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数码交互艺术创作论

发布时间:2018-06-03 23:45

  本文选题:数码交互艺术 + 概念定义 ; 参考:《上海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摘要】:数码交互艺术是一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艺术形式,因其年轻,在艺术领域中尚不算主流甚至被视为异类。但在计算机成为应用最为广泛工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数码交互艺术正以其蓬勃发展的姿态成为艺术及公共展示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其无疑将会成为最引人注目和最为公众接受的艺术形式。因此,,讨论和研究数码交互艺术的创作方法将是或已经成为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本文不仅参考了大量国内外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与文献资料,而且作者亦亲身观摩和参与了诸多国内外数码交互艺术的重大展览与学术交流,以大量数码交互艺术的创作实践为基础,探讨了与数码交互艺术创作相关的若干问题。诸如当下存在诸多疑问的数码交互艺术概念定义与界限划分:通过技术分析从本质上梳理出了数码交互艺术的研究对象;尝试定义了该专业的学科矩阵和知识结构的组成,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创作思维与实现方法;又从创作者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数码交互艺术评价标准,试图帮助业外人士及观众解读这一类作品;最后分析了数码交互艺术创作的方向和趋势,并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对该专业的教育和培养模式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论述的部分问题虽在国内外书籍中被提及多次,但始终处于悬而末决的状态,因此作者试图以自身创作实践为基础对这些问题给出切实的答案。而其他部分如创作研究对象、学科定义、创作思维等则是在相关研究中首次提出并加以论证,希望可以对数码交互艺术理论研究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Abstract]:Digital interactive art is an art form ris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Because of its youth, it is not still the mainstream in the field of art and even regarded as an alien. But under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tools of computer, the digital interactive art is becoming an art and public display with its vigorous developmen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rms. It will undoubtedly become the most noticeable and most popular form of art. Therefore, it will or have become a very meaningful work to discuss and study the creative methods of digital interactive art.
This paper not only refers to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and literature, but also has personally observed and participated in a number of major exhibitions and academic exchanges of digital interactive art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creation practice of a large number of digital interactive art, som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interactive artistic creation of digital code are discussed. There are many questions about the definition and demar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digital interactive art. Through technical analysi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digital interactive art is combed in essenc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discipline matrix and knowledge structure of the major is defin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reative thinking and realization method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author's point of view is raised. The corresponding digital interactive art evaluation standards are made to help people and spectators to interpret this kind of work. Finally, the direction and trend of digital interactive art creation are analyzed, an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ode of the major are given in this development background. Some of the problem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books. It has been mentioned many times, but it is always in a state of suspension. Therefore, the author tries to give practical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on the basis of his own creative practice. The other parts, such as the object of research, the definition of the subject, the creative thinking, are first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 in the related research, hoping to study the theory of digital interactive art. It plays a substantial role in promoting.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110.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玉刚,范辉;论计算学科方法论的作用及构建[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姚屏,杨永;约束法则下易用性设计的实现[J];包装工程;2004年06期

3 彭国华,杨君顺,陈红娟;分析行为管理学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5年03期

4 杨君顺;李璐;;产品设计中PAP评价体系的构建[J];包装工程;2005年06期

5 熊兴福;曲敏;张峰;;产品设计中的形态创意[J];包装工程;2005年06期

6 沈凤明;朱礼智;;人记忆特性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的研究[J];包装工程;2006年05期

7 于东玖;吴晓莉;;设计中易用性原则与情感的关系[J];包装工程;2006年06期

8 陆虹;王刚;;快乐的情感在产品设计中的表达[J];包装工程;2007年10期

9 朱学燕;;艺术心理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审美表达[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5期

10 张海玉;;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昭顺;;计算机教育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的作用[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周红宇;许开强;;关注生活探析设计创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徐永成;徐俊;;现代产品艺术设计中心理学因素的影响[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李春富;吴磊;;科技展示创意产业之思维与方法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王震亚;刘和山;;谈人机交互原理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高岩;陶晋;洪华;;行动引导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7 吴明;黄薇;卢纯福;;硬软结合的信息产品界面设计[A];2004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何颂飞;张娟;;产品的交互与体验设计的建立——用户心理经验和产品功能预设的结合[A];2005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宫浩钦;;从椅子说设计——以一种社会学的视角[A];2005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李艳;李月恩;;计算机输入设备的人性化设计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柯清超;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方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方良;产品的意义阐释及语意构建[D];东南大学;2004年

4 刘子川;“后现代”转向中的工业设计观[D];东南大学;2005年

5 海军;现代设计的日常生活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6 孙菁;基于意象的产品造型设计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许占民;产品风格约束的计算机辅助形态设计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谭征宇;面向用户感知信息的产品概念设计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周博;行动的乌托邦[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10 覃京燕;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旭;绘画的节奏[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谢慧峰;油画创作个性的当代意义[D];山西大学;2003年

3 崔本顺;基于顾客价值的体验营销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4 赵玉鹏;面向对象方法论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5 刘伟强;数控机床人性化设计技术及其在ICAID系统中的实现[D];湖南大学;2004年

6 杨足;老年人使用的家电的人机界面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04年

7 赵超;信息技术背景下设计的消解与重构——被解构的设计权力话语[D];清华大学;2004年

8 国莹;认知心理学与网络课程中的视觉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洁;产品语义与消费者认知心理[D];东华大学;2005年

10 王志远;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D];广西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74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1974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c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