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试论我国《著作权法》中传播权的类型化整合

发布时间:2018-03-31 08:33

  本文选题:信息网络传播权 切入点:著作权法 出处:《中国出版》2013年21期


【摘要】:正我国著作财产权立法属于分散式立法模式。分散式立法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权项不具有技术中立性、权项之间易产生重叠和漏洞。一种解决之道是将著作财产权进行类型化整合为三大类,即复制权、传播权、演绎权。建议在具有公开性、传播性之共性的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播放权和网络传播权等权项之上构建一个技术中立、开放包容的"传播权"。传播权整合之后,值得进一步规定的是"不具有公开性质、不侵犯传播权的复制和演绎是著作权侵权的例外",这有利于实现在著作权扩张背景下的利益平衡。
[Abstract]:The legislation of property right in Chinese works belongs to the decentralized legislative model.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decentralized legislative model are that the right item is not technical neutral. One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to classify the property rights of works into three categories, namely, the right of reproduction,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right of deduction. The right to exhibit, the right to act, the right to play, the right to broadcast, and the right to spread on the Internet constitute a technology-neutral, open and inclusiv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Afte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it is worth further stipulating that "it is not public in nature." Not infringing on the reproduction and deduction of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is the exception of copyright infringement, which is conducive to achieving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pyright expansion.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基金】:南京大学985工程三期项目资助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昕;;数字图书馆涉及的著作权问题及其技术保护[J];实事求是;2008年02期

2 彭建军;李川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版权保护与限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3 李雪松;张丽萍;;高校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中信息网络传播权探讨[J];情报探索;2010年11期

4 杨静;;网络定时播放视频行为的司法认定探究[J];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04期

5 郝晋萍;;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保护[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刘世萍;;著作权法对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影响[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张振亮;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问题研究[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孙占利;;P2P文件交换的法律分析与思考[J];科技与法律;2006年02期

9 肖燕;;对图书馆界参与信息网络传播保护立法进程的回顾与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年02期

10 蔡屏;;浅谈数字图书馆侵犯著作权问题[J];情报杂志;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德成;;试论网络环境中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A];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论坛暨2001年年会集[C];2001年

2 徐伟奇;;印刷电路板的法律研究[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3 田子军;;论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侵权的责任——通过网络扩散破译他人权利保护信息[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俞竹君;王智;伍烈尧;;关于一稿多投的法律思考[A];学报编辑论丛(第六集)[C];1996年

5 廖彩荣;康兰媛;;著作权法视野下的编辑加工[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三集)[C];2005年

6 谢冠斌;周应江;;标准的著作权问题辨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7 李娟;宋淑云;王薇;;著作权法与科技期刊著作权概述[A];编辑学报(2009年增刊)[C];2009年

8 赵庆菊;;论数据库的著作权法保护及合理使用[A];图书馆与西部大开发[C];2002年

9 王月琴;;数字图书馆条件下著作权人的版权保护问题[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翁才林;;中国著作权法体系与TRIPs之比较[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雪梅 郭铭华;张抗抗委员提案建议 修改著作权法细化信息网络传播权[N];黑龙江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邹韧;互联网呼唤游戏规则[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延生邋实习记者 陈羽洁;“克隆”的店面[N];中国企业报;2007年

4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吴园妹;作品权利流转带来利益分配冲突[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5 法律工作者 梁德荣;不应对“山寨”网站网开一面[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李扬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扩大广播权规定 破解信息网络传播权困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许继学;校园网传播影视作品是合理使用吗?[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8 胡唯嵘;信息网络传播权案初探[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郭林虎;恶搞是不是侵犯著作权的行为?[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杨傲多;音乐播放的免费时代将告结束[N];法制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皓;多元视角下的著作权法公共领域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王兰萍;近代中国著作权法的成长(1903—1910)[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张世柱;数字时代网路环境中合理使用原则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肖燕;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1年

5 邵小平;著作权刑事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幸大智;中国内地与台湾地区知识产权法制的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毕荣建;论发表权[D];吉林大学;2009年

8 蒋廷瑶;数字化环境下中国著作权的刑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何悦;网络著作权侵权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周天泰;知识产权融资的法治研究与建议[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军;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D];四川大学;2006年

2 陈嫒琳;P2P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陈坚;试析视频分享网站的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应学斌;侵权法上的作为义务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田宏果;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问题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曲辰冬;台湾地区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曾小华;信息网络传播权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D];南昌大学;2007年

8 付莉苹;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赔偿路径探究[D];华侨大学;2012年

9 宗巍;论信息网络传播权[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周计伟;试析信息网络传播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本文编号:1689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689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a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