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金融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基于资本流动视角
本文选题:金融一体化 + 经济增长 ; 参考:《求索》2010年11期
【摘要】:本文从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视角出发,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东亚金融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两类金融一体化程度不同的经济体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是:在控制了财政政策、收入水平及金融发展的影响后,东亚金融一体化并未有效推动经济增长;完善内部基础条件、提高资本配置效率、金融体系效率及跨国风险分担水平、防范金融风险是推动东亚金融一体化与经济增长互促发展的必要举措。
[Abstract]: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 of cross-border capital flows, this paper uses panel data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st Asian 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kinds of economies with different degree of financial integration. The conclusion is that after controlling the influence of fiscal policy, income level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East Asian financial integration has not effectively promoted economic growth, improved internal basic conditions, and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of capital allocation.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level of transnational risk sharing are the necessary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ast Asian 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复旦大学;
【分类号】:F833.1;F133.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雨露;罗煜;;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一个述评[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2 崔远淼;;金融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的中国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勇;陈雨露;;资本账户开放与系统性金融危机[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4期
2 马强;董乡萍;;金融服务业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评价模型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娄伶俐;钱铭;;资本账户开放测度方法:比较与综合[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4 叶耀明;王胜;;长三角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门槛”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5 陈志和;陈六傅;;资本账户开放与开放国经济增长:两种分析范式的评述[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6 贾秋然;;金融开放测度方法与指标体系述评[J];经济评论;2011年03期
7 张弘强;顾踞翔;;哈大齐工业走廊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8 张红;;ECFA框架下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的路径探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沈凤武;娄伶俐;顾秋霞;;金融开放及其测度方法述评[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年07期
10 朱雯雯;;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资本账户开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凤舞;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的互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周慧;面向产业低碳发展的金融服务系统及传导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菲瑜;两岸四地金融合作和一体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叶菁;银行业结构、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9年
3 刘阳;多重均衡的金融风险国际传导模型[D];山东大学;2009年
4 朱津滢;金融自由化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赵利利;金融视角下的中美经济失衡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陈佩仪;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二分法”模型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颜洁;粤港澳金融合作与一体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武剑;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E.J.米香;任保平;梁炜;;经济增长的代价[J];中国投资;2011年09期
2 周雁翔;金鑫;;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长的成因及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3 林思宏;于家民;;沈阳经济区金融一体化发展可行性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4 娄伶俐;钱铭;;资本账户开放测度方法:比较与综合[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5 巴里·艾肯格林;邵洪波;;如何收拾经济乱局[J];中国改革;2010年11期
6 海闻;;对待经济增长不能走极端[J];共产党员;2011年14期
7 王园;;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中的金融战略分析[J];特区经济;2011年09期
8 魏颖;;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9 埃里克·伯格洛夫;;一体化双刃剑[J];中国改革;2010年Z1期
10 ;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面临六大问题[J];求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10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毛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东欧经济增长将达3.3%[N];国际商报;2010年
2 苏晓;环渤海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快[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3 林纯洁;自由贸易仍是经济增长催化剂[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4 ;我国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在9%左右[N];中国证券报;2003年
5 方烨 李克;保持经济增长 消费“马车”仍需提速[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钟欣;经济增长有所放缓是件好事[N];中国改革报;2005年
7 记者 张小梅 张骅;解决经济增长有效支撑是关键[N];中国企业报;2005年
8 记者 孙秀霞;我省经济增长保持良好态势[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李昌鸿;美经济增长步伐放慢[N];证券时报;2005年
10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孙立坚;经济增长放慢如何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8 刘瑞明;国有企业如何拖累了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D];复旦大学;2011年
9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10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盛强;资本流动对湖北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1994-2009[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宫昊天;FDI与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赵家龙;中部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帅富成;长株潭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叶新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和制度动因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6 林杨;内蒙古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童荟颖;新疆喀什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D];新疆大学;2010年
8 闫鑫;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刘伟;内蒙古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朱盛华;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47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047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