精神[A];以人为本促进科普场馆协调和持续发展——2004年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海南研讨会论文论文集[C];2004年
5 吕晓刚;;从文化遗产地的表象还原到内涵表达——浅析故宫博物院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发展[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6 欧阳宏;;故宫倦勤斋通景画虚拟再现[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冕 侯健美;大英博物馆午门展中国风情[N];北京日报;2007年
2 王连华;避暑山庄博物馆馆藏轿瓶赏析[N];中国文物报;2007年
3 孙闻;元代以来部分涉藏档案公布[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本报记者 朱凯;走近宫廷内的“神佛世界”[N];南京日报;2008年
5 高佳运;荆坪人的档案情结[N];中国档案报;2006年
6 赵力华;失传的王羲之《游目帖》被成功复原[N];中国文物报;2007年
7 孙闻;史实胜于诡辩[N];人民日报;2008年
8 见习记者 章鸽;三百年前巴黎市区图在汉“立体”重现[N];长江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邱宗山 通讯员 吴志国;打造文化新“地标”[N];廊坊日报;2008年
10 天移;雍和宫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的特色[N];中国文物报;2008年
本文编号:1456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456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