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在金融开放中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发布时间:2019-05-08 16:23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现代金融具有开放与风险并存的明显特征。我国金融开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金融市场开放、国际惯例运作、引进外资、股权合作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安全性。因此,要结合本国国情,在金融开放中正确制定和实施国家金融安全战略,主要有:一是在金融开放中强化货币控制权意识;二是在金融开放中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三是在金融开放中吸取国际金融管理经验;四是在金融开放中构建金融业开放型监管机制;五是在金融开放中坚持金融法制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序开放我国金融业,才能在金融开放中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这对不断地提高我国金融业整体开放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Finance is the core of modern economy, but we should see clearly that modern finance has the obvious characteristic of both opening and risk. Although China's financial opening has achieved obvious results, there are many insecurity in the opening of financial market, the op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capital, the cooperation of equity and so 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rrectly formulate and implement the national financial security strategy in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opening, which includes: first,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monetary control in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opening, second, correctly handling the three major relations in the financial opening-up, and secondly, implementing the national financial security strategy in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opening-up. The third is to draw on the 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opening, the fourth is to construct an open supervisory mechanism in financial opening, and the fifth is to adher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legal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opening.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be opened in an orderly manner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and the national financial security can be maintained in the course of the financial opening.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overall opening-up level of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an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stabl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上海金融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
【分类号】:F83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愈,吴建伟;对我国招商引资中污染产业转移问题应予关注[J];商业研究;2003年19期

2 许广义,潘霞,夏艳波;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13期

3 张会恒;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J];财贸研究;2004年06期

4 周伟良;辞书市场的演变过程与图书出版的专业分工[J];辞书研究;2004年04期

5 梁艳菊;梁平;黄娇梅;;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6年10期

6 张鹏;孟艳玲;;浅论产业升级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J];当代经济;2007年11期

7 聂亚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模式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8 陈惠雄;资源层次、经济重心与区域经济的多元合作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8期

9 杜建耀;行业的结构性进入壁垒和新厂商的应对策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5年04期

10 南平,张方明,杨克忠;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工业化道路——以甘肃省安西县为例[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长宝;销售促进强度与效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赵怡本;三都澳海岸带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文峰;外商直接投资、分工演进与中国产业成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4 赵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产业组织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靳明;绿色农业产业成长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赵绪福;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农业纺织原料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7 胡金星;产业融合的内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刘燕舞;论城市发展与体育产业的推进[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煜;金融开放、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逸昕;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勤飞;县域旅游产业定位及相关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2 杨宇昕;从产业价值链看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战略[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3 李萍;深圳市城市化进程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4 徐华云;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有效性分析[D];暨南大学;2004年

5 黄顺泉;航运联盟的产业组织分析[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6 林峰;对越界销售的管理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7 李洪春;攀枝花市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8 张双秋;彭州大蒜产业SCP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9 李e,

本文编号:2472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472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1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