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某综合性职业学院学生艾滋病KAP调查及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7 09:35

  本文选题: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流行病学研究 ; 参考:《泰山医学院》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 了解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在校大中专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度,及时发现艾滋病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为综合性职业院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背景资料和理论依据。 方法 依据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8年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结合有关资料设计了调查表,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艾滋病基本知识、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和对艾滋病人的看法及态度、性行为等。采用匿名、自填问卷的方法收集资料,然后用excel进行汇总,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调查1162人,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88.047%,知识掌握程度大专学生高于中专学生(P0.01),医学生高于非医学生(P0.01),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P0.01),家庭收入低的学生高于家庭收入高的学生(P0.01)。对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态度正确率为54.04%,其中大专生高于中专生(P0.01),家庭收入低的学生高于家庭收入高的学生(P0.01)。87.69%被调查的学生没有过性行为。获取艾滋病知识最主要途径是广播电视、书刊报纸、宣传和展览及网络,分别占86.40%、81.15%、69.97%和67.12%;其次是同学朋友、教师授课、其它和专题讲座等,分别占43.72%、38.04%、26.42%和24.87%。学生最想了解的艾滋病知识为如何预防和其传播途径,分别为86.32%和77.11%。在校学生倾向的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为广播电视、互联网、书刊报纸和医生,分别占64.37%、62.91%、56.63%、49.23%,其次是宣传展览、专题讲座、教师授课、同学朋友和其它途径。年龄、性别、专业是艾滋病认知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认知,但同时对AIDS还有着许多错误的认识,从而导致对AIDS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建议学校在今后更加科学系统地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艾滋病知识,树立正确的对待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的态度,有效地预防艾滋病的流行。
[Abstract]:Purpose To understand the awareness of AIDS among the students of Zaozhu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find out the deficiency of AIDS health education in time, and to provid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work of AIDS health education in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colleges.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 jointly developed by the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Committee for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2008 and relevant information, the questionnaire is designed, which includes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s surveye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AIDS, The main ways to acquire AIDS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s AIDS patients, sexual behavior and so on.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by anonymous and self-filled questionnaire, and then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excel statistical software package SPSS 13.0. Result The total awareness rate of basic knowledge of AIDS was 88.0477.The degree of knowledge mastery among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he medical student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non-medical students, the higher grade students were higher than the lower grade students, and the students with low family incom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with high family income. The correct rate of attitude towards HIV / AIDS patients was 54.04, in which the students with lower family incom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with high family income, and 87.69% of the students surveyed had no sexual behavior. The main ways to acquire AIDS knowledge were radio and television, books and newspapers, propaganda, exhibition and network, which accounted for 86.40% and 67.12%, respectively, followed by friends, teachers, lectures, other lectures, and so on, accounting for 43.722% and 24.87% respectively. The most important knowledge students want to know about AIDS is how to prevent it and how to spread it, 86.32% and 77.11% respectively. The methods of acquiring AIDS knowledge were radio and television, internet, books, newspapers and doctors, which accounted for 64.37, 62.91and 56.6349.23 respectively, followed by propaganda exhibition, special lectures, teachers' lectures, classmates' friends and other ways. Age, sex and specialty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V / AIDS awareness and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s HIV / AIDS patients. Conclusion Students have a certain knowledge of AID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wrong understanding of AIDS, which leads to the existence of certain fear of AID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chool should help students to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AIDS in a more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way in the future, establish a correct attitude towards AIDS patients and people infected with HIV, and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spread of AIDS.
【学位授予单位】:泰山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1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多双;朱宗明;余元华;熊晓红;叶临湘;;十堰市城郊乡镇骨干人群和农民艾滋病相关KAP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09期

2 唐智;;某区人群艾滋病KAP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04期

3 闫云燕,邓凯军;洛阳市居民与性病艾滋病相关的KAP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3年01期

4 王晓锋,保天行,吴锦屏,张杰,杨宇;云南省男性医务人员吸烟、控烟KAP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年10期

5 王晓锋,张杰,吴锦屏,保天行,杨铨,杨宇;云南五地区卫生机构吸烟的现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2年03期

6 王书梅,崔红伟,吕银妹;中学生有关吸烟问题的调查分析及干预需求[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8年06期

7 黄琼;柳州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0年02期

8 贺爱诚,韦燕,安冬,马少文;贵州省4所中学控烟知识KAP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1998年03期

9 江萍!200050,赵根明,孙建平;上海市长宁区社区人群高血压和高血脂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的KAP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1年08期

10 王豫穗;大中专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促进项目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危剑安;;发挥中医药优势,应对艾滋病挑战[A];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22分会场——“中医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危剑安;;发挥中医药优势,应对艾滋病挑战[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林志光;;对艾滋病病人实行医疗救助的思考[A];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学术年会暨2007年当代浙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潘金丽;徐立然;;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艾滋病腹泻[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谢天胜;吴南屏;;社区艾滋病防治新模式的探索-浙江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研究项目介绍[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朱娟;王克林;;艾滋病证相关生物学基础研究初探[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王国华;张红芳;;艾滋病犯罪人的医学管理现状及思考[A];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学术年会暨2007年当代浙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滕龙;;临床实验室检测艾滋病病人标本存在的若干问题[A];2007年浙江省医学检验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伍树明;;垫江县艾滋病防治现状与对策[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10 陈秀敏;田爱玲;刘静静;;火罐在艾滋病发热病人中的应用及辨证施护[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姚琳 王燕;媒体应用平视视角参与艾滋病报道[N];广西日报;2005年

2 记者 姚琳;我区艾滋病感染趋势不容忽视[N];广西日报;2005年

3 记者 冯立中;安徽防艾重点县推广“养鸡康体”行动[N];健康报;2010年

4 费茂华;中医药给非洲艾滋病病人带来希望[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指导专家 解放军302医院感染一科主任医师 周志平 记者 黄显斌;切断艾滋病感染三途径[N];医药导报;2006年

6 付洪军;艾滋病感染者逾九成为青壮年[N];珠海特区报;2007年

7 记者 曾繁华;“染艾”老人逐年增多[N];柳州日报;2010年

8 记者 赵玉峰;借鉴中医先进技术 不断提高救助水平[N];临汾日报;2011年

9 记者 李杰斌邋实习生 宋立;艾滋病病人就医分娩有补助[N];桂林日报;2008年

10 卫新;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呈上升趋势[N];保健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晓晖;武汉市中学生教育与防止艾滋病扩散的政策和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徐晶;以社区为基础有效发现和管理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模式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超然;青春期艾滋病孤儿污名应对与创伤后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德;艾滋病中医辨证特点与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王俊杰;动力学模型在我国艾滋病五类高危人群传播规律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6 Walid Bin Hosain;中国与孟加拉国艾滋病预防策略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郭浩岩;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疫情变化分析及防治经费分配与利用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8 张万方;艾滋病中医证候及生存质量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刘颖;北京地区男男性接触者(MSM)艾滋病症证分布规律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10 武锋;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农村地区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星梅;大学生艾滋病的KAP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伟;河北省县级城镇部分流动人口艾滋病KAP调查及综合性干预措施效果评价[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3 曲彤薇;浙江省两市农村居民艾滋病认知情况的调查[D];浙江大学;2010年

4 茅乃玲;依托社区和家庭网络开展社区吸毒人员艾滋病综合干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5 康丽娜;山西省不同人群艾滋病歧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房蛟飞;五家戒毒场所艾滋病防治现状及对策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7 张留;安徽省某地区农村家庭主妇参与式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8 姜思宇;从个人和家庭层面分析艾滋病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D];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2010年

9 李雪华;武汉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性病、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史晟P";四川省宁南县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00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900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6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