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金融服务业空间集聚过程与格局研究——以潍坊市奎文区为例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y has become a new hot spot in the field of economy and geography in China. By means of GIS spatial analysis and telecom yellow page statistical simulation,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agglomeration status and spatial evolution trend of 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y in Kuiwen District, the central city of Weifang Cit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agglomeration pattern of 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y.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space of 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y is highly concentrated in the central city CBD (single core), and the agglomeration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scale of the city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policy; Compared with the non-banking industry (insurance, securities and other financial activities), the time-space evolution of banking industry is more regular, but the overall trend is "axial diffusion" and "building-dominated" situation.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coincides with the direction of urban leading develop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function coincides with the transition from non-equilibrium to relatively balance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9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ECT-09-0470)
【分类号】:F8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宁越敏;上海市区生产服务业及办公楼区位研究[J];城市规划;2000年08期
2 林彰平;闫小培;;广州市金融机构微观集聚案例[J];经济地理;2007年01期
3 林彰平;闫小培;;转型期广州市金融服务业的空间格局变动[J];地理学报;2006年08期
4 阎小培,姚一民,陈浩光;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办公活动的时空差异分析[J];地理研究;2000年04期
5 潘英丽;论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樊鸿伟;浦东新区金融产业集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郗文泽;金融服务产业集聚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小兵;杨雯雯;;金融业集群发展研究——论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建设[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李波;武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几个问题[J];长江论坛;2004年04期
3 张水清,杜德斌;上海中心城区职能转移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6期
4 赵群毅;;北京生产者服务业空间变动的特征与模式——基于单位普查数据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4期
5 宁越敏;上海市区生产服务业及办公楼区位研究[J];城市规划;2000年08期
6 张水清,杜德斌;上海中心城区的职能转移与城市空间整合[J];城市规划;2001年12期
7 秦泗刚,王慧;西安市现代商务活动发展及其空间动态[J];城市规划;2004年07期
8 胡月晓,申红;我国金融机构的组织规模、空间分布与效率改进[J];金融论坛;2004年01期
9 滕春强;;演化视角下的金融企业集群发展动因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7年02期
10 赵群毅;周一星;;西方生产性服务业的地理学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红兵;;城市更新规划中工业用地置换模式探讨——以株洲市石峰区核心区域城市更新规划为例[A];2006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6年
2 段兆广;张伟;朱跃华;;略论城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与建设[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耀武;由宗兴;;金融产业布局中城市规划的作用机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守红;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形成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石崧;从劳动空间分工到大都市区空间组织[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金勇;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郑长娟;服务业外商投资进入模式与中国服务业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5 高敏;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樊鸿伟;浦东新区金融产业集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建芳;区域金融发展差距:理论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8 王双玲;日本大都市圈的产业转移与地域演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艳;上海市知识服务业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李嘉晓;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贵红;上海郊区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志刚;以土地置换为主要手段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开封为例[D];河南大学;2001年
3 王丹;哈尔滨大都市圈发展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戴军;上海市中心城区商务办公区区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唐立国;上海产业竞争优势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徐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市流动人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韩乾;浦东新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珂;产业集群理论与北京市产业园区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9 向君;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李翠敏;城市银行网点的空间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坚,杨素兰;国际金融中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兼及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赵群毅;;对“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的再认识[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3 庄晋财;企业集群地域根植性的理论演进及其政策含义[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10期
4 冯德连,葛文静;国际金融中心成长机制新说:轮式模型[J];财贸研究;2004年01期
5 马卫锋,2王春峰;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效率的实证分析:1978~2002[J];财贸研究;2005年02期
6 宁越敏;上海市区生产服务业及办公楼区位研究[J];城市规划;2000年08期
7 秦泗刚,王慧;西安市现代商务活动发展及其空间动态[J];城市规划;2004年07期
8 孙施文;美国的城市规划体系[J];城市规划;1999年07期
9 于尚艳;金融产业的形成条件及成长因素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张凤超;金融等别城市及其空间运动规律[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支大林;中国区域金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凤超;“港粤”金融一体化理论与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琳;上海市浦东新区外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合作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文Z,
本文编号:2451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451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