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有效性和可控性研究
本文选题:货币政策 + 信贷渠道 ; 参考:《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摘要】: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信贷规模成为市场谈论和理论界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及信贷规模的可控性问题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是有效的,信贷增长是我国物价增长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的格兰杰因,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它们共同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是,信贷规模的可控性较差,外汇占款导致的存差规模扩大削弱了央行控制信贷规模的能力。
[Abstract]:In the current macroeconomic background, credit scale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market talk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This paper makes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controllability of the monetary policy credit channel and credit scale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edit channel is effective i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Credit growth is the Granger's cause of price growth and industrial value added growth in China. The scale of credit and money supply are consistent to some extent, and they are the intermediate targets of monetary policy.However, the size of credit is less controllable, and the widening of the margin caused by foreign exchange holdings weakens the ability of the central bank to control the size of credit.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2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3期
2 蒋瑛琨 ,刘艳武 ,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5年05期
3 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4 陈飞,赵昕东,高铁梅;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2年10期
5 王国松;通货紧缩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麦元勋,田晔;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05期
2 王欣;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3年06期
3 周光友,邱长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争论及启示[J];财经科学;2005年02期
4 索彦峰;于波;;转型期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06年06期
5 路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6期
6 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3期
7 方先明,熊鹏;我国利率政策调控的时滞效应研究——基于交叉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5年08期
8 周建;汪伟;;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来自中国1978~2004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02期
9 刘玄;王剑;;货币政策传导地区差异:实证检验及政策含义[J];财经研究;2006年05期
10 杨晓;杨开忠;;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镟;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协整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周英章;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提升途径[D];浙江大学;2002年
3 方显仓;我国货币政策信用渠道传导的微观机制及其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武小欣;经济转轨中的金融调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李南成;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数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6 江武成;货币政策与中国经济发展——以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为例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7 王静;涉农经济组织融资信用与金融支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8 刘艳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D];吉林大学;2004年
9 何运信;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王风云;经济政策作用机制与经济周期波动相关性的动态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历史变迁和未来展望[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贺庆春;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果[D];安徽大学;2003年
3 胡志浩;银行网络化的金融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4 陈向阳;通货紧缩下的货币政策效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5 胡小妹;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及其联结[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6 周浩;我国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7 高辉;中国货币政策效果检验与利率市场化建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8 康荔;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与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9 贾彦东;中国金融波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10 单俏颖;中国货币政策数量效果的检验与特征分析[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凤芹,谢适汀;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效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2期
2 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2期
3 王国松;我国货币政策信用可得性效应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0年08期
4 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3期
5 张曙光;疏通传导渠道 改善金融结构──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分析[J];管理世界;2001年02期
6 方阳娥;张慕濒;;理论有效性与实施有效性:西方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述评[J];经济评论;2006年02期
7 国家计委宏观研究院课题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思路[J];经济学动态;2001年11期
8 卜永祥,Rod Tyers;中国均衡实际有效汇率:一个总量一般均衡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9 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10 赵晓雷;通货紧缩、流动性陷阱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整合研究[J];金融研究;1999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正;解宇;曹亚丽;;基于CC-LM模型的信贷渠道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1年07期
2 刘降斌;潘慧;;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0期
3 王晓芳;毛彦军;徐文成;;我国房价在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中的作用研究——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高山;王家庆;单卓;;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19期
5 黎有;;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6 习辉;;现阶段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J];金融经济;2005年12期
7 张东;段存章;;信贷行为、货币渠道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来自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数据的经验分析[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王伟;陶士贵;;我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分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王胜;向东进;;汇率传递问题发展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丁兆浩;胡静;张俊芳;;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浅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陆军;梁静瑜;;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与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A];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转轨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3 郭琪;;差别化金融调控与信贷结构调整——基于货币政策传导视角的分析[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4 何茂涛;;信贷配给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5 张琦;;“规模歧视”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基于湖南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修晶;刘文革;;转轨经济中的预算软约束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志琼;积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N];金融时报;2002年
2 河南省社旗县信用联社 庞灵久 田遂林;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3 ;改进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N];上海金融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陈建新 摄影 本报记者 成保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N];金融时报;2004年
5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副行长 杨明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思考[N];金融时报;2002年
6 杨桂珍;对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的思考[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7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戴根有;进一步推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革[N];中国证券报;2001年
8 周小川;当前研究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应关注的几个问题[N];金融时报;2004年
9 张清;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N];金融时报;2002年
10 曾启通;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加大银行贷款营销力度[N];金融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永生;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白静;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周孟亮;我国区域金融差异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李海海;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新松;中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文远华;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信贷配给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周敏;欧元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冯俊;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D];复旦大学;2005年
9 王福岭;中国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叶兵;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别丹丹;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2 董晓琳;我国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6年
3 彭睿;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李小龙;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赵桂刚;转型期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宗鹏;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7 饶光敏;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1996年~2005年)[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8 曹丽华;中国银行业的稳健性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马海玲;信贷市场缺陷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刘奇峰;英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39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739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