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会展论文 >

山艺术文教基金会收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0 07:03

  本文关键词:山艺术文教基金会收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将针对一个成熟的中国现当代艺术收藏个案——林明哲领导的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会(下文简称“山艺术”)的收藏展开分析研究,对其收藏目的、收藏历史、收藏行为进行全面客观地阐述。山艺术文教基金会的收藏行为一直以学术为导向,从选择藏品、整理构建典藏序列、举办展览,无一不秉承着这一宗旨致力于推广中国现当代艺术的真正成果。基金会迄今为止收藏了上万件以中国和俄罗斯油画为主的现当代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数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华人世界里,这可谓是拥有最大藏量的中国和俄罗斯现当代艺术品的私人基金会收藏,林明哲也无疑被认为是中国华人中成功的收藏家。“山艺术”的收藏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大背景息息相关,体现了在艺术市场发展中一个私人基金会收藏的重要角色,并对艺术史的发展和艺术家的成功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并且,私人收藏不同于以美术馆、博物馆为代表的公共艺术机构收藏,它尤其体现了与艺术市场的直接关系。“山艺术”的收藏活动和藏品管理都是通过基金会规范的市场操作方式,其一套行之有效的收藏管理模式以及收藏标准与理念对于中国艺术市场规范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主要运用艺术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结合了社会学、艺术史学、艺术风格学等综合研究,对山艺术文教基金会的收藏活动、艺术发展背景、艺术市场状况、收藏策略和管理活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在分析收藏的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艺术史背景、以及艺术市场的大背景,从而深入的分析收藏的缘起和不同收藏阶段购藏的原因。并以藏品为主要研究对象,这里所提到的藏品研究,绝不仅是对藏品内容的静态研究,而是对藏品来源、藏品构成、藏品管理、藏品去向的一系列动态研究。通过对藏品的动态研究与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还原并全面梳理“山艺术”真实的收藏行为及特点。本文以“山艺术”这一私人基金会收藏为个案,以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现当代艺术品的一类私人收藏的范本,提出关于私人收藏的收藏理念、收藏管理的理论分析。通过对其研究,得出现当代艺术品私人收藏的一些值得借鉴的方法。最终将个案还原到整个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大背景之中,详尽阐述分析林明哲领导下的“山艺术”对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影响、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山艺术文教基金会 林明哲 艺术收藏 现当代 艺术市场 藏品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1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1
  • 一、选题缘起8-9
  •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9-10
  • 三、研究方法和目标10-11
  • 第一章 林明哲及山艺术文教基金会介绍11-33
  • 第一节 山艺术文教基金会收藏的归类问题11-13
  • 第二节 山艺术文教基金会简要介绍13-17
  • 1. 山艺术文教基金会捐助章程内容13-14
  • 2. 山艺术文教基金会捐助章程的分析与解读14-17
  • 第三节 以“林明哲各个时期的收藏”为线索探究“山艺术”的收藏历史17-33
  • 1. 第一阶段:台湾本土油画的收藏18-21
  • 2. 第二阶段:以“川美”油画为代表的大陆艺术收藏21-25
  • 3. 第三阶段:以俄罗斯油画为主的欧美现当代艺术收藏25-30
  • 4. 第四阶段:极具艺术发展潜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30-33
  • 第二章 山艺术文教基金会收藏研究33-64
  • 第一节 藏品来源33-39
  • 1. 艺术家工作室34-36
  • 2. 画廊/艺术品拍卖市场/艺术品博览会36-37
  • 3. 购买特点37-39
  • 第二节 藏品构成39-43
  • 第三节 藏品管理43-59
  • 1. 藏品陈列展示43-45
  • 2. 藏品推广45-56
  • 3. 藏品养护及保险56-59
  • 第四节 藏品去向59-64
  • 1. 拍卖专场59-62
  • 2. 北京798林正艺术空间与“山艺术”的关系62-64
  • 第三章 “山艺术”的收藏标准以及它对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影响与意义64-79
  • 第一节 山艺术文教基金会的收藏标准64-68
  • 1. 民族性64-65
  • 2. 创新性65-67
  • 3. 个人性67-68
  • 4. 前瞻性68
  • 第二节 “山艺术”收藏对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影响与意义68-72
  • 1. “山艺术”藏品的学术意义69-70
  • 2. “山艺术”收藏行为对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影响与意义70-72
  • 第三节 对中国华人现当代艺术收藏的思考72-79
  • 1. 本土现状72-73
  • 2. 启示73-79
  • 参考文献79-81
  • 附录81-118
  • 图录118-122
  • 致谢12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静;;建构华人典藏系统——北京林正艺术空间创办者林明哲谈经营之路[J];大美术;2007年06期

2 Frederik Balfour;尔湾;;中国艺术市场的一面镜子——瑞士收藏家乌力·西克(Uli·Sigg)访谈录[J];东方艺术;2006年13期

3 范文南;;浅谈苏联美术教育对中国油画的影响(1949—1976)[J];美术大观;2010年03期

4 小瑜;;小议二十世纪的中国艺术市场[J];美术大观;2000年06期

5 赵力;;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艺术收藏[J];美术观察;2010年12期

6 菠菜;本刊编辑部;徐磊;;当代艺术的青春期[J];市场周刊(艺术财经);201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澄;乌里·希克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王晓杰;浅析日据时期台湾油画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董岳;甘兹夫妇收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田恒;英国当代艺术收藏家查尔斯·萨奇个案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5 郭芳芳;印度尼西亚第一任总统苏加诺绘画收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6 吴仕华;人性的觉醒—解读四川乡土绘画的传承与发展[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山艺术文教基金会收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7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437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9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