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陵博物馆建筑节能研究
本文选题:土遗址 + 地下博物馆 ; 参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 我国历史悠久,遗址、文物众多,其中不乏敦煌莫高窟、帝陵等土遗址。土遗址是指人类活动遗留下的由土和以土为主的遗迹和遗物。其主要形式包括古城、关隘、陵墓等。土遗址保护展示建筑的节能研究目前在国内还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具有深厚的挖掘潜力。博物馆形式是目前土遗址保护展示要求的普遍模式。 博物馆建筑作为公共建筑,为了适应保存地面原有历史环境和遗址保护展示的需要,博物馆建筑向地下延伸。汉阳陵博物馆包括汉阳陵地下博物馆和考古陈列馆,其中汉阳陵地下博物馆是我国文物保护展示建筑形式的新探索。土遗址在地下埋藏千年之久,室内环境已与室外环境差别甚大,经过开挖、建设等过程,对土遗址存在一定的危害。保护土遗址,首先要模拟其生存、保护的环境,建筑内部必然要使用各种设备来辅助,其能源消耗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汉阳陵博物馆独特的建筑设计以及展示设计,是博物馆形式的一种突破性尝试,对其建筑能耗以及建筑热工性能分析研究,是对土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的探索,是对公共建筑节能研究的一种新的挑战,是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汉阳陵博物馆是我国在探索土遗址的保护展示过程中的一种积极地成功的尝试。那么,汉阳陵博物馆建筑的节能性能分析则是对该尝试的一种验证。 本课题以汉阳陵地下博物馆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汉阳陵地下博物馆建筑的节能性能。在保护文物、土遗址的前提下,分析该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对建筑能耗进行软件模拟研究,对比建筑实际能耗分析,判断建筑的节能性能。并进一步探索封闭环境下土遗址保护展览建筑的节能措施,提出合理性的建筑节能建议,挖掘建筑节能潜力。 本文重点针对汉阳陵地下博物馆围护结构进行了节能性能研究,包括建筑基本参数的确定,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计算,利用DOE-2软件对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了模拟,对比参考建筑判断建筑节能性能。为了充分说明汉阳陵地下博物馆的节能状况,通过实际调研,对地下博物馆进行建筑能耗分析,得出地下博物馆在节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由此拓展至土遗址博物馆建筑的节能设计建议,为未来土遗址博物馆的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了借鉴。
[Abstract]: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sites, cultural relics, including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Mausoleum and other earthen sites. Earthen sites refer to the remains and relics of earth and earth-based left over from human activities. Its main forms include ancient city, pass, mausoleum and so on.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energy saving of earth-site protection and display building is a new research subject in China, which has deep excavating potential. The form of museum is the universal mod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isplay of earthen sites. As a public building, museum buildings extend underground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preserving the original historical environment on the ground and protecting the ruins. Hanyang Mausoleum Museum includes Hanyang Mausoleum Underground Museum and Archaeological Gallery. Earth sites have been buried undergroun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indoor environment has been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outdoor environment, after excavation, construction and other processes, there is a certain degree of harm to earthen sites. In order to protect earthen sites, we must first simulate their existence,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must use all kinds of equipments to assist them.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a new challenge to us. The uniqu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display design of Hanyang Mausoleum Museum is a breakthrough attempt of museum form. It is a new challenge to the research of energy conservation of public buildings and a part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work in our country. Hanyang Mausoleum Museum is an active and successful attempt to explore the protection and display of earthen sites in China. Then, the energy-sav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Hanyang Mausoleum Museum is a verification of this attempt. This topic takes Hanyang Mausoleum Underground Museu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mainly analyzes the energy saving performance of Hanyang Mausoleum Underground Museum building. On the premise of protecting cultural relics and earthen sites, the thermal parameters of the enclosure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are analyzed, and the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s studied by software simulation, and the energy saving performance of the building is judged by comparing the actual energy consumption analysis of the building.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energy saving measures of the earth site protection exhibition building under the closed environment, put forward the reasonable building energy saving suggestion, excavate the building energy saving potential. In this paper, the energy saving performance of the enclosure structure of Hanyang Mausoleum Underground Museum is studied, includ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basic building parameters, the calculation of the thermal parameters of the enclosure structure, and the simulation of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the enclosure structure by using DOE-2 software. Compare the reference buildings to judge the performance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In order to fully explain the energy saving situation of Hanyang Mausoleum Underground Museum, through actual investigatio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underground museum is analyzed,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Underground Museum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energy saving. Therefore, it can be extended to the energy saving design of earthen ruins museum, whi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building energy saving design of earthen ruins museum.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U20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平;陈志龙;李居西;;汉阳陵帝陵地下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探析[J];工业建筑;2008年07期
2 王澍;LILY;贾方;;满载岁月之舟——宁波博物馆[J];缤纷;2009年09期
3 章小星;;北京汽车博物馆:浓缩汽车历史[J];China Auto;2009年Z1期
4 王裕昌;博物馆建筑的若干理论思考[J];社科纵横;2004年06期
5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J];城市环境设计;2010年Z2期
6 常怀生;;日本现代博物馆建筑[J];世界建筑;1989年06期
7 阳洋;信息化与艺术化——信息时代西方博物馆建筑外部形态特征解读[J];建筑知识;2002年04期
8 谭逻松;园林式博物馆建筑利与弊[J];中国博物馆;2001年04期
9 朱晓东;;青州市博物馆[J];建筑创作;2007年12期
10 ;杭州吴山博物馆设计方案[J];建筑创作;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彤;;博物馆建筑中的场所理念[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明华;周启娟;;浅谈博物馆环境的营造[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3 项隆元;;中国博物馆建筑的百年回顾与分析[A];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4 李莹莹;曹军骥;李库;;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定量评价汉阳陵地下遗址厅的空气渗漏情况[A];第十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5 陈波;李库;;汉阳陵考古遗址现场文物的保管和保护工作[A];继承 发展 保护 管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纪念集[C];2010年
6 蓝志龙;;欠发达地区博物馆建设刍议[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7 葛金根;;对博物馆陈列的思考[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8 刘凯昌;刘志武;;森林博物馆建设的回顾与展望[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1)[C];2005年
9 朱广宇;;传承与超越—博物馆建筑设计评析[A];2005年度山东建筑学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王觅;闫增峰;;汉阳陵地下博物馆防结露分析研究[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文钠;从“黛瓦”看博物馆建筑意义的来源[N];中国文物报;2010年
2 李耀中;如何营造令人满意的博物馆建筑[N];中国建设报;2003年
3 意飞;美国加拿大的博物馆建筑和设计[N];中国建设报;2003年
4 陆建松;浅议博物馆建筑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程序[N];中国文物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崔波;与君初相识 犹如故人归[N];中国文物报;2008年
6 张慧国;博物馆:一切皆有可能[N];中国文物报;2008年
7 樊一;建筑与陈列的和谐统一[N];中国文物报;2002年
8 记者 郭桂香 特约通讯员 庞博;汉阳陵博物馆“文物保护环境监测系统”通过专家验收[N];中国文物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魏晓霞;金沙遗址博物馆,保护与服务如何并行不悖[N];中国旅游报;2007年
10 孙伊斌;大连老虎滩邢良坤个人艺术博物馆建成[N];中国企业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鹏飞;中国博物馆建筑发展中文化属性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鞠叶辛;文化消费与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宋江涛;珠三角地区当代博物馆设计的地域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孙淼;中国艺术博物馆空间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周飞强;博物馆的悖论[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6 薛军伟;艺术与博物馆[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7 孟庆金;现代博物馆功能演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赵文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静;汉阳陵博物馆建筑节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毅;对博物馆建筑中的地域性符号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雅雅;当代博物馆建筑艺术性展示空间尺度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耀峰;地铁振动对博物馆建筑及文物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邓世维;广西民族图形在生态博物馆建筑局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周懿;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郭凡;博物馆建筑的观众人数指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郑聪;博物馆建筑公共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9 蔡子为;以展示陈列为主导的自然博物馆使用功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樊俊喜;汉阳陵生态修复过程中景观要素表达形式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36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836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