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时代我国股市估值体系的重构
[Abstract]:Reasonable valuation of stocks is a prerequisite for investment.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non-tradable shares before the stock reform, there is a strong speculative atmosphere in the market, and the relative valuation method and the option pricing method are adopted by some investors. After the realization of full circulation, the relative valuation method has been more widely used, the connotation of option pricing method has changed, the absolute valuation method has been accepted by professional investors, and the replacement cost method has certain rationality, so it should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various valuation methods. Confirm each other.
【作者单位】: 宜春学院政法学院;宜春学院;
【基金】: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股权分置改革后资本市场估值体系的重构与股市新文化的形成”(批准号:JJ0943)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巴曙松;储怀英;郑弘;;全流通过程中股票市场格局的变化趋势[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5期
2 罗高升;陈卫平;;基于托宾Q值的股市实证分析——非流通股解禁对股票市场估值水平的影响[J];当代经济;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振信;张雪峰;;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马书琴;;中国股票市场投机文化探究[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3 宋常;刘司慧;;信息披露、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J];商业研究;2010年11期
4 陈欣;王敏;;股权分置改革对企业并购估值方法应用的影响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4期
5 李贤友;;后股权分置时期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7期
6 张奇峰;张鸣;王俊秋;戴佳君;;股权流通性改善对审计市场的影响——来自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证据[J];财经研究;2010年08期
7 史建设;董丽萍;;股份全流通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关系探讨[J];财会通讯;2010年02期
8 于小雪;邓川;;后股权分置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倾向与治理效应——基于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06期
9 岳文;史建设;;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影响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11期
10 丁飞;张巧良;;我国股权激励效应研究回顾与启示[J];财会通讯;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符刚;邓怡;;中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来自深沪两市43家公司的经验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薛晓琳;毕茜;;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与资本市场效率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松;股票错误定价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月生;中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萌娜;股权分置改革对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郜志宇;经济剧烈波动条件下矿业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淳伟德;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陈晓丹;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上市公司价值评估方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田满文;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效率评价与制度优化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8 苏艳丽;我国股票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9 徐加胜;商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王俊椺;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赛;我国IPO定价效率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杨晓宇;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管理委员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凤玲;我国股票价格与财务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郭娟;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杨雁;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6 邵霞;基于不同并购方式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7 赵金洁;我国证券产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刘玉玉;国有股减持的定价问题[D];暨南大学;2011年
9 陈龙;外资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张春晖;旅游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吴晓求;;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兼论全流通条件下中国资本市场的若干新变化[J];财贸经济;2006年02期
2 戴晓凤;杨军;张清海;;中国股票市场的弱式有效性检验:基于单位根方法[J];系统工程;2005年11期
3 周游;中国股票市场估值研究——局部投资价值凸现与市场整体性结构调整并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10期
4 付敏;陶长高;李少军;;我国股权分置改革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01期
5 刘蓬勃;;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艳萍;陈华良;;积极治理主义对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的借鉴[J];海南金融;2006年04期
2 王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方法选择探析[J];经济师;2006年07期
3 钟坚;李志东;徐向勇;;投资者关系管理再造——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安排与市场化的挑战[J];广船科技;2006年03期
4 杨成;李克强;顾文嵘;;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10期
5 谢莉;祝锡萍;;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6年27期
6 张玉珍;;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非流通股估价方法评析[J];财会月刊;2007年06期
7 陈高游;;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策略[J];经济问题;2007年05期
8 张巧良;孙立娜;;全流通下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影响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年08期
9 杨锡荣;;浅论后股权分置时代投资者关系管理[J];市场论坛;2007年07期
10 林克利;;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效应研究——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数据[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丽梅;刘晓春;;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常颖;徐金玲;;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及对策[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宋力;张玉春;;股权分置改革后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变化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喻梦颖;肖淑芳;;股改前后,谁在导演现金股利的角色?[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玉灿;魏峗;;基于Fama-French三因素定价模型的股改长期效能研究——以中小板股票为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吴文锋;徐晓慧;吴冲锋;;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投资者市场反应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幽然;李好好;;利用GARCH族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上海股市的波动性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冬;唐建新;;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变迁、股权分置改革与并购收益[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田满文;齐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代理成本动态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林丽端;;股权分置改革的溯源及发展思考[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岚;股权分置改革时期证券市场困境与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陈睿;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市场微观结构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邓晓卫;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翁洪波;中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许年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许弘林;QFII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践与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刘锴;并购交易特征、股权结构与市场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唐运舒;全流通进程中大股东侵害及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9 杨慧辉;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经理股权激励合约的优化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10 袁怀中;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婕;股权分置改革的多方博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伍玉华;后股权分置改革时代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3 杜欢欢;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袁燕;股权激励实施的影响因素[D];山东大学;2008年
5 王欢;后股权分置上市公司特征与控股股东行为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6 李颖;对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证券市场风险的考察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吕娜;股权分置改革及其对公司治理绩效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韩云龙;股权分置改革下公司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9 韩新艳;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的促进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10 马芳;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95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195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