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个人信贷中信用风险识别的信号博弈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6 21:42

  本文关键词:个人信贷中信用风险识别的信号博弈分析 出处:《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信用报告 信号博弈 风险识别


【摘要】:以信用报告为传递信号的手段构建信号博弈模型,综合考虑了均衡路径和非均衡路径下参与者最优战略的确定,从而得到更为精炼的贝叶斯均衡。在对信贷市场上可能出现的两种均衡,即分离均衡和共同均衡的分析中,发现分离均衡是一种效率较高的均衡状态,但在我国现阶段很大程度上存在共同均衡,以信用报告识别授信风险的效率较低,因此在对个人授信时,抵押是降低贷款风险的一个重要保障。
[Abstract]:A signal game model is constructed by means of credit report as the transmission signal ,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participant ' s optimal strategy under the balanced path and the non - equilibrium path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 so that the more refined Bayesian equilibrium is obtained . In the analysis of possible two kinds of equalization in the credit market , namely , separation equilibrium and common equilibrium , it is found that the separation equilibrium is a more efficient equilibrium state , but at the present stage of our country there is a common equilibrium .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06BTJ020) 湖南大学信用研究中心研究基金支持
【分类号】:F832.4;F224.32
【正文快照】: 一引言信用报告(Credit Reports)是征信机构提供的关于个人信用记录的书面文件。通过使用信用报告,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提高管理授信风险的能力。理由如下:首先,信用报告有助于降低信用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在信贷市场上,充斥着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银行审查和跟踪贷款的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晓天;基于博弈论视角的中国个人信用问题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秀丽;李春发;;生态工业链构建中的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06年01期

2 蔡海鹏;唐卫东;;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博弈论[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陶洋;席志刚;;B2C电子商务商城信用博弈分析[J];商业时代;2007年2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夏绪梅;转型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伦理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2 冯启德;新巴塞尔协议视角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朱建芳;区域金融发展差距:理论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4 董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与政府宏观管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周江涛;我国商业银行法人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全过程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周宏;转轨时期我国银行信用风险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娟;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杨卫山;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3 胡建平;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益评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4 陈鸿志;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及防范[D];郑州大学;2006年

5 黄晓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李伟峰;论债权人代位权行使效果的归属[D];郑州大学;2007年

7 包耀东;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组建及运营管理[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8 刘丽文;基于激励约束机制的公司治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何敦春;植保技术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中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10 马菊萍;国际贸易中平行进口问题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蒋海;不对称信息、不完全契约与中国的信用制度建设[J];财经研究;2002年02期

2 艾洪德,蔡志刚;个人信用制度:借鉴与完善[J];金融研究;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骁;信用信息共享模式与激励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田丽娜;考虑溢出效应的互补品企业广告决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吕支群;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2 王燕;博弈情况下的生物质发电供应链合作模式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89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89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d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