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发展史中的“软雕塑”
[Abstract]:As a kind of sculpture art field, soft material sculpture, also called "soft sculpture", is becoming popular as a new kind of sculpture creation material and technique. However, more than a decade ago, the domestic sculpture circles rarely dabbled in "soft sculpture", and generally equated it with "folk art" and "fiber art" and dissociated themselves from the edge of the field of sculpture art. Only in recent years began to appear on the major domestic exhibitions gradually, and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Compared with the domestic sculpture industry, the "soft sculpture"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s been developed for nearly a century, although it is not as widespread as the extensive use of metal materials by American sculptors after World War II.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分类号】:J3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若惜;悱恻;;798雕塑之旅[J];青春期健康;2010年07期
2 ;特色/创新/硕果——装饰艺术、雕塑艺术学生作品点评[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乾钊;软雕塑[J];雕塑;1995年01期
4 杨奇瑞;;谈施海雕塑[J];艺术界;2007年04期
5 ;读空——郑路雕塑个展[J];东方艺术;2009年17期
6 施慧;;从边缘走进主流——当代软雕塑[J];中国美术;2010年03期
7 ;为繁荣中国的雕塑艺术——集结与开进——小议“北京青年雕塑家作品联展”[J];雕塑;1998年04期
8 黄琳;;林松 雕塑被市场忽略了[J];艺术与投资;2006年12期
9 吉芬;一路壮歌唱大风——论孙霁岷的雕塑艺术[J];美术;2003年09期
10 江滨;大象无形——解读张燕根的雕塑艺术[J];中外文化交流;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彦红;王静;王顺辉;;雕塑艺术中的形式问题[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韩起文;;论“灯光雕塑”[A];海峡两岸第十三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6年
3 于小平;;后现代情境中的当代中国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马_g;;绘画审美中的视觉形式——谈整体与简化[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5 郭亚男;;现代城市雕塑的色彩空间[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郭沫若;;关良艺术论[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7 黄勇;;关于雕塑教育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8 沈同衡;;立体漫画 ——张希和的泥陶作品[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9 陈培一;;“雕塑批评”之我见——试论雕塑艺术批评的标准问题[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聂维斌;;艺术与现代技术的整合——关于电脑美术现状与发展的思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咏梅 高芳;“青城杯”内蒙古第二届雕塑艺术展开展[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苏海强;文博会留给雕塑艺术想象空间[N];深圳商报;2006年
3 肖敏;让雕塑“站起来”[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蒲荔子邋实习生 段太彬;参展雕塑要求不黄色[N];南方日报;2007年
5 孟凡明;第二届中国长春国际雕塑大会落幕[N];吉林日报;2008年
6 记者 张建华 董馨;第八届中国长春国际雕塑展开幕[N];长春日报;2006年
7 殷双喜;发自内心的创新[N];中国文化报;2006年
8 邵大箴;力和美的交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9 记者 孟凡明;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揭幕[N];吉林日报;2006年
10 郑晓林;路易的雕塑我喜欢[N];嘉兴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立彬;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2 黎日晃(Lai Yat Fong);元代雕塑艺术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杨宝林;刘熙载书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陈艳;共性·个性·女性[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 张敢;绘画的胜利?美国的胜利?[D];中央美术学院;1999年
6 金哲弘;倪瓒山水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7 姜美先;朝鲜后期画家赵熙龙绘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8 耿明松;明代绘画史学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9 叶梅;晚明嘉兴项氏法书鉴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胡懿勋;中国古代人物画女性与儿童图像谱系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璐;从雕塑材料的发展看软雕塑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苏琴;从雕塑材料的发展看待软雕塑艺术[D];大连工业大学;2013年
3 刘雅丽;论雕塑的材质美[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4 张楠;中国当代雕塑色彩运用探索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王威;论佛教雕塑东来以后造像造型的根本变因[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馨欣;雕塑艺术传播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7 谭红梅;希腊化时期雕塑艺术中的创新与回望[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裴磊;景观雕塑设计及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王永杰;当今纤维艺术的发展趋势[D];天津美术学院;2007年
10 罗秀华;论雕塑艺术的道性[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382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2382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