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宽松货币政策下的供求结构矛盾及其调整

发布时间:2018-10-09 21:45
【摘要】:通过构建需求VAR模型和索洛增长模型研究发现,我国货币政策通过价格变动带动消费,通过利率调整对投资、消费产生影响;提高收入可显著改善消费,增加投资在拉动消费的同时又挤出消费;国内供给结构的合理调整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外需既定下,宽松货币政策通过生产要素的替代激化了经济结构矛盾。因此,"短期看货币、中期看需求、长期靠供给"就成为供给与需求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据。在注重供求管理的同时,发挥供给管理的中长期效应是宏观调控的关键,供给结构调整的力度和方向决定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Abstract]:By constructing demand VAR model and Solow growth model, it is found that China's monetary policy can promote consumption through price change, affect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through interest rate adjustment, and increase incom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consumption. The rational adjustment of domestic supply structure can promote the stable growth of economy. Under the established external demand, the loose monetary policy intensifies the economic structure contradiction through the substitution of production factors. Therefore, "short-term money, medium-term demand, long-term supply" has become the main basis for the adjustment of supply and demand structure. Whil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of supply and demand, the medium and long term effect of supply management is the key of macro-control. The intensity and direction of the adjustment of supply structure determine the long-term trend of economic growth.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分类号】:F82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伟;苏剑;;供给管理与我国现阶段的宏观调控[J];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金美;;我国当前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消费经济;200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伟,许宪春,蔡志洲;从长期发展战略看中国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2 刘伟;;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新特征[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沂;余力;肖继五;;宽松货币政策下的供求结构矛盾及其调整[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人行海东地区中心支行课题组;吴晓杰;;调整信贷结构 强化风险防范——2009年海东地区新增贷款情况调查[J];青海金融;2010年10期

3 刘浩;;国际金融危机视角下的货币与财政政策调控效应[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4 邹丹;经济复苏期货币政策应着眼于结构调整[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年06期

5 唐烨;;李稻葵:中国或将出台新颖货币政策[J];沪港经济;2010年01期

6 孙晨光;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应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03期

7 ;人物·观点[J];股市动态分析;2007年51期

8 本刊特约评论员;;信贷扩张初显成效 结构调整正当其时[J];上海金融;2009年02期

9 陈道富;;当前的货币困局及对策思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10 伍端翌;;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政策搭配——基于Mundell-Fleming模型的探讨[J];财经科学;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超林;;1984年以来中国宏观调控中的货币政策演变[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莉亚;;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差异化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3 朱孟楠;严佳佳;;货币替代对货币政策运行的影响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许坚;;运用土地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可以弥补货币政策的不足[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四个全国“土地日”:坚持科学发展观 珍惜每一寸土地论文集[C];2004年

5 曹永琴;;贫困是非对称货币政策的副产品吗?——理论及基于中国1952—2006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6 孙日瑶;;论货币政策的不完备性与我国对策[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7 闫素仙;;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刘锡良;李镇华;;信用配给理论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李增刚;;货币问题的新政治经济学[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郭德焐;;现金流通趋势的仙桃个案分析[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七期[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凤娇 刘伟;防通胀,贷款面临结构调整[N];人民政协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闫立良 傅苏颖;8个月8万亿 信贷不会单向收紧将更重结构调整[N];证券日报;2009年

3 林洛;货币政策亟待走出结构调整误区[N];财经时报;2004年

4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孙立坚邋日本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袁堂军;货币政策仅为结构调整赢得时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芳艳;继续适度宽松[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6 卢铮;采取多种手段落实从紧货币政策[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巴曙松;货币政策从紧基调不宜短期改变 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上应当更有作为[N];金融时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丁冰;货币政策需结构调整 财政政策保持扩张性[N];中国证券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苗燕;采取多种手段落实从紧货币政策[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郑猛;今年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定[N];中国税务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庆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胡新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孙志贤;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卢佳;贸易信贷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张西征;货币政策、融资约束与公司投资决策[D];南开大学;2010年

6 伍戈;转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效率[D];复旦大学;2004年

7 刘艳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D];吉林大学;2004年

8 方卫星;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机理与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艾莲;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动态有效性的经济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10 肖才林;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亚;面向新世纪的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2 徐子尧;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3 周晔;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4 邹忠伟;金融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5 辛庚达;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路径选择[D];兰州商学院;2008年

6 庞拥军;资产价格波动下的货币政策选择[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瑞丽;试析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的关系[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徐英吉;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9 吴兴敏;我国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传导途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李静洁;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60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260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c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