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投资者套现行为的住房抵押贷款期权定价模型
本文关键词:考虑投资者套现行为的住房抵押贷款期权定价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住房抵押贷款期权定价模型 套现行为 提前清偿
【摘要】:商业银行在承接住房抵押贷款中,所面临的借款人信用风险包括违约风险和提前清偿风险。借款人提前清偿和违约行为均会造成还款提前终止,引起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为此,本研究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探讨住房抵押贷款定价问题,防范和控制借款人信用风险。 有别于以往文献,本文从住房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出发,不仅分析利率、房价等外部因素对消费型和投资型购房者提前清偿决策的影响,而且考察投资型购房者预期收益率对其提前清偿行为的影响。因按揭房产未偿还全部贷款不能出售,投资型购房者只有提前清偿全部贷款才能出售房屋,即存在投资人套现(extracting equity)的提前清偿行为。住房抵押贷款中违约和提前清偿风险可分别视为借款人持有的卖权和买权。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对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fixed-rate mortgages, FRMs)进行定价,用有限差分显性法(explicit finite-difference method)进行模拟无封闭解下的期权价格。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分析消费型购房者和投资型购房者抵押贷款期初价值的影响,对比分析外部环境因素(利率、房价等)以及投资人自身因素(预期收益率)对抵押贷款价值的影响。 结果发现:一是违约期权价格主要受房价影响且两者负相关;提前清偿期权价格主要受利率水平影响且两者负相关。这意味着房价大幅缩水会增加借款人违约的概率,利率大幅降低则会增加借款人提前清偿的概率。二是当房价水平超过投资人预期时,房价将成为影响投资型购房者提前清偿行为的主要因素;房价低于该水平时,利率则是影响投资型购房者提前清偿行为的最主要因素。这意味着利率和房价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投资人提前清偿行为。这一结果解释了市场现行利率高于住房抵押贷款合同利率时,,市场中仍然存在大量借款人提前清偿的现象。三是抵押贷款价值与贷款合同参数(贷款期限、贷款房价比)呈负相关。四是投资型购房者抵押贷款价值要高于消费型购房者,房价越高两者价差越明显;如果市场处于高房价高利率,借款人套现行为能使抵押贷款合同双方(投资人和银行)实现双赢。上述研究结果不但为住房抵押贷款定价提供依据,而且为商业银行制定差异化合同提供参考。
【关键词】:住房抵押贷款期权定价模型 套现行为 提前清偿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2.4;F2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1 绪论11-22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4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4
- 1.2 文献综述14-19
- 1.2.1 期权定价理论14-16
- 1.2.2 住房抵押贷款违约和提前清偿风险16-17
- 1.2.3 数值计算方法17-18
- 1.2.4 计量模型18-19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9-21
- 1.3.1 研究内容19-20
- 1.3.2 研究方法20-21
- 1.4 研究框架21-22
- 2 住房抵押贷款概述22-29
- 2.1 住房抵押贷款基本种类22-24
- 2.1.1 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22-23
- 2.1.2 浮动利率住房抵押贷款23-24
- 2.1.3 混合型住房抵押贷款24
- 2.2 住房抵押贷款还款方式24-25
- 2.3 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种类25-29
- 2.3.1 违约风险25-26
- 2.3.2 提前清偿风险26-27
- 2.3.3 流动性风险27-29
- 3 住房抵押贷款定价模型理论框架29-36
- 3.1 住房抵押贷款现金流及风险度量29-31
- 3.1.1 住房抵押贷款连续固定现金流29-30
- 3.1.2 提前清偿和违约风险度量30-31
- 3.2 市场利率和房价模型31-32
- 3.3 有限差分法32-36
- 3.3.1 有限差分法概述32-34
- 3.3.2 有限差分显性法34
- 3.3.3 有限差分隐性法34-36
- 4 双因子定价模型36-41
- 4.1 抵押贷款定价的偏微分方程及变量替换36-37
- 4.2 边界条件37-41
- 4.2.1 房价取极值37-38
- 4.2.2 利率取极值38-39
- 4.2.3 利率和房价同时取极值39
- 4.2.4 贷款到期日39
- 4.2.5 期权执行边界39-41
- 5 数值计算结果41-46
- 5.1 参数选取41
- 5.2 消费型和投资型购房者的抵押贷款价值41-42
- 5.3 贷款期限与抵押贷款价值42-43
- 5.4 利率波动与住房抵押贷款43-44
- 5.5 房价波动与住房抵押贷款44-46
- 6 结论与建议46-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A 偏微分方程推导过程50-52
- 附录B 偏微分方程变量转换推导过程52-53
- 在学研究成果53-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封毅;借鉴美国经验 发展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保险[J];当代经理人;2000年S2期
2 卢秀梅;建筑物抵押贷款的几个问题[J];吉林财税;2000年05期
3 罗兰;抵押贷款的风险及防范[J];西南金融;2000年07期
4 郭凤轩;关于抵押贷款安全性问题的思考[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07期
5 秦峰,韩文秀;住房抵押贷款制度的比较分析[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0年09期
6 李鸿涛,刘彩英;当前抵押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0年08期
7 俞明轩,吴媛菲,柴奇志;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建设信息;2000年10期
8 习扬;也说抵押贷款与“按揭”[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0年02期
9 梁鹤年;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制度的应有考虑[J];城市规划;2001年02期
10 苏醒,谭晓琢;住房抵押贷款能启开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大门吗 ?[J];湖南经济;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文波;;“两权”抵押贷款为何在商洛受阻[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2 宿洁;马建华;;一类利用抵押贷款的风险投资模型[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3 姚宏刚;曾勇;方洪全;;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高杰;吴冲锋;;对美国MBS的分析及在我国启动MBS的设想[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5 刘海涛;;英国家族授产制度研究[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抵押贷款支撑债券[N];金融时报;2003年
2 彭兴韵;住房抵押贷款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N];上海证券报;2005年
3 ;美第二大抵押贷款商:将发行60亿美元股票弥补亏损[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4 张和平;温州农房抵押贷款激活“沉睡的资产”[N];中国特产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启 实习生 王轩;放开农村在建房抵押贷款[N];南方日报;2009年
6 樊波;发放非煤矿山抵押贷款48万元[N];毕节日报;2010年
7 刘晓燕;欧盟将严格管理抵押贷款市场[N];经济参考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封景;住房再抵押贷款盘活资产[N];中国经营报;2002年
9 ;抵押贷款出让者如何利用期货来规避管道风险[N];期货日报;2003年
10 周兴林 记者 廖福玲;我市在全省率先试水“农房抵押贷款”[N];赣南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申晓峰;住房价格及其与住房抵押贷款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林胜;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大鹏;我国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邹林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惠献波;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供需分析与效率评价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6 黄小彪;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恩友;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宾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机制与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褚丽莉;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文明;住房抵押贷款提前支付风险及违约金政策建议[D];青岛大学;2010年
2 叶琳;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缓释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王现民;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4 徐文倩;试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问题[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崔灿灿;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风险与防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闵国红;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国际比较与中国的选择[D];武汉大学;2004年
7 唐海龙;基于违约概率度量的住房抵押贷款定价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阮龙江;基于隐含期权的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定价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年
9 雍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模式选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田玉;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21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121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