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公共资本对私人资本的补偿机制
[Abstract]:By solving the optimal investment strategy of private capital investment in venture capital fund,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incentive intensity of four kinds of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public capital to private capital.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only when the expected return / risk characteristics of venture capital fund are not sufficient to attract enough private capital investment, the compensation of public capital to private capital is inevitable; Commitment to compensate for the loss of private capital can encourage more private capital investment, but promise to compensate the income of private capital is easy to produce the opposite effect; Allowing private capital to bear the losses and gains of a venture capital fund alone reduces its investment in the fund; when the expected incentive costs are the same, If the expected risk of venture capital funds is high (low), then the loss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ncentive intensity is higher (low) than the loss guarantee.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高科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AJY02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C790279)
【分类号】:F832.5;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锟;;论奥运会对北京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政府投资与地区GDP增长的关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年04期
2 程永文;张亨明;;安徽省私人投资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7期
3 黎琦;;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现状[J];河南科技;2009年08期
4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5 张世龙;金莉莉;吴超群;;基于风险控制的地方公债发行规模模型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6 何刚;陈文静;;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的生产效率及其区域差异——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9期
7 汤凤林;韩健;;我国国债发行的货币供给效应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武普照;王耀辉;;中国公共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78~2004[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武普照;王耀辉;;公共投资的经济增长作用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10 钱谱丰;马添翼;;试析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朱喜钢;金俭;奚汀;;《物权法》氛围中的城市规划[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鲁品越;;资本逻辑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趋向——从阶级阶层结构到和谐社会建构[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3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丁肇勇;;自然垄断部门公共投资体制改革的研究[A];国有经济论丛2002——“加入WTO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红军(民盟);世博期间“黑车”治理应有新思路[N];联合时报;2010年
2 左小蕾;全球金融危机底部仍未确认[N];中国证券报;2009年
3 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 邹功达 许江山;中国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数据分析与理论模型[N];期货日报;2009年
4 郭源;创建全球能效及可再生能源基金[N];中国煤炭报;2008年
5 李元;资本,今天意味着什么?[N];文汇报;2007年
6 周立;公共财政满足民生需求也要讲方式[N];今日信息报;2007年
7 周立;双管齐下解决民生需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本报记者 金成龙;建立公平的竞争平台[N];安徽日报;2006年
9 史正富 苏益;国企改革出路不在民营化,而是社会化[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10 张勇;注资国泰、申银一年间 汇金收益盘点[N];经济观察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胡江辉;中国农村公共投资的减贫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赵广君;上海公共支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张美芳;经济转轨时期中国公共财政体系的构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4 刘华;公债的经济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蔡一珍;公共投资经济作用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6 马拴友;中国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慧;基于内生增长模型框架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汪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形成、产出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2005年
3 沈光健;资本外逃理论及对中国的实证分析[D];安徽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280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280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