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不稳定假说”的逻辑线索及现实意义
[Abstract]:Aft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broke out,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hought of Marx, Fisher and Minsky, but the first two thoughts are familiar, but Minsky's hypothesis of financial instability is seldom mentioned. Minsky holds that capitalist economy is inherently unstable, and the essence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 determines the instability of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financial risk and the harm of financial crisis to economy are unavoidable. Minsky's "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event financial risks, construct the supervision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acroeconomic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济转型期中国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70573075),项目负责人:邓翔
【分类号】:F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文进;论宏观体系的马克思经济学[J];当代财经;2005年05期
2 安宏飞;;从消费倾向角度看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1期
3 赵志耘,吕冰洋;政府生产性支出对产出-资本比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4 陈祥,靳卫萍;有效需求:马克思、凯恩斯与卡莱茨基经济学[J];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5 杨天宇,朱诗娥;卡莱茨基和温特劳布的有效需求理论述评[J];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6 寻格辉;关于凯恩斯投资需求不足两个心理法则的探讨——从资本边际效率与流动偏好说起[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朝阳;收入再分配与调控消费需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战明华;中国金融深化的绩效与经济环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赵欣;股票市场微观结构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赵建;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于乃书;对金融危机若干问题的分析——兼论日本经济危机的成因[D];吉林大学;2004年
6 赵伟军;转轨时期我国金融结构的变迁及其动因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陈在余;需求约束下工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8 张炳雷;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缺失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陈锋;中国现阶段居民消费与收入分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张俊民;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杰;对青岛市住房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李艳杰;变点分析及其在中国证券市场脆弱性研究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波;房地产信贷风险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孙威;资产证券化及美国次贷危机[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28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228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