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行人流疏散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6 03:33

  本文选题:行人流 + 疏散动力学 ; 参考:《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高层建筑、大型的体育场馆、购物中心、车站、会展中心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不断的涌现,近年来火灾、人员踩踏等事故的频繁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在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公众聚集场所内人群的安全疏散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已成为当前公共安全和消防安全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对人群安全疏散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在现有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疏散元胞自动机模型,分别对几种典型的公共场所内行人的紧急疏散进行了数值模拟,进而探讨了不同参数对疏散动力学的影响。全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考虑楼梯出口的瓶颈效应,引入行人选择最佳出口策略和延滞时间,建立了行人流疏散仿真模型,对回形教学楼层内人员疏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行人在疏散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现象,如拥挤、堵塞、快即是慢效应等,并讨论了疏散时间、楼梯出口宽度及走廊宽度等系统参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楼梯出口的对称分布更有利于人员的紧急疏散,这为行人安全疏散管理及建筑物走廊的设计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2)考虑地铁出口大厅内的结构设置,建立了元胞自动机行人流疏散模型,对出口大厅内人员疏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疏散时间、出口宽度、检票出口通道长度和宽度等系统参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检票出口通道宽度d2时,对疏散时间的影响较小,这为地铁出口大厅出口的设计及行人流紧急疏散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考虑行人的亲情互助行为,建立了房间内行人流疏散元胞自动机模型,数值模拟发现了堵塞、不连贯、聚集、返回等典型的疏散现象,并针对五种疏散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当行人单自疏散时,疏散效率最高。当出现亲情互助行为时,疏散效率较低。因此,在疏散过程中行人应尽量各自疏散到安全区域,避免慌乱寻找、等待、返回等行为发生。 总之,本文针对几种典型的公共场所内行人的紧急疏散,建立了相应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数值研究得到了一些有实际意义的结果。在本文的最后,我们对行人流疏散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做了分析和展望。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s speeding up, a large number of high-rise buildings, large sports venues, shopping centers, stations,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s and other crowded public places continue to emerge.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fires.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accidents such as stampede caused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In the case of fire, earthquake and other emergency situations, the safety evacuation of people in public gathering places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of the society, and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the field of public safety and fire safety.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to study the safety evacuation of people. Based on the existing cellular automata models, a more realistic model of evacuation cellular automata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emergency evacuation of several typical public places is carried out. Furthermo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evacuation dynamics is discussed. The main work of this paper is as follows: 1) considering the bottleneck effect of staircase exit, introducing the best exit strategy and delay time,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pedestrian flow evacuatio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evacuation process in the floor of the teaching building is simulated numerically. The typical phenomena of pedestrian evacuation, such as congestion, fast or slow effect and so on, are obtain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ystem parameters such as evacuation time, stairway exit width and corridor width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mmetrical distribution of stairway exits is more conducive to emergency evacuation, which provides some useful reference for pedestrian safety evacu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design of building corridors. (2) considering the structure of subway exit hall, a cellular automata evacu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evacuation process of the exit hall is simulated numerically, and the evacuation time and exit width are obta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stem parameters such as the length and width of the exit channel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width of the exit channel is D2, it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evacuation time. This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design of exit hall exit of subway and emergency evacuation management of pedestrian flow. (3) considering the behavior of family and mutual help of pedestrians, the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of evacuation is established. The typical evacuation phenomena, such as clogging, discontinuity, gathering and returning, are foun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five kinds of evacuation conditions are discussed in dep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vacuation efficiency is the highest when the pedestrian is evacuated. When the behavior of kinship and mutual help occurs, the efficiency of evacuation is low.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evacuation, pedestrians should evacuate to the safe area as far as possible to avoid panic seeking, waiting, returning and other behaviors. In a word, the cellular automata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the emergency evacuation of several typical public places, and some practical results are obtained from the numerical study.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we analyze and prospect the theory of pedestrian evacu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O2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永淇;白克钊;邝华;孔令江;刘慕仁;;教室内布局对人员疏散影响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岳昊;邵春福;姚智胜;;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行人疏散流仿真研究[J];物理学报;2009年07期

3 吴可非;邝华;孔令江;刘慕仁;;元胞自动机FI和NS交通流混合模型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4 钱鑫;吴晓军;张甜甜;易宇;;求解关键路径的元胞自动机算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5 白乐乐;;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矿井火灾人员逃逸仿真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6 任书君;汪波;欧阳朝辉;;基于Agent和元胞自动机的人员疏散过程建模与仿真[J];福建电脑;2011年02期

7 王福来;;一种基于误差快速扩散元胞自动机的加密技术[J];物理学报;2011年06期

8 郑容森,谭惠丽,孔令江,刘慕仁;转道概率和超车视距对交通流的影响[J];广西物理;2005年02期

9 郑容森;谭惠丽;秦继民;;二维伊辛模型相变临界现象的元胞自动机模拟[J];大学物理;2005年11期

10 朱刚;马良;;多目标函数优化的元胞蚂蚁算法[J];控制与决策;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方;陈杰;陈文颉;朱琳;;元胞自动机及其在兵力推演中的建模与仿真[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应尚军;魏一鸣;蔡嗣经;;元胞自动机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3 张林;王绍青;叶恒强;;铁素体晶粒形核与生长的元胞自动机模拟[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刘泓;王慧;张晋;郑民;;基于一维元胞自动机的双跟驰模型[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陈军华;赵凛;张星臣;;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的交通流模拟研究进展[A];第10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汤建影;黄瑞华;;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群体决策过程仿真[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王佩玲;;负压吸引器行人流术临床总结[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8 黄志鹏;石琴;;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综述[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第7卷)——'2005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5年

9 周涛;周佩玲;汪秉宏;杨春霞;蔡世民;;元胞自动机用于金融市场建模[A];全国复杂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二)[C];2005年

10 刘松涛;杨绍清;周晓东;;元胞自动机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D 光电信息处理技术专题)[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茆雷磊 胡创伟;台北的秋雨挡不住游行人流:“反军购、救台湾!”[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2 陈耘;行人闯红灯 不仅仅关乎文明[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滕朝阳;由违法行人的血得到的教训[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7年

4 楠竹;疑似幼女堕胎胎儿该不该作为证据保留[N];检察日报;2004年

5 宫希魁;扩成“屋檐路”不是好办法[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6 ;少女人工流产人数剧增[N];中国妇女报;2004年

7 周正开;解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几点建议[N];楚雄日报(汉);2006年

8 刘奇 辛苑薇;邰武淳:容易满足的手机零售老大[N];就业时报;2007年

9 记者 刘俊;人气“十一”爆发 车市重燃信心[N];广州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严钰;要开店?巧选址![N];民营经济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平萍;元胞自动机原理及其在密码学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2 邝华;基于潜意识效应和行为分析的行人流动力学建模及相变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李捷;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金融市场建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李健;考虑环境信息和个体特性的人员疏散元胞自动机模拟及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岳昊;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行人流仿真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赵道亮;紧急条件下人员疏散特殊行为的元胞自动机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马剑;相向行人流自组织行为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郝庆一;基于并行格子气方法的单向行人流复杂动态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朱诺;基于视频检测和元胞自动机的人群疏散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10 马佩杰;集群运动的同步及其在行人流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鹏涛;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新型图像压缩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陈沂川;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轨道交通流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罗慧军;基于混沌元胞自动机的图像加密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4 黄志德;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行人流疏散模拟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丽;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体育场单向行人流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井长青;神经网络与元胞自动机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7 熊胜辉;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快速路交通流建模与仿真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8 梁振燕;用元胞自动机模拟学习者行为和行人流疏散现象[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宗慰;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虚拟企业伙伴优化选择多代理系统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10 吴继梅;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电路故障传播建模与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35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935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e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