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现
本文选题:写生 切入点:美术作品 出处:《美术观察》2013年09期
【摘要】:正在时代的"现场"——全国写生美术作品展于2013年7月29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展览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市黄胄美术基金会协办。"写生"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写生"的概念具有复杂性和多义性的特征,同样也在中国近代美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康有为、陈独秀、蔡元培、徐悲鸿为代表所倡导的"美术革命",呼吁引进西方现代的科学观念,倡导绘画中的写实主义,更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历程中,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中国美术家一以贯之地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着眼社会发展进程,尊重美术发展规律,以"写生"的
[Abstract]:The "scene" of the times-the national exhibition of sketching art works was held at the Chinese people's Revolutionary military Museum on July 29, 2013. The exhibition was sponsored by the Chinese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rts, the China Art Association, and the Central Art Museu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Fine Arts. Beijing Huangzhou Art Foundation. "sketching" has a deep historical origin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art. The concept of "sketching"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ity and multiplicity. It has also left a deep impression on the road of modern Chinese art, which is called "the revolution of fine arts" advocated by Kang Youwei, Chen Duxiu, Cai Yuanpei and Cai Yuanpei, and called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western scientific concepts. Advocating realism in paint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art. In the 6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o Zedong's "speech at Yan'an Literature and Art Forum", Chinese artists consistently adhere to the "two as the" direction, the "double hundred" policy, focus 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 respect the law of art development, "sketching"
【分类号】:J2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素丽;;鲁迅与中国现代美术转型[J];艺术广角;2011年01期
2 本刊编辑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在京隆重开幕[J];中国美术;2011年04期
3 王进;;写生对20世纪中国画写实观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杨参军;章晓明;;西溪闲林——陶文杰风景油画小品点评[J];美术之友;2007年06期
5 许敏;;浅析美术创作中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性[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Z2期
6 张桐t@;;寄情五岳山水间——全国青年美术家“画说五岳”走进衡山写生行[J];荣宝斋;2009年06期
7 吴涛毅;;红色写生之旅系列报道之二 中国美协“红色之旅”创作写生团赴延安采风[J];美术;2010年08期
8 沐沐;;倡导绿色生活 共建生态文明 全国美术作品展在京举办[J];生态文化;2009年03期
9 张桐t@;;寄情三山五岳间——记中国青年美术家“画说三山五岳·走近恒山”写生行[J];美术观察;2011年03期
10 张桐t@;;寄情三山五岳间——记中国青年美术家“画说三山五岳”走近恒山写生行[J];美术;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浦玉生;;中国古代水浒木刻画研究[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卢晓利;;信息时代的美术教育观[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3 聂维斌;;艺术与现代技术的整合——关于电脑美术现状与发展的思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缪印堂;;漫画传播三题[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5 鲍江良;李政;;谫论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和民族特征[A];“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文集[C];2004年
6 姚爱强;;略论“和谐”意识在中华造物设计中的体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王军;;中国古代农耕图像初探[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8 李阐;;漫画是个鸟[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9 刘路喜;;有感而发[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10 刘德龙;;遵循修复原则,提高科技含量[A];传统装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派记者 李培 通讯员 郭小宁;广东画家获奖占半壁江山[N];南方日报;2008年
2 记者 刘伟 贾辉;我省美术作品晋京展开幕[N];黑龙江日报;2009年
3 记者 张晶晶;全国美展港澳台邀请展亮相汕头[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实习生 张洁邋记者 黄华;西部大地情美术作品展评奖揭晓[N];云南日报;2008年
5 任晶晶;以优秀的美术作品表现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N];文艺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段泽林;“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揭开神秘面纱[N];中国艺术报;2009年
7 于烈;澳门艺术博物馆藏澳门美术作品展在京举行[N];文艺报;2009年
8 晓枝 王瑶;名也不副 力也难及[N];人民日报;2010年
9 ;《千钧一箭》引领万箭齐放[N];四川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朱小钧;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京开幕[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先岳;写生与新山水画图式风格的形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徐立;20世纪前期(1912-1937)上海粤籍美术家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李强;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的纺织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于洋;激变与守护的现代求索[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 刘文洁;百年山水之窥[D];中国美术学院;2007年
6 曹建华;山水画画法嬗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封钰;刘海粟早期美术思想解读[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8 颜榴;印象派与20世纪中国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9 吉春阳;秦宣夫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董立军;中国古代造像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立丰;中国现代美术大众化思潮的兴起[D];四川大学;2004年
2 杨建;新中国十七年美术中的女性形象[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汤宇;“新美术”源流初探[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高希传;建国后美术作品中的天安门图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吴何中;山水画个性化符号与写生[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6 郭禹池;论山水画写生与“搜妙创真”的关系及当代意义[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7 杨子;“文革”时期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运作机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8 金灿;真景山水画与中国现代山水画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9 李新娟;工笔花鸟画的“意境”追求[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余本庆;殊途同归[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690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690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