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债权、贷款特征与自由现金约束——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本文关键词:银行债权、贷款特征与自由现金约束——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出处:《财经论丛》2010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债权对上市公司操控自由现金流行为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到抵押贷款、再融资以及贷款类型等银行债权特征以及银行存款对自由现金流的影响。本文对银行债权特征对自由现金流约束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在抵押贷款、贷款类型和银行存款方面对上市公司操控自由现金流行为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再融资和自由现金流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可能是因为再融资贷款占比较低,自然银行对之影响较弱。
[Abstract]:Previous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impact of bank claims on the manipulation of free cash flows by listed companies without considering mortgages. Refinancing and loan types and other bank creditor's rights and bank deposits on the free cash flow.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bank creditor's rights characteristics on the free cash flow constraint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Banks in mortgage loans, loan types and bank deposits on the listed companies to control the free cash flow behavior plays a certain role in supervision, but there is no obvious correlation between refinancing and free cash flow. Probably because refinancing loans account for relatively low, natural banks have a weaker impact on it.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F224;F832.4;F275
【正文快照】: 一、引言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建立资本市场以来,上市公司直接融资比例仍然偏低。2000-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执行报告》数据表明我国国内非金融机构贷款所占比重基本保持在80%左右。可以说,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仍然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融资格局。上市公司过度依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邓莉;张宗益;李宏胜;;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07年01期
2 沈红波;张春;陈欣;;中国上市公司银行贷款公告的信息含量——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还是优序融资假说[J];金融研究;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本多;干胜道;;股权制衡、自由现金流量与过度投资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9期
2 彭文平;;中国银行体系关系型信贷的有效性——基于宣告效应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05期
3 魏锋;薛飞;;债权人权利保护法律颁布的市场反应——基于法和金融理论的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04期
4 谢芳;;中小企业公司治理与财务绩效——基于深交所中小企业板的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09期
5 李世辉;李进;;湖南上市公司债务治理、代理成本与绩效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4期
6 雷强;李争争;;银行债权与盈余管理的公司治理效应[J];金融论坛;2010年09期
7 雷强;李云鹤;郝东洋;;银行监督、贷款多元化和差异化产品信息——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述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王擎;蔡栋梁;;信息不对称、贷款公告与转移成本[J];管理世界;2009年10期
9 许慧;;政府控制、债务结构与大股东侵占——基于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沈红波;曹军;高新梓;;银行业竞争、债权人监督与盈余稳健性[J];财贸经济;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淑琴;;信贷契约要素治理效应的研究——来自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建辉;银行监督与公司治理效率[D];浙江大学;2011年
2 邓莉;商业银行在上市企业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张艳秋;股权结构对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扭曲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叶志锋;企业业绩操纵与银行债权保护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刘烨;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价值创造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雷新途;不完备财务契约缔结和履行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萧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顺序及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赵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宋淑琴;信贷契约的治理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潘奇;企业慈善捐赠的形成机制及其价值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华丽;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选择[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肖怡;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坤;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袁晨;国有上市公司代理成本与财务杠杆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5 刘惠;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潘红霞;银行债权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赵咪;金融市场化、银行债权与盈余管理监督[D];厦门大学;2008年
8 庄金良;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姚瑶;政府关联型企业公司治理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10 舒丽;债务期限结构与代理成本的相关性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东智;资本结构、债权治理与公司绩效:一项经验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1期
2 牟晖;韩立岩;谢朵;陈之安;;中国资本市场融资顺序新证:可转债发行公告效应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4期
3 肖作平;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因素的分析[J];经济科学;2005年03期
4 刘昌国;;公司治理机制、自由现金流量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研究[J];经济科学;2006年04期
5 吕景峰;债权的作用与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改进[J];经济科学;1998年03期
6 叶向阳;公司治理:基于债权融资视角的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4年05期
7 张功富;;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全部用于过度投资了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6期
8 胡乃武,阎衍,张海峰;增发融资的股价效应与市场前景[J];金融研究;2002年05期
9 孙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结构、资本结构和经济增长[J];金融研究;2002年10期
10 刘力,王汀汀,王震;中国A股上市公司增发公告的负价格效应及其二元股权结构解释[J];金融研究;200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国楼;现代金融中介论[D];厦门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旭;王丽娟;;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影响因素研究[J];会计之友;2011年22期
2 李洁;;政府控制市场化进程与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8期
3 顾湘;朱丹;;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年14期
4 卢国锋;;企业逃废债与银行金融债权保护的法律探讨[J];武汉金融;2011年09期
5 周叶婷;;银行业监管机构在银行市场退出中的职责[J];金融经济;2005年14期
6 刘明尧;;银行破产债权研究[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5年08期
7 王红艳;郭桂花;;产权性质、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J];新疆农垦经济;2011年06期
8 谭燕;陈艳艳;谭劲松;张育强;;地方上市公司数量、经济影响力与过度投资[J];会计研究;2011年04期
9 谭嘉萍;;寻找具有经济护城河特质的上市公司之地产系列[J];大众理财顾问;2011年09期
10 高蕾;;关于中石化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鑫;;公司治理与企业过度投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谢军;;股利政策和第一大股东治理: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的效应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3 肖明;金彤;;自由现金流测算及其与股价的相关性——以钢铁上市公司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詹姆斯·奥尔森;高展;白云霞;刘紫上;;盈余、盈余增长与价值[A];当代会计评论(第1卷第1期)[C];2008年
5 潘立生;彭蔚蔚;;信息技术企业投资效率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唐珂;;浅谈电信企业的多维度预算管理[A];2008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9年
7 杨国光;;以价值管理为核心 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作用[A];2005年度中国总会计师论文选[C];2006年
8 杨贺;马春爱;;经理层持股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9 邬展霞;王周伟;;财务约束、经理人自信和公司投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10 汤谷良;范钊;;导入“压力测试”,构造工商企业的风险“体检”机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报告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卫;欧盟考虑向银行一次性征税500亿欧元[N];中国税务报;2011年
2 路晓冰;施耐德电气业绩实现157.9亿欧元[N];中国电力报;2010年
3 记者 周萃;业内人士:银行达标压力不大[N];金融时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董娟;中国式硅谷银行“候审”[N];中国经营报;2011年
5 武汉大学法学院 李中立;加强对银行债权的保护[N];湖北日报;2009年
6 巨田证券傅子恒;上市公司要创造自由现金流[N];中国经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杨歌;上半年业绩出炉2009年施耐德目标增长12%[N];机电商报;2009年
8 陆利;新离婚时代:银行债权如何保全[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1年
9 李硕;企业终止、关闭:银行债权如何保护?[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4年
10 王笑一;持卡人能否以商家失误为由抗辩银行债权[N];江苏法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毓秀;银行债权保护与公司治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雷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银行监督效应研究:理论与实证[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徐磊;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与效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余良元;代理、信息和中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邓莉;商业银行在上市企业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汪伟;转型期中国企业收购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董君;现金股利、盈余持续与盈余价值相关性[D];复旦大学;2007年
8 马海峰;现金流视角下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9 苏力勇;基于资源配置视角的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周军;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少伟;我国商业银行债权法律保护机制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2 杨志恒;从自由现金流的角度看公司内在价值评估[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雪;我国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肖怡;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娜娜;银行债权司法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吕靓;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7 邓飞;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8 王小龙;中国上市公司MBO案例定价分析[D];清华大学;2004年
9 李哲;论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内部监督[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王艳红;汽车行业投资价值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73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73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