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部门间工资不完全追赶对中国结构性通胀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10 12:20

  本文关键词:部门间工资不完全追赶对中国结构性通胀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部门间工资差异 不完全追赶 价格二元分化 结构性通货膨胀


【摘要】:中国的通货膨胀呈现出价格上涨的"二元分化"结构性特征:农产品价格涨幅明显高于工业品,进而推动整体价格上涨。本文在考虑城乡物价差异和劳动力流动成本的情况下,通过构建部门间工资不完全追赶模型来解释中国的结构性通货膨胀。研究发现,随着劳动力流动成本减小,城乡物价水平差异缩小,这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中国的结构性通货膨胀程度。因此,建议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缩小农业部门与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有计划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减小长期的结构性通胀压力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部门间工资差异 不完全追赶 价格二元分化 结构性通货膨胀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3XNH112
【分类号】:F014.4;F822.5;F224
【正文快照】: 一、引百中国近年经历的通货膨胀呈现出结构性特征:农产品价格较其他产品出现了明显上涨,从而推动整体物价水平上升。自2002年至2008年,中国农产品相对工业品价格月度波动幅度最高为17%,远氋于世界主要经济体水平(袁江,2009),农产品与工业的价格上涨出现了“二元分化”现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沈悦;申建文;;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一个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基于状态空间时变参数模型的实证[J];当代财经;2012年02期

2 蔡f ,王美艳;“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珠江三角洲调查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3 袁江;;强制性技术变迁、二元分化与中国通货膨胀模型[J];管理世界;2009年03期

4 曹伟;周俊仰;;修正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及中国的实证[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万光彩;陈璋;刘莉;;结构失衡、“潮涌现象”与通胀—通缩逆转[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宗泽;;区域经济差异与经济立法的弹性设计初探——以产业政策法和税法为视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刘莉;万光彩;;住房价格波动:一个基于托宾Q理论模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黄宗远;刘旗;;技术创新资本作用机理的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刘小文;;挤出效应的失效:浅谈我国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J];北方经济;2008年12期

5 寇凤超;;解决我国劳动用工短缺问题的对策探析[J];北方经济;2009年22期

6 韩振国;汪滔;昝廷全;;经济政策与中德区域经济平衡发展[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罗寅;曹明洁;杜振华;;对人均电信消费水平地区差距的重新审视[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肖志光;;中国保险市场地区差距:1989-2008[J];保险研究;2009年12期

9 谢悦;;中央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地方政府控制与公司过度投资分析——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10 吴颖;苏洪;;区域经济协调增长下财政支出的均衡路径选择[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占忱;;过剩产能治理有待于继续深化改革[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2 陈永志;朱炎亮;;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引发机制及治理对策[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3 肖志光;;中国保险市场地区差距:1989——2006[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4 李晓春;朱卓然;钱晓颖;;长三角的产业结构升级与“技工荒”[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董昀;;体制转轨与中国经济波动形态的变化[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梁雄军;林云;刘平青;丁守海;;农民工离职行为选择与“民工荒”形成机理——基于1550位农民工“二次流动”的微观视角[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胡秋阳;乐君杰;;东部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的政策组合研究——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综合模拟[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章卫东;周冬华;张洪辉;;政府干预与过度投资、多元化经营——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张国富;杜子平;;人力资本约束下地区全要素生产率趋同研究——基于非线性时变单因子模型的实证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道林;我国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间传导机制的计量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杨生;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知情交易与市场操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国际经验和中国案例[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潘中华;控股股东、债务特征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罗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6 孙晓满;对2000-2010年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罗月灵;中美产品价格传导的溢出和渗入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郑程;教育—就业结构与就业—产业结构双联动:缓解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新视角[D];浙江大学;2011年

9 赵今朝;基于持久收入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彭深;基于锦标赛模型的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丹丹;任保平;;需求冲击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当代财经;2008年06期

2 吴易风;两种“范式危机”论[J];当代经济研究;1996年02期

3 张金昌;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是高还是低?——兼论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4期

4 方勇;吴剑飞;;中国的通货膨胀:外部冲击抑或货币超发——基于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样本外预测模型的实证[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5 余永定;;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新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5期

6 郭熙保;购买力平价与我国收入水平估计——兼评克拉维斯对中国收入的估计结果[J];管理世界;1998年04期

7 邓翔;中国地区差距的分解及其启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黄国轩;中国区域人文发展状况的统计分析[J];上海统计;2000年08期

9 余永定;M_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J];世界经济;2002年12期

10 彭兴韵;包敏丹;;改进货币统计与货币层次划分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珊珊;尹菁菁;;我国房地产价格调控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年06期

2 煍戈云;么树本;;促进工业 支援农业 云南40多万职工投入农业战}玔J];中国劳动;1959年13期

3 ;“民工短缺”应该是件好事[J];政工研究动态;2004年18期

4 王慧娟;;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问题及对策——来自辽西北地区的调查[J];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09期

5 李向荣;;发展小城镇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莫琪江;马丁丑;;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分析与分类培训体系构建——基于对甘肃省庄浪县的调查[J];发展;2008年08期

7 钱文渊;;第二十九章 劳动工资计划管理[J];宏观经济研究;1983年02期

8 沈洪;改革劳动就业体制的思路[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91年01期

9 ;天津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10 杜鹰;怎样看待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小琼;余玉平;;成本收益视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托达罗模型的反思与拓展[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2 陈诗达;陈凌;;浙江省城乡统筹就业的现状与趋势[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暨2004浙江就业报告[C];2004年

3 张莉敏;;政府在统筹城乡就业中的角色思考[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2007浙江就业报告 农民工问题研究 浙江农民工就业的发展趋势研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邓宇鹏;王涛生;;中国民工短缺的制度分析[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专辑[C];2005年

6 林善浪;林玉妹;樊涛;;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山东省临沂市的实证调查[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陈文伟;王伟;王时金;;宁波市社会失业登记制度之研究[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8 陈闻君;;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的困境及出路[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尚长风;殷国玺;;不同成因的城乡失业及治理[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10 蒋莉莉;;贵州省“十二五”期间农民就业形势展望[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建超、徐春林、陈凤来;安平85%农村劳动力成为上班族[N];河北日报;2003年

2 中共邳州市委书记 佟明泰;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N];新华日报;2001年

3 孙鹤 记者 韩雪洁;我省数千农民工返乡创业[N];吉林日报;2009年

4 通讯员 龚晓龙;长春双阳“四化”保证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N];中国人事报;2010年

5 记者 郭星;阜新29万新增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N];辽宁日报;2010年

6 许鹏;转移农村劳动力38万余人[N];自贡日报;2005年

7 记者 陈静莹;半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多人[N];汕头日报;2008年

8 陈明春 何云捷;通江上半年劳务创收超10亿[N];巴中日报;2010年

9 孙文祥;促就业 江西密集培训57万农村劳动力[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10 通讯员钟改清;伊宁县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多[N];伊犁日报(汉);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毕芬;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途径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吴彩容;基于文化视角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创业选择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3 魏哲平;投资主体行为约束与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赵海;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孙剑;中国农业发展与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6 任丽君;农村劳动力开发与中国经济增长[D];天津大学;2007年

7 王秀芝;二元结构下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8 张晨峰;城市化,人力资本积累和增长[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李春梅;产品内分工与二元劳动力市场[D];南开大学;2013年

10 来君;城乡劳动力流动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启星;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及收入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0年

2 韩静;生态岛建设背景下的崇明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对城市物价与工资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4 高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高敏;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6 李新影;基于人力资本的农村劳动力迁移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7 许芳;河南省景郊型“农家乐”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作用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8 沈菊英;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李瑶;秦安县劳务经济发展探析[D];兰州大学;2009年

10 徐金斌;江苏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06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006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4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