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分布特点、变化趋势和影响波及
本文关键词: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 上市公司治理机制 证券市场监管 出处:《改革》2013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中国证券市场1992~201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全样本数据及各地区市场及历史数据,考察企业各类违规行为的分布特点、变化趋势及其基于中国特殊情形的原因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所有权-控制权的分离将明显弱化终极控制人所有权比例对上市公司经营层违规概率的显著负向影响,至少在终极控制人所有权比例大于10%的情况下,终极控制人控制权-所有权分离度与企业股东违规概率显著正相关,而终极控制人所有权比例的作用则并不显著;终极控制性股东的"国有"或"非国有"的性质并不重要,而竞争性的市场机制是企业治理机制产生作用的前提;社会普遍的契约意识是影响企业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Abstract]:Based on the total sample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markets from 1992 to 2010, and the regional market and historical data,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illegal behaviors of enterprises are investigated. The change trend and its cause and influence mechanism based on the special situation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paration of ultimate controller ownership and control rights will obviously weaken the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f ultimate controller ownership ratio on the listed companies' operating level violation probability. At least when the ownership ratio of ultimate controller is greater than 10%, the degree of separation of ultimate controller control and ownership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obability of corporate shareholder violation. However, the effect of ownership ratio of ultimate controller is not significant. The nature of "state-owned" or "non-state-owned" of ultimat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is not important, but competitive market mechanism is the premis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Social general contract consciousnes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func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辩白式’信息披露、市场反应与公司治理机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澄清公告的准自然实验的行为研究”(批准号:SC12B019)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中国新时期的资本市场以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初步建立的标志,从最初的8家上市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11年底,已拥有上市公司2450家,总市值为214758.1亿元,占2011年GDP的45.54%。然而,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展,上市公司层出不穷的各种类型、不同层面的违规行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江伟;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5年02期
2 张华;张俊喜;宋敏;;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我国民营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4年S1期
3 高雷;何少华;黄志忠;;公司治理与掏空[J];经济学(季刊);2006年03期
4 石水平;;控制权转移、超控制权与大股东利益侵占——来自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0年04期
5 何一民;;开埠通商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及早期现代化的启动[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忠;试论近代长江下游城市经济功能结构的变迁[J];安徽史学;2002年01期
2 张淑英;闫永海;姚为宜;;利润质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农业类上市公司为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潘荣华;杨芳;;民国时期上海成为西医传播全国中心的社会动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4 徐勇;;中国海岸城市带形成与新世纪地缘政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陈晋文;论三十年代对外贸易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龚志文;陈金龙;;终极控制人机会主义行为监管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7 李传宪;何益闯;;大股东制衡机制与定向增发隧道效应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3期
8 常殊昱;;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掏空行为探析——基于东盛科技的案例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9 高雷;宋顺林;;关联交易、支持与盈余管理——来自配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科学;2010年02期
10 高雷;宋顺林;;高管人员持股与企业绩效——基于上市公司2000~2004年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兴年;;独立董事制度:一项供给过剩与短缺并存的企业治理制度[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2 陈志宏;王剑平;;从华侨园林到城市公园——闽南近代园林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薛德余;;第一大股东、最终控制人和支持——基于中国上市公司ST制度的实证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4 何海兵;;人口汇聚与近代上海的崛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5 曾海洋;;知识型地方精英与闽南社会经济的近代化[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安灵;刘星;白艺昕;;基于信号理论的资产出售市场反应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王守海;;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海声;梁喜;;掏空、公司治理与会计业绩——基于并购后上市公司关联方占用资金的经验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赵廷梅;;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公司财务状况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和辉;赵盼;;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是花瓶吗?——基于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建辉;银行监督与公司治理效率[D];浙江大学;2011年
2 孟丁;基于不同上市方式的两类民营上市公司多元化价值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徐萌娜;股权分置改革对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胡继立;企业控制权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伶俐;公司治理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戚文举;超额控制权、投资者法律保护与企业绩效[D];浙江大学;2011年
7 徐全华;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投资决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王言法;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治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形成机制与治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杨继伟;股价信息含量与资本配置效率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菡;定向增发资产注入中的利益输送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许荔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翁晓;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与相关财务指标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叶东;九江口岸贸易及其对城市近代化的影响[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云;黄乃裳与近代福州报刊的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应俏;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钟宝轩;我国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与公司绩效[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陈幼海;债务融资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影响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李颖;上市公司控制权收益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璐;民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权质押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汝生;中国都市之分布[J];地理学报;1937年00期
2 刘峰,贺建刚,魏明海;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3 朱红军,汪辉;“股权制衡”可以改善公司治理吗?——宏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权之争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10期
4 魏锋,刘星;融资约束、不确定性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J];经济科学;2004年02期
5 江伟;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5年02期
6 冯巍;内部现金流量和企业投资——来自我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证据[J];经济科学;1999年01期
7 唐宗明,蒋位;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度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8 刘芍佳,孙霈,刘乃全;终极产权论、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9 苏启林,朱文;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企业价值[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10 白重恩,刘俏,陆洲,宋敏,张俊喜;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敏;家族企业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两难困境[J];商场现代化;2005年11期
2 张宇;徐向阳;;公司治理:一个概念辨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06期
3 翟树宇,于笑坤;安然与银广厦事件对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启示[J];计划与市场;2002年05期
4 林建秀;;论股权结构、所有权与控制权关系[J];经济纵横;2007年20期
5 邓莉;张宗益;李宏胜;;基于权力视角的公司治理研究及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宋玉;;最终控制人性质、两权分离度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兼论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差异[J];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05期
7 马海涛;王爱君;;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30年经验回顾与展望[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王鹏;周黎安;;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所有权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金融研究;2006年02期
9 刘立亚;;国有上市公司金字塔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5期
10 黄友和;;我国证券市场脆弱性及其制度经济学分析——基于投资者保护制度的视角[J];经济论坛;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和平;;浅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归属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梁洪学;;公司控制权的演进及其本质、来源和特征[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宣恭;;论法人财产权[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4 刘亭立;杨松令;;上市公司股东关系分析:基于实际控制人的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洪银兴;;完善企业行为机制的理论思考[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深化企业改革[C];1987年
6 文宏展;;农村小型水利所有权确定的思考[A];广西水利厅厅庆征文选集(1)[C];2004年
7 鄢斌;柯苗;;论我国人工驯养野生动物的所有权归属[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士国;;评“国家所有权主体的惟一性与统一性”[A];深化企业改革的法律问题[C];2000年
9 张之光;;产权的渊源、演变及其在现代公司构架中的地位[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10 裴丽萍;;论水资源国家所有的必要性[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舒怡;巴基斯坦总统移交核武控制权[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本报记者 毛晶慧;欲夺内核控制权 英特尔备战三网融合[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于宛尼;扑朔迷离的国美控制权之争[N];工人日报;2010年
4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 孙连才;国美控制权背后的隐喻[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5 边长勇 孙雪梅;16年!青啤控制权如何转危为安[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建;大股东重拾控制权 重组路变数依旧[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7 记者 肖晗;国航取得深航 绝对控制权[N];深圳商报;2010年
8 美国传统基金会研究员 中国经济问题专家 史剑道(Derek Scissors) 翻译 早报记者 刘莉;中国经济控制权必须“转交”给消费者[N];东方早报;2010年
9 新一 编译;彪马欲获中国市场全部控制权[N];中国服饰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刘丽媛;“放弃一点控制权,决策往往能更好”[N];中国经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丹芳;所有权、控制权和利益输送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吴风云;证券市场监管论[D];四川大学;2002年
3 佟伟;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王涛;契约、控制权与效率[D];西北大学;2006年
5 黄和新;马克思所有权思想述要[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永正;所有权构造论[D];四川大学;2002年
7 胡滨;创新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翟志坚;证券市场监管:经验分析及其理论框架[D];复旦大学;2003年
9 李自杰;所有权、控制能力与企业的权威性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丁天舒;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经济学分析及治理[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林;东南亚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陈志亭;公司法人财产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黄泉生;人类遗传资源获取和利益分享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刘欣;海运单货物所有权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5 鞠春娜;虚拟财产的性质认定及法律保护体系的建构[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王韬钦;我国集体林业物权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唐春宇;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因素分析及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8 孙东滨;论善意取得制度[D];黑龙江大学;2004年
9 郎颖;中国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不对称性的分析[D];宁夏大学;2005年
10 张敏;在建船舶的若干法律问题[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51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451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