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高校校史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24 20:30
【摘要】:高校校史简单来说就是高校的发展历史,它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一所学校组建、壮大、发展的曲折历程,是学校发展经验、教训、智慧等各方面的总结和积淀。校史所含内容丰富,包括了一个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思想、管理模式,还有校风、学风、教风,学校特有的大学精神、大学信念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等。校史本身承载着丰富确凿的史料和规律,包含着符合那所学校发展的独特经验,是一所学校发展所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近几年来,校史研究渐渐成为教育史学研究的新领域,各高校逐渐注重校史研究和开发,高校党政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校史在高等学校发展中的存史、资政、育人作用,比如为学校管理者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为学校长远发展提供文化基础等等。 与此同时,大学新校区校园历史文化底蕴缺乏、人文氛围不浓等问题随着我国众多高校新校区的建成使用而日益显得突出。在新校区学习、生活、工作的师生们一个突出的感受是新校区缺乏文化底蕴,找不到大学的那种文化范围,只是一个由钢筋混凝土堆砌而成的“现代化校园”。这固然与新校区建成时间不长,文化氛围形成要有个过程有关,但同样不能忽视的是我们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上存在的不足。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们在新校区建设时往往只重视物质环境建设,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文化环境建设。 校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和基础,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校史和校史研究。正如杨叔子院士所说:“只有背靠五千年,才能面向现代化”。因此,本文选择高校校史在加强和推进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和实现路径这一独特视角进行研究,在分析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提出对策的基础上,找到校史和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点,思考并提出高校校史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功能的路径,以期对解决困扰众多高校的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为导论部分。 主要阐述选择高校校史在推进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这一课题开展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评析。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出本文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第二章是对校史、校园文化、大学新校区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 首先对校史、校园文化、大学新校区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具体分析和阐述校史和校园文化的关系,即高校校史与校园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载体与承载物的关系。高校校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本章节主要为本文研究的展开奠定基础。 第三章分析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原则、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尽管各高校在建设新校区时,也十分关注校园文化要素的安排,但鉴于校址多选在偏远郊区、新校区基本建设时间跨度长和重物质建设轻文化建设的观念,使得新校区的校园文化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新校区校园文化基础薄弱、校园文化传承出现局部断裂、校园文化主体不健全等三个方面的问题。保障一所高校健康稳定向前发展离不开个性鲜明、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在新校区传承、创新和传播校园文化,以适应新的时代和各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建有新校区的各高校师生员工的强烈呼声。作者在对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探究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总体思路,即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和谐发展、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坚持传承是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创新是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的总体思路。本章最后提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策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注重校史作用的发挥,二是创建和谐的高品位的新校区校园环境,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主体作用,四是运用创新理念,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创新等等。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注重校史作用的发挥这一策略对解决新校区校园文化基础薄弱、传承出现局部断裂的问题具有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具体阐述高校校史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 高校校史既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又是高校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以其直观性与社会性特点和丰富的内容决定了它是新时期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具有吸引力和渗透力的有效形式和载体,成为校园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和文化创新的基础。具体说来,高校校史在推进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教化育人、传承移植历史文化、凝聚激励等三个方面的功能。作者认为,高校校史是新校区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是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根基,缺少校史支撑,新校区校园文化必将失去灵魂、失去滋养、失去特色,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无从谈起。 第五章具体探讨分析高校校史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功能的五种基本路径。 通过本文第四章的分析,我们知道校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教化育人、传承移植历史文化、凝聚激励功能。因此,高校相关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内容和方式,适应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及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需求,充分挖掘校史信息,主动、及时地提供有效服务。积极寻找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史工作的结合点,自觉地把校史工作纳入到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轨道中去,树立校史文化建设理念,把校史信息开发成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信息资源。 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和作者多年从事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校史工作的实践经验,作者把校史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其功能的路径概括归纳为五种,理论联系实践,结合相关案例加以探讨分析。这五种路径包括:一是以建设校史馆、举办各类专题展览、建设校史主题公园为主要内容的校史校情展示项目;二是以丰富编研品种、提供多形式多渠道的校史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校史校志编研项目;三是以校史普及化教育活动、校史课程化教育活动、校史实践化教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校史校情教育项目;四是以征集各类反映学校历史和师生学习、工作与生活等内容的照片、证书、奖杯等实物资料的校史校情征集项目:五是提炼校史中的文化元素,开展大学视觉识别系统建设项目。通过五种路径,以充分实现校史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教化育人、传承移植历史文化和凝聚激励的功能,全面记录、展示和传承校园文化,推进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向前发展,构建起全方位立体交叉的新校区校史文化长廊,营造个性鲜明、表现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好新校区的精神家园,让校史为新老校区之间的文化传承做出更大贡献。同时为现阶段我国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 作者认为校史研究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尤其是校史工作与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为校史研究开辟了新领域。各高校尤其是一些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学校,校史资料更为丰富,精神、文化积淀更为深厚,应该深入挖掘,不断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探索教风、学风、校风在学校传统、精神、文化、制度、环境层面中形成的核心功能、学校特质和它们与社会交融中的作用、功能,并将其应用到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以史明志、以史明鉴,让今天的校园文化与学校历史薪火相传。 本文立足于学校个案与整体研究相结合,文本研究与各校的具体经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开展研究。通过收集、查阅和研究相关文献,借鉴、吸收有关成果,选择高校校史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这一独特视角切入,通过对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校史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功能,进而系统论述高校校史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实现路径,每一种路径辅以具体成功事例,使得这五种路径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而对当前各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借鉴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子娟;翁楚歆;;略谈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J];琼州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杨春惠;;试论高校档案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张运君;张丽娜;;论新时期高校校史、校情教育的对策——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J];丝绸之路;2009年02期

4 楼仁功,陈庆;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1期

5 许翠花;;校史馆是教育资源的聚集地[J];兰台世界;2009年10期

6 王琴;;高校校史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探讨[J];兰台世界;2010年04期

7 王晓峰;王钰慧;;高校校史编研工作内涵与外延的拓展[J];兰台世界;2010年20期

8 顾建建;论校史博物馆的“三个功能”[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9 李昌祖;郑苏法;;高校校史校情的德育资源及其开发[J];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10 张洁;何芳;;构建和谐的新校区校园文化与环境[J];社科纵横;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2446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2446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f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