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支持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 合作金融 政策性金融 农业技术效率 出处:《学术交流》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研究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合作金融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政策性金融支持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作用不显著;2001—2006年我国农业技术效率水平逐年提升,但东、中、西部技术效率水平差距不断扩大。
[Abstract]:A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model based on panel data.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cooperative fin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agricultural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China. The effect of policy-oriented financial support on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s not significant. From 2001 to 2006,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China increased year by year, but the gap between east, middle and west regions was widening.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资本市场政策创新与机制研究》(2006GXQ3D119) 黑龙江省科技厅攻关软科学:《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融资创新模式研究》(GC06D233)
【分类号】:F832.4;F323.3
【正文快照】: 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是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前提。而农业的持续增长依赖两个方面: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经济资源的稀缺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决定了我国农业的持续增长不可能依赖于农业要素投入的无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颖慧;;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季凯文;武鹏;;农村金融深化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中国农村统计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J];经济评论;2008年04期
3 王丹;张懿;;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安徽省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6年11期
4 李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与政策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5 江激宇,李静,孟令杰;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增长趋势:1978—2002[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赵蕾;杨向阳;王怀明;;改革以来中国省际农业生产率的收敛性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7 李静;孟令杰;;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变动与分解分析:1978~2004年——基于非参数的HMB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8 冉杰;王新宇;;基于DEA的西部农业经济效率与技术进步率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年03期
9 刘阳;论企业技术创新[J];学习与探索;2003年06期
10 李周;于法稳;;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DEA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刚;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D];西北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Chongqing Based on DEA[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03期
2 ;DEA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Hainan Province[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4期
3 朱良全;;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9期
4 刘泽隆;范红霞;;农户精养淡水鱼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5 李蓉;孟祺;尹云松;;基于DEA的六安市农业生产效率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6 张长海;李均立;吴顺祥;;种植类农业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7 张晓婷;罗剑朝;;农村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Panel数据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8 赵莉;胡建岭;于传宝;解安宁;赵静;赵君;龙燕;;基于DEA模型的我国烤烟生产效率的衡量[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9 陈洪跃;肖洪安;;基于DEA的重庆市农业生产效率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10 钱良信;;中部地区农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欣;星炎;;“西三角”经济圈农民收入与金融财政支持的关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祝志勇;罗刚平;;重庆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3 刘秉镰;余泳泽;;“技术势能”假说与FDI技术外溢分解——来自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4 张宁;;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范丽霞;;湖北省主要农产品技术效率比较与实证考察[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 基于湖北省农户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陶红军;冯中朝;;湖北省畜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成刚;;我国高校成本效率的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刘震;姚顺波;;基于DEA模型的退耕还林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10 蒋萍;谷彬;;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与效率演进——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王玉冬;高新技术企业资金运营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高玮;市场集中度、竞争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6 林俊文;两岸人寿保险公司效率的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梁巧;合作社对农户生产效益和规模效率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晓辉;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孙江霞;山东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赵新建;区域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王峰;农业技术推广对促进农民增收作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崔龙;次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技术效率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晁倩;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程毅;基于因子分析和DEA的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10 张建红;农户种植番茄选择行为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多岚,朱徽珍;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信息需求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陈瑜;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覃浩高,崔剑;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类型、成因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2年06期
4 丁巨涛;我国乡镇企业技术创新探析[J];商业研究;2002年11期
5 甘雪波;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系统框架分析[J];商业研究;2002年16期
6 李刚;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财经科学;2005年04期
7 王维强;我国区域金融政策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5年02期
8 曹啸,吴军;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J];财贸经济;2002年05期
9 冯海发;总要素生产率与农业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1993年02期
10 徐强;利率与经济增长率的价值平衡关系在经济运行中的表现[J];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进;宋瑞敏;;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2 王兵;杨维庚;;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浅析[J];河北金融;2006年09期
3 李木;如何界定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股份金融[J];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姚秦;农村合作金融认识上的四大误区[J];甘肃金融;2002年02期
5 李树生,王刚;合作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利率比较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张景新;论确立合作金融在我国农业金融中的主体地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4年02期
7 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合作金融课题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基础地位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8 张晗;;农业政策性金融现状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年21期
9 李建平;合作金融系列讲座(二) 合作制的原则和合作金融的基本特征[J];南方金融;1997年05期
10 李建平;合作金融系列讲座(一) 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的起源和发展[J];南方金融;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丽;;中国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赵三志;;加强政策性金融单位诚信文化建设的思考[A];第五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湖北省)[C];2011年
3 侯文阁;;转型期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曾康霖;;我国金融事业发展的缺陷需要弥补——从以科学发展观发展金融事业谈起[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常州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合作金融的健康发展是支持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保证——兼论中国合作金融持续发展的策略选择[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6 周桂娟;梁晓艳;;树立科学发展观 履行政策性金融职能[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孙雷;佟健;李配法;;农村建设中农户融资需求研究[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利用政策性金融,促进船舶出口再上新台阶[A];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3年
9 冯鲁平;;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项目实施的方式[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张树忠;骆波;李天忠;勾京成;刘延红;;政策性金融支农效应研究——以河南省为例[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自力;地下钱庄与合作金融谁更该合法化[N];中国经营报;2004年
2 温铁军;把合作金融还给农民[N];东方城乡报;2007年
3 刘洋;合作金融在求新求变中发展[N];吉林日报;2007年
4 卓坤;合作金融 四季歌[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孙思磊;政策+市场[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6 钱t熁,
本文编号:1476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476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