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强震下180m跨三心圆钢管空间拱桁架动力弹塑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9-07-21 20:58
【摘要】:大跨度钢管拱桁架因其结构形式灵活多样、造型优美、受力合理、用钢量省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火车站、飞机场、体育馆、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中,在大震发生后还可以作为临时避难场所。然而目前针对大跨度钢管拱桁架在强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理论研究成果较少,因此本文对钢管拱桁架结构进行强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得出该结构的塑性发展规律和失效机制,为今后该体系的抗震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以跨度180m矢跨比0.2三心圆钢管拱桁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在已有钢管拱桁架动力响应研究成果基础上,主要展开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分别选用宁和波、LOMA波、上海人工波对模型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研究中通过逐渐增加结构的地震加速度峰值,并对结构模型最大节点的位移、杆件进入塑性的比率、杆件的塑性变形程度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确定结构在每种地震波作用下的破坏界限加速度峰值和位移延性系数,得出结构的失效机理和破坏形态。 其次,选用Q345、Q390和Q420三种不同强度钢材对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对比它们在相同设防烈度下设计所需用钢量、在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界限加速度峰值、破坏界限加速度峰值和位移延性系数等,总结这些数据随着钢材强度提高的变化趋势。 研究所得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1、钢管拱桁架在地震作用下,最大节点位移随着地震加速度峰值增大缓慢增加,最终结构发生强度破坏。 2、选用不同地震波对钢管拱桁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得出结构在X向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界限加速度峰值相差9.68%-98%,在Z向地震作用下相差12.5%-47.54%,在X+Z向地震作用下相差14.81%-93.75%;结构在X向地震作用下得到的破坏界限加速度峰值相差20%-65.52%,在Z向地震作用下相差1.56%-30%,在X+Z向地震作用下相差10%-35.8%;结构在X向地震作用下得到的位移延性系数相差1.53%-14.5%,在Z向地震作用下相差9.92%~16.41%,在X+Z向地震作用下相差5.78%-44.91%;表明采用不同的地震波对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相差较大 3、对采用不同钢材强度的钢管拱桁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构采用Q390钢材单榀用钢量比Q345减少6.74%,采用Q420钢材比Q345减少11.75%;结构采用Q390钢材弹塑性界限加速度峰值比Q345提高20%左右,采用Q420比Q345提高30%左右;结构采用Q390钢材破坏界限加速度峰值比Q345提高15%左右,采用Q420比Q345提高25%左右;上述数据表明随着钢材强度的提高,钢管拱桁架用钢量逐渐减少,而其弹塑性界限加速度峰值和破坏界限加速度峰值显著增大,说明采用高强度钢材可显著提高结构的抗震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U392.3;TU31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齐海,夏万军;武汉江汉三桥钢管拱桁架吊装方案的比选[J];施工技术;2000年06期

2 汪志香;李惠强;杜婷;;大跨钢管拱桁架结构计算简化模型的分析[J];基建优化;2005年06期

3 李海旺;李建仙;;钢管拱桁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8期

4 何洪明,杜喜凯,李停驰,夏亨熹;空间桁架动力弹塑性计算缩减方法精度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5 杨齐海,邱国平;武汉市江汉三桥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工艺[J];桥梁建设;2001年01期

6 王慧英;;框架核心筒结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5期

7 李惠强;汪志香;方召欣;帅小根;;施工状态大跨钢管拱桁架结构受力变形监测与分析[J];施工技术;2006年03期

8 王传甲;陈志强;王庆扬;彪仿俊;阎晓铭;张劲;;深圳大梅沙酒店复杂结构方案分析[J];建筑结构;2007年08期

9 彭建勋;贾宏伟;;钢管拱桁架的静力稳定性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王秀丽;白生学;;带BRB的单层椭球形网壳的动力弹塑性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焦柯;丁锡荣;赖鸿立;;动力弹塑性分析软件GSEPA在大跨度场馆空间结构中的应用[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李海旺;李凯;刘静;任澜涛;;钢管拱桁架相贯节点三种加固方式的力学性能研究[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何洪明;杜守军;夏亨熹;;几种常用网架形式动力弹塑性分析[A];第八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4 王树;苏果;葛家琪;;河南艺术中心艺术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春艳;杜雷鸣;李海旺;秦冬祺;雷有弟;闫伟;;天津武警医学院综合训练馆钢屋盖结构设计[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尧国皇;黄用军;宋宝东;;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动力弹塑性分析[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刘军进;刘之春;冯健;;异型柱框架杆系模型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编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8 王海江;高嵩;王世刚;谭明;吴一红;;大连中心·裕景(公建)超塔ST1结构计算与分析[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刘静;李海旺;阴云芳;;跨度6m矢跨比0.4钢管拱桁架试验模型的模拟分析[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蔡义前;徐风云;;钢管混凝土拱桥[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1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凡;高层混合结构层模型试验及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2 芦燕;大跨度拱型刚架结构倒塌破坏机理及其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伟苹;强震下180m跨三心圆钢管空间拱桁架动力弹塑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2 江璐;90m跨不同截面形式钢管拱桁架抗震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3 张勋;不同下部结构钢管拱桁架强震下的破坏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4 郭伟;90m跨距形钢管拱桁架的弹塑性动力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5 郭彩红;强震下30m跨不同矢跨比空间钢管拱桁架的弹塑性动力响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6 王志伟;超大跨空间钢管拱桁架层面太阳能发电功能及其强震下弹塑性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7 黎国彬;常用建筑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软件功能对比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8 赵成刚;跨度6m矢跨比0.4五心圆弧钢管拱桁架拟动力试验模型设计与实验过程模拟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国娟;通过提高抗震设防水平增加钢管拱桁架地震极限承载力的技术经济指标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杨小涛;复杂高层框架结构罕遇地震作用下动力弹塑性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17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2517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a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