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三十年来近代中国乡村民间借贷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8-05-22 08:10

  本文选题:乡村 + 民间借贷 ; 参考:《中国农史》2013年02期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近代乡村民间借贷的研究取得巨大进步,大批资料得到整理出版,学术成果繁多,研究范围有所扩大,研究内容逐渐细化,方法和理论有了更新。但由于各种原因,研究还存在资料的挖掘和利用不足、视角和范围有待提高和扩大、理论运用不够、学术交流较少等问题。
[Abstract]:Since 1980s,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modern rural folk lending, a large number of materials have been collated and published, academic achievements have been various, the scope of research has been expanded, the contents of research have been gradually refined, and the methods and theories have been updated. However,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such as the insufficient mining and utilization of the data, the improvement and expansion of the visual angle and scope, the insufficient application of theory and the lack of academic exchang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淮北师范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批准号09CZS0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畅;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典当三题[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2 陈金勇,李国俊;20世纪30年代前后无锡典当业述论[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赵毅;明代豪民私债论纲[J];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05期

4 胡大展;台湾民间合会的法律初探[J];福建学刊;1995年01期

5 俞如先;;清代民国时期闽西培田民间借贷利率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郑小娟;;略论徽州典商的兴起[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马冠武;论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广西的典当业[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8 李金铮;政府法令与民间惯行:以国民政府颁行“年利20%”为中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刘秋根;关于中国早期银行业的几个问题──兼与黄鉴晖先生商榷[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10 陈峥;刘启强;;民国时期广西农村常见合会种类及特点[J];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勇;近代江南典当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莎;典当业与明清社会发展关系探析[D];郑州大学;2000年

2 鲍正熙;二十世纪上半叶苏州典当业述论[D];苏州大学;2001年

3 秦素碧;民国时期四川典当业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刘征;民国时期甘宁青农村高利贷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陈峥;民国时期广西农村高利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现华;民国时期杭州典当业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刘成虎;山西典商资本、利息和利润探究[D];山西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小娟;周宇;;“蓄水”、“反哺”和“信息终端”——略论徽典对明清徽商集团发展壮大的三个基本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黎俊祥;晚清新政的困境——以官制改革为中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王刚;从债务问题看西汉商品经济状况[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4 刘增合;清末印花税的筹议与实施[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5 徐畅;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典当三题[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6 苏全有;;有关清末财政问题的两点思考[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7 卢忠民;;近代北京供会研究[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8 刘增合;;清季财政改制研究疏论[J];安徽史学;2011年02期

9 常红萍;王亚军;;明清江南农村典当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10 陈峥;刘启强;;民国时期广西民间“标会”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黎明;史晋川;;中外典当业研究述评——基于中国现代典当业独特性的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吴启琳;;明成化、弘治时期的地方豪强与地方社会——以《皇明条法事类纂》为核心的考察[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游海华;;债权变革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秩序——以中央苏区革命前后的民间借贷为中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4 施戍杰;;斯密动力、国家能力与晚清近代化受挫[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盛邦跃;;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基本特征探讨[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金铮;;信用的坚守与危机:20世纪前半期中国农民偿还债务之浅析[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孙强;;晚明商人借贷的途径与商业性借贷的发展[A];明史研究第9辑[C];2005年

8 京中;;抗日战争史研究述略[A];1945—1995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集[C];1995年

9 黄道炫;;1920~1940年代中国东南地区的土地占有——兼谈地主、农民与土地革命[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4年卷[C];2004年

10 李金铮;;问题意识:中国近代农村经济史研究的起点[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双进;中共革命下的乡村金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郑启福;中国合会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邱建立;民国时期租栈制度在苏南的动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蒙蒙;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牧区民间借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佩佩;清末东三省清理财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国壮;从“自由市场”到“统制市场”:四川沱江流域蔗糖经济研究(1911~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辰;明代私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袁彬;借鉴国外经验推动中国典当业发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张倩;青岛市民间借贷中介机构行为特征与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杨锡娟;我国民间金融的风险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聂莹;民国江西茶叶地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田苗苗;对赣闽边农村民间借贷利率的再认识[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陈珊;晚清江西财政与社会变迁[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清;沂蒙丧葬文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莲;近代芜湖与皖江地区农村经济(1876—1936)[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汪晓健;明清徽商典当业盛衰与现阶段我省典当业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廷元;;徽州典商述论[J];安徽史学;1986年01期

2 徐畅;耕畜借贷与农业经营——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2年02期

3 徐畅;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典当三题[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4 杨存田;土地情结——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原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乌廷玉;解放前北方农村的借贷关系[J];北方文物;1996年04期

6 胡坚;论典当行误收当盗赃物之处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牙含章;;试论西藏封建农奴制度[J];中国藏学;1988年01期

8 魏克;记甘丹寺的民主改革[J];中国藏学;1999年01期

9 刘加宏;;浅谈典当的社会职能与经济作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11期

10 罗厚祥;重塑典当行业的新形象[J];当代经济;200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鲍正熙;二十世纪上半叶苏州典当业述论[D];苏州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继栋;;怎样看待目前的民间借贷[J];中国农村观察;1984年01期

2 ;全国民间借贷利率学术讨论会综述[J];金融与经济;1986年07期

3 杨立军;;民间借贷问题浅析[J];中国改革;1990年03期

4 黄金木;王社教;;对漯河市民间借贷状况调查与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3年10期

5 解洪文,任崇君;利率下调谨防民间借贷抬头[J];财金贸易;1996年10期

6 顾国民;浅谈目前民间借贷形式[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7年06期

7 马兰村;民间借贷多“官司”[J];价格与市场;1998年11期

8 马兰村;民间借贷多“官司”[J];北京物价;1999年08期

9 蒲长春;林子;;民间借贷应注意“四要”[J];四川监察;2001年07期

10 张红;民间借贷如何防赖账[J];农家顾问;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耿昕;石金涛;;博弈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综述[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子燕;张晓春;;中医药对胃动素影响的研究概况[A];第23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3 卢雯玲;刘铜华;;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消渴病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双旗;方显明;黄绍湘;;中医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近况[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5 梁宁;林启云;;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6 张庆文;李苹;;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现状[A];全国第八次中医妇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魏智慧;鲁智惠;;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研究近况[A];全国第八次中医妇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熊丽辉;;《中医诊断学》PBL教学法应用现状及展望[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振华;王玉蓉;;脂质体表面电荷的研究进展[A];2009全国中药创新与研究论坛学术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小红;周申立;张鑫;;构建土地发展权优化土地利用规划[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王卉彤;民间借贷:规模大起来 花样多起来[N];证券日报;2005年

2 傅勇;民间借贷仅仅正名是不够的[N];东方早报;2005年

3 王永亮 邹莉;民间借贷应当注意的问题[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5年

4 何慧;民间借贷应有法律框架   [N];上海金融报;2005年

5 贾慧 陈杰龙;三大因素导致民间借贷快速蔓延[N];张家界日报;2005年

6 丁国锋;揭开民间借贷的“面具”[N];天津政法报;2008年

7 肖季祥 李华松 彭为民;民间借贷税收情况的调查[N];金融时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胡作华;浙江民间借贷“阳光化”悄然升温[N];经济参考报;2009年

9 李俊跃 霍州市信用联社;对民间借贷问题的分析与思考[N];科学导报;2009年

10 陈道龙;给民间借贷套上笼头[N];新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宇;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0年

2 蒙蒙;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牧区民间借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道永;民国时期民间借贷习惯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4 冯剑;近代天津民间借贷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5 李明贞;穴位埋线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俞如先;清至民国闽西乡村民间借贷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张晓艳;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杜伟;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黄光伟;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金融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10 于转利;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宋阳;我国民间借贷法律监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治轶;鄂尔多斯民间借贷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张倩;青岛市民间借贷中介机构行为特征与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莫佩华;社会资本在个体工商户民间借贷中的影响及运作[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应舜;永康地区非正式金融借贷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戴乐旺;理性与道德之间:近代赣闽边民间借贷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侯旭丹;农户民间借贷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潘劲;宁夏农村民间借贷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D];宁夏大学;2005年

9 韦熙;中国民间借贷的现状和出路[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孙莹;关于我国民间借贷发展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本文编号:1921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921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9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